朱标淡然道:“皇帝是人,不是神!”</p>
“如果皇帝真的是万能的,那他就不需要有百官,更不需要有各级衙门!”</p>
“到底,再勤政,总归有处理不过来的事。”</p>
朱元璋沉声道:“咱宵衣旰食,夙兴夜寐,朝政之事不敢有丝毫懈怠,你以后是要当皇帝的!”</p>
“咋就不能跟咱学学呢?”</p>
闻言,朱标差点一口老血吐了出来。</p>
还跟你学学?</p>
原身八成就是学你勤政给累死的!</p>
“可是父皇您想过没有?”</p>
“您身强体壮即便是操劳一些,也是无妨。”</p>
“可儿臣,肩不能挑不能提,若是每日被这些政务缠身,身体会出毛病的。”</p>
闻言,朱元璋一阵无语。</p>
朱标当时打蓝玉时露那一他自然早就听了。</p>
你一脚能把两个久经沙场的大汉踹得半天爬不起来,你你肩不能挑不能提,咱信吗?</p>
朱元璋此刻大概已经猜到了。</p>
那些折子,根本就不是朱标批的,而是他东宫的那些属官的笔。</p>
咱就这字迹怎么还变了呢。</p>
“标儿,咱告诉你,这当皇帝的,绝对不能让下的大臣拿到太多权柄。”</p>
“不然,到底你是皇帝,还是那臣子是皇帝?”</p>
朱标轻笑道:“父皇的担忧不足为虑。”</p>
“所谓皇帝被臣子架空,无外乎臣子中权柄过大,一来无人制衡,而来,权利这东西,给出去容易收回来难。”</p>
“只要做到这两点,便不会出现皇帝被架空的情况。”</p>
对此,朱元璋深有同感,他冷哼道:“可不是,咱现在就有一种被架空的感觉。”</p>
“你这个太子,比咱这个皇帝中权利还大。”</p>
听着朱元璋酸溜溜的话,朱标不以为意。</p>
“儿臣可跟那些大臣不一样。”</p>
“他们是臣子,我不一样,到底,他们都是为咱们家打工的,而我,是要接您的班,继承家业的。”</p>
闻言,朱元璋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p>
他还头一次听这个比喻。</p>
不过好像也没错。</p>
“那你,咱算不算一个好皇帝?”</p>
还不等朱标开口。</p>
朱棣等人七嘴八舌地道:</p>
“父皇是自古以来最好的皇帝!千古一帝!”</p>
“就是就是,父皇功盖三皇,威压五帝!”</p>
朱元璋瞪了他们一眼。</p>
“闭嘴,兔崽子,好的不学,学拍马?”</p>
等都朱棣等人闭嘴,朱标这才道:“当然算!”</p>
“父皇可以出去看看,大明各地的百姓,有哪一个不称赞您?”</p>
朱元璋闻言颇为自豪地捋了捋胡子。</p>
“既然咱是个好皇帝,那你这个未来的皇帝,是不是应该向咱学习?”</p>
朱标翻了个白眼。</p>
“那你怎么就知道,我这个未来的皇帝,一定不如你这个好皇帝呢?”</p>
“再了,父皇要知道,不是未来的每个皇帝,都有您这种能力,十年如一日地兢兢业业处理政务。”</p>
“若是因个人精力有限导致某项政务没处理好,江山倾覆,这就是您愿意看到的?”</p>
朱元璋咬牙斥道:</p>
“胡八道!”</p>
</p>
“若是真的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岂能处理不完?”</p>
“白天处理不完,晚上不睡觉也要处理,怎么可能会处理不完?”</p>
朱标无奈道:“父皇,您想的太简单了。”</p>
“您是当年吃过苦的,儿臣也是看着您打天下的。”</p>
他指了指朱元璋怀里的朱雄英。</p>
“可是您再看看雄英,他会是大明的第三任皇帝。”</p>
“可是这第三任皇帝,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他自养尊处优,能吃得住整宿批改奏折的苦吗?”</p>
朱标完,朱元璋看了看怀里笑咯咯的朱雄英,莫名有些心疼。</p>
但是心疼归心疼。</p>
这都是生在帝王家的命!</p>
宠溺地摸了摸朱雄英的脑袋。</p>
朱元璋无奈道:“咱方才不是了吗?”</p>
“有舍有得,得到了天底下最大的权势,也得付出相应的东西才是。”</p>
朱标带着朱元璋向前走去。</p>
“你要带咱去哪?”</p>
朱标轻笑道:“父皇不是担心,儿臣将政务交给臣子会被他们把持权柄吗?”</p>
“那儿臣就带父皇去看看,儿臣是怎么既将政务交给臣子,同时还能将权柄握在中的。”</p>
朱元璋不以为意地跟着朱标向前走去。</p>
无外乎就是想显摆一下自己的帝王心术,怎么制衡臣子?</p>
跟咱比,你子还差着远呢!</p>
可是当朱元璋跟着朱标来到东宫书房时,却直接傻眼了!</p>
只见整个东宫的书房中,数个身穿素衣的年轻人正在忙前忙后。</p>
不是怀中抱着一沓奏折,就是伏在案上奋笔疾书。</p>
朱元璋几人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还仔细辨别了一下。</p>
因为这些人,对朱元璋来都是生面孔,并不是他曾经册封的东宫属官,他一个也不认识。</p>
而且这些人,太年轻了!</p>
朱元璋难以置信地问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那些折子,都是他们批的?”</p>
这几日送过去的那些折子,朱元璋一个不漏的都看过。</p>
回复得当处置得体,完全不像是一个刚接触政务的人处理的。</p>
朱元璋还以为朱标是去请假了宋濂等人。</p>
可没想到,竟全是这些年轻人的笔!</p>
“他们这是”</p>
朱元璋一眼就能看出这些人的身份。</p>
是翰林院的一些举子,尚未接触朝堂的那种,白身!</p>
朱标轻笑道:</p>
“他们都是儿臣从翰林院找来的有才能之人。”</p>
“父皇这两日看的奏折,都是出自他们之。”</p>
闻言,朱元璋的脸顿时就拉了下来。</p>
“胡闹!”</p>
朱标对此不以为意,继续待着朱元璋向前。</p>
一圈下来,朱元璋等人惊讶的发现,整个东宫的书房中,焉然分成了三波。</p>
这些翰林院出来的士子,一波负责处理日常政务,一波负责处理军政事务,一波负责处理各地的行政政务。</p>
三波人分工明确,处置得当,一旦遇到一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也都会凑在一起商议。</p>
但是尽管如此,朱元璋仍旧有些不满。</p>
毕竟这可是全国的政务啊,你就这么交给这些臣子了?</p>
万一他们把你架空怎么办?</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