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 第66章 空印案发!
    恰在此时,身穿一身红色飞鱼服的朱棣乐呵呵地飞快跑来。甚至还在朱元璋和朱标面前转了两圈。</p>

    朱标赞许道:“嗯,不错还挺有那么几分样子。”</p>

    朱棣嘿嘿笑道:“那是,本指挥使玉树临风,一表人才!”</p>

    朱元璋怒冲冲道:“好看个屁!”</p>

    “你给咱脱下来!”</p>

    朱棣一头雾水。</p>

    老头子今天又是抽什么风呢?</p>

    怎么见到自己就没好脸色?</p>

    朱元璋怒冲冲地看向朱棣问道:“你还挺乐呵?”</p>

    “你知道他要让你干什么吗?”</p>

    朱棣一脸真诚地点头道:</p>

    “知道啊。”</p>

    他意气风发地朗声道:“大哥让儿臣执掌锦衣卫,监察百官!”</p>

    朱元璋怒道:“那你知不知道,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p>

    朱棣理所当然道:“当然知道了,我又不傻!”</p>

    看着心大的朱棣。朱元璋再也崩不住了,直接破口大骂道:</p>

    “傻子,你知道你还干?”</p>

    “日后朝堂上还有你的立足之地吗?”</p>

    “你这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p>

    朱棣看向朱标道:“大哥就是把我卖了也有大哥的道理!”</p>

    闻言,朱元璋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p>

    咱咋就生了个心眼这么实的儿子呢?</p>

    朱标不理会朱元璋,而是看向朱棣问道:</p>

    “交代给你的事都安排好了吗?”</p>

    朱棣点头道:“都安排好了。”</p>

    完,朱元璋朱标朱棣三人来到御花园的凉亭中坐下。</p>

    朱棣从怀中拿出一道卷轴。</p>

    摊开之后,赫然是缩的整个大明的疆域图。</p>

    只是每个州城之上,用炭笔标注了几个名字。</p>

    还不等朱元璋发问,朱棣又从袖中拿出另一个卷轴。</p>

    竟是整个应天府的全景图!</p>

    尤其是上面的各公侯府,都被用朱笔圈了起来,并且还在上面写了人名!</p>

    朱元璋疑惑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p>

    朱棣解释道:“锦衣卫的职责是监察百官,首先要下的,就是这些公侯。”</p>

    “而这些人名,就是负责监察他们的人选。”</p>

    “各公侯府的锦衣卫都已经派出去了。”</p>

    “现在只剩负责监察其他官员和地方官员的锦衣卫不曾撒出去。”</p>

    “但是人选也已经敲定了,都是我亲自挑选的可靠之人。”</p>

    朱标对此满意地点了点头。</p>

    朱棣的办事效率还是很快的。</p>

    朱元璋不以为意地冷哼道:“两个兔崽子,以为这样就能起到作用?”</p>

    “天真!”</p>

    “那些公侯个个都是人精!”</p>

    “府上又把守甚严,都是他们最信得过的老兵,锦衣卫怎么渗透地进去!”</p>

    之前锦衣卫还是检校的时候,朱元璋就曾想过将这些察子安插进各公侯府。</p>

    但是试过几次才发现,这种事根本就没自己想的这么容易。</p>

    就朱标跟朱棣两个,怎么可能能将人安插进去?</p>

    咱就看着你们两个折腾吧!</p>

    等你们什么时候折腾不动了,咱再找个人把老四换下来!</p>

    朱棣做个孤臣,朱元璋是无所谓的。</p>

    反正有自己和朱标在,朱棣就算是被那些大臣孤立,也无所谓。</p>

    但是一旦朱棣以为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和那些大臣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p>

    到时候,迫于压力之下,朱棣的安危便不再好了!</p>

    </p>

    </p>

    </p>

    大明中都,凤阳。</p>

    凤阳主簿向凤阳知府请示道:</p>

    “大人,今年的税收,该启程解运了。”</p>

    凤阳知府点了点头道:</p>

    “好,本府知道了,你安排下去吧。”</p>

    主簿有些为难地道:</p>

    “御史中丞涂大人派人来传了话,是今年要如实上缴。”</p>

    知府冷笑一声。</p>

    “如实上缴?”</p>

    “我看是胡相太心了吧?”</p>

    “不如实上缴能有什么事?”</p>

    “这么多年不是都过来了?”</p>

    “听本府的,还按照之前的,等回头,少不了你的好处。”</p>

    主簿闻言嘿嘿一笑。</p>

    “属下领命,谢大人!”</p>

    不止是凤阳,同样的情况,也上演在了全国各地。</p>

    虽然是涂节派人传的话。</p>

    其实众人都心知肚明,这是胡惟庸的意思!</p>

    涂节不过是胡惟庸下最忠诚的一条狗,最好用的一把刀而已!</p>

    </p>

    </p>

    按照大明的规定。</p>

    每年各部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p>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p>

    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p>

    但这些地方官员因为当时交通并不发达,往来路途遥远,</p>

    如果需要发回报表再重新呈交道户部,必然会耽误更多的时间。</p>

    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报表以备使用。</p>

    这原本是从前元就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p>

    但这也成了官员贪墨的方便之门。</p>

    带着空印报表,到了京城之后再进行填报。</p>

    如此一来,各地上缴到户部的税款多寡,完全就是官员自己了算。</p>

    而各地官员向户部呈交税款,也不仅仅只是上缴税款而已。</p>

    同时也是一年一度的祭天大典,更是他们进京朝见和述职的日子。</p>

    由于交通原因,各地官员到达应天府的时间也不是统一的。</p>

    距离应天府较近的,诸如江浙等地,官员到达应天府之后便会在驿站或是客栈先行下榻。</p>

    等到全国的各地的官员全都到达之后,再一起将所运送的粮食和税款呈交到户部。</p>

    数日后。</p>

    全国各地的官员终于到齐,到了官员去户部交卸粮食和税款的时候。</p>

    锦衣卫亲军指挥使司衙门内。</p>

    朱棣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缓缓拿起桌子上的帽子戴在头上。</p>

    脸上尚带着几分稚气的年轻藩王眼神坚毅无比。</p>

    而在朱棣身后,是数百名肃然而立等待着朱棣发号施令的锦衣卫!</p>

    朱棣缓缓转身,看向那些锦衣卫沉声下令道:</p>

    “封锁城门,包围城中所有客栈驿馆青楼,见官即拿!!!”</p>

    数百名锦衣卫齐声喝道:“领命!!!”</p>

    这是这些锦衣卫第一次行动!</p>

    朱棣知道,一旦今日之后,锦衣卫的存在将不再是秘密。</p>

    但是拿下今日所有入京卸送粮款的官员,是朱标的意思。</p>

    原本按照朱棣的打算,锦衣卫收,是要等到那些公侯集体露出破绽的时候!</p>

    但是既然朱标发了话,朱棣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就安排了下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