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p>
御书房中。</p>
朱元璋乐呵呵地看着自己最骄傲的儿子。</p>
“嘿嘿,标儿,这次差事办的不错。”</p>
“如此一来,这些公侯没了免死铁券,日后再想像之前那样横行不法,可就得掂量掂量是他们的脑袋重,还是咱的刀更重?!”</p>
“但是咱还是没想通,你为啥只是废了他们的免死铁券,申饬了一顿。”</p>
朱元璋哼哼唧唧道:“要是搁着咱,非得杀上两个吓吓他们!”</p>
“你啊,还是太年轻,太心慈软!”</p>
“你昨天没听你徐叔叔?”</p>
“这些狗官,就一个杀字,没二话!”</p>
朱标没有回答,而是拿起朱元璋御案上的一个茶杯,高高举过头顶,然后又轻轻放回原地。</p>
“高高举起,轻轻放下?”</p>
朱元璋皱着眉头看着那个茶杯。</p>
“昨日你徐叔叔在,咱为了维护你这个太子爷的面子,你什么,咱都没有反驳。”</p>
“但是你以为这样,他们就能收敛?”</p>
“你就算是废了他们的免死铁券,他们也只是表面上收敛!”</p>
“背地里还是会欺压百姓!”</p>
朱标笑道:“父皇的是,儿臣自然知道。”</p>
“但是这一次,他们中有免死铁券,若是直接对他们动,恐怕会引起非议。”</p>
朱元璋一挑眉。“他们做下那等事,还敢有非议?”</p>
朱标道:“一码归一码。”</p>
“他们会,朱家可真会玩,自古以来,自古以来的免死铁券,想不到到了朱明王朝,不免死了!”</p>
朱元璋冷哼道:“咱赐给他们免死铁券,是恩荣,不是给他们败坏法度的依仗!”</p>
“咱跟你明吧,就算是你不废了他们的免死铁券,咱日后也会找会废除!”</p>
朱标点了点头。</p>
这一点,朱标一点都不怀疑。</p>
因为洪武四大案,那些握免死铁券的功臣,几乎没有几个是善终的!</p>
可以这所谓的免死铁券,非但不是这些勋贵的免死的凭证,反而是催命符!</p>
未来的老朱,专挑这些握的免死铁券的功臣下,而且动辄就是血案!</p>
而这些被老朱屠戮的功臣,即便是握免死铁券,也一样难逃一死。</p>
因为老朱给他们安的罪名,全都是谋反!</p>
老朱大肆封赏功臣,赐下不少免死铁券。</p>
马三刀案发时,唯一一块真正能免死的免死铁券也被换了酒喝。</p>
估计那个时候,在老朱心里,免死铁券就已经不免死了!</p>
朱标轻声道:“儿臣当然知道就算是废了他们的免死铁券,他们依旧不会悔改。”</p>
“这些公侯,仗着自己的战功和地位,心中的贪念已起,再难根除!”</p>
朱元璋疑惑道:“那你为何还要对他们如此宽容?”</p>
朱标神秘一笑,没有回答,而是拍了拍。</p>
紧接着,御书房的门被人打开,一位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p>
“标下毛骧,参见陛下,参见太子殿下!”</p>
朱元璋眼中茫然,看向朱标。</p>
“这跟毛骧有什么关系?”</p>
话刚完,朱元璋身子突然一震。</p>
“你是想,以检校监察百官?”</p>
朱标点了点头。</p>
朱元璋有些为难道:“可是如此一来,检校的存在必然会暴露。”</p>
“裁撤检校,可是咱当年亲口的。”</p>
检校虽然明面上被裁撤,但是朱元璋也一直在用。</p>
但是更多的,只是暗中保护皇家子弟。</p>
至于监察百官之类的事,反而没有多么重视。</p>
</p>
毕竟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对他们监察太狠,检校的存在必然会被那些臣子察觉!</p>
到时候那些臣子,还不知道怎么戳他脊梁骨呢。</p>
朱标耸了耸肩,“检校是儿臣设的,与父皇有什么关系?”</p>
“再了,他们日后也不叫检校了。”</p>
朱元璋猛然回过味来笑骂道:“难怪你子之前跟咱要设立衙署的职权,你那时候就想好了?”</p>
朱标没有任何隐瞒地点了点头。</p>
“儿臣觉得检校不好听,重新给他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p>
朱元璋好奇道:“叫什么?”</p>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p>
“简称锦衣卫!”</p>
朱标眼神看向毛骧,毛骧会意,连忙道:</p>
“太子殿下封臣为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指挥副使,从三品,食邑千户!”</p>
“锦衣卫,监管天下百官,典诏狱!”</p>
“锦衣卫缉拿审问官员,可不经三法司,许,便宜行事!”</p>
朱元璋皱眉道:“监管天下百官,典诏狱?”</p>
“还可以不经三法司随意捕拿官员?”</p>
“标儿,这可不合适。”</p>
朱元璋一脸严肃地看向朱标警告道:</p>
“自古以来,只听过现有证据再拿人的,咱还没听可以先拿人,再找证据的?”</p>
“万一抓错,滥用私刑”</p>
听到这里,毛骧忍不住浑身打了个冷战!</p>
这话可不是他能听的。</p>
陛下这是对锦衣卫有意见?</p>
那自己</p>
朱标朝毛骧挥了挥,“你先下去吧。”</p>
毛骧如蒙大赦。</p>
这御书房,他是一刻都不想多待了。</p>
这父子俩的花花肠子太多,自己知道太多也不是好事!</p>
等到毛骧退下去之后,朱标这才道:</p>
“矫枉不可不过正,事急不可不从权!”</p>
“这些公侯,是绝对不可能改过的!”</p>
“儿臣设这个锦衣卫,就是为他们而设!”</p>
“儿臣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我大明朝,是与百姓共天下,而非与百官共天下!”</p>
“如今他们中没了免死铁券,若是再被查到不法事,锦衣卫可直接拿人!”</p>
朱元璋眉头紧锁着沉默片刻。</p>
“你的意思是,这锦衣卫就是为了这些公侯而设?”</p>
“若是日后不再有贪官污吏,锦衣卫也就不需要了?”</p>
朱标摇头道:“天下何时不会有贪官污吏?”</p>
“儿臣设这个锦衣卫,就是要让锦衣卫成为天下所有官员头上的一把刀!”</p>
“有这把刀在,任何官员,做任何事,任何话,都要掂量一番!”</p>
朱元璋当初就没想过要裁撤检校。</p>
但是一方面出了杨宪的事,另一方面胡惟庸等人趁势向朱元璋施压。</p>
不得已,朱元璋只好明面上裁撤了检校,但是暗中检校依旧存在,只不过再不像当初那样能明目张胆地出现在大众视野中。</p>
如今朱标设立锦衣卫,不但加大了其中的权柄,还为其设立衙署,让其成为一个真正的朝廷衙门。</p>
这就意味着,锦衣卫和检校完全就是两种存在!</p>
锦衣卫,是真正脱离任何桎梏,不受任何管辖,直属皇帝的合法构!</p>
标儿这是要让天下都知道,若是有贪官污吏横行不法,朝廷绝不姑息,不会有任何官官相护的可能!</p>
想到这里,朱元璋心中激荡不已!</p>
标儿的驭下段和帝王心术,竟是隐隐有超过咱的迹象?</p>
???bd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