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 第95章 内考头名《我的皇帝父亲》!
    三日后,内考之前。</p>

    朱棡看着一脸生无可恋的朱棣,十分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p>

    “老四,这就对了嘛,当弟弟的,就是要帮哥哥。”</p>

    朱棣假装哭丧着脸道:“三哥,这是我要拿去内考的。”</p>

    朱棡瞪了他一眼。</p>

    “你这么聪明,就不能再想一个?”</p>

    “哥哥我这是在帮你进步。”</p>

    朱棣哀嚎道:“可是离开考还有半个时辰,根本来不及啊。”</p>

    朱棡语重心长道:</p>

    “越是如此,越能激发你的潜能,老四,我看好你。”</p>

    完,朱棡也不理会身后依旧对他苦苦哀求的朱棣,心满意足地走进西苑中。</p>

    朱棣嘴角一翘,也慢慢地走进去。</p>

    由于朱元璋十分重视这次内考。</p>

    因此,朱标便将地点定了西苑。</p>

    这里也是历年,朱元璋考校诸位皇子学业的地方。</p>

    每年都会在这里进行西苑大考。</p>

    而今年的大考,由于主要是为了看看白话文与文言文究竟孰高孰低,便以前召开今年的西苑大考。</p>

    往年来,西苑大考,是召诸皇子挨个进殿,由朱元璋李善长等人考校。</p>

    但是今年这次,是人家朱标主持的啊!</p>

    所以此刻,西苑的院落中,已然整齐的摆满了数十张桌子。</p>

    没每张桌子之间,前后,左右,也都隔出了空隙,防止参加考试的皇子或勋贵子弟作弊。</p>

    而考桌之上,则是只有一尊镇纸,一方砚台,一杆毛笔,一沓宣纸而已。</p>

    这是朱标完全按照后世考场的标准摆列。</p>

    一刻钟之后,朱元璋与朱标联袂而来。</p>

    而在此时,李善长,刘伯温,宋濂,以及一干大儒,皆早已等候在西苑的大殿中。</p>

    见到朱标与朱元璋父子联袂而来。</p>

    众人连忙行礼。</p>

    朱元璋浑不在意地径直走到上首落座。</p>

    等到朱标也在朱元璋身边下首的位子上坐下之后,朱元璋这才道:“行了,都起来吧。”</p>

    “善长,开始吧。”</p>

    李善长点了点头,紧接着便走出殿门宣布道:</p>

    “西苑内考,开始!”</p>

    “限时两个时辰,诸考生可就自己擅长的领域展开策论,题材不限,写法不限,唯有一个要求,便是直白!”</p>

    “现在,考试开始!”</p>

    随着李善长的声音落下。</p>

    在考场的最后方,一个宦官点燃了一炷香,这便是用来计时的工具了。</p>

    等到李善长返回大殿中落座之后。</p>

    朱元璋坐在大殿中,命令不许关上殿门,以为如此,他便能直接看到整个考场的情况。</p>

    能让皇帝监考,也就只有这些无法无天的皇子们了。</p>

    看了眼外面都已经开始动笔的诸位考生,朱元璋看向身边的朱标问道:</p>

    “标儿,你觉得这次,他们都会考的怎么样?”</p>

    朱标想了想道:</p>

    “儿臣觉得,老五这子,平日里做学问最用功,但是却年纪尚。”</p>

    “老四这子,虽然不好好读书,但是歪点子多。”</p>

    “所以儿臣觉得,老五的策论,或许是写的最好的,但是真正会夺魁的,或许是老四。”</p>

    朱元璋有些意外。</p>

    “你就这么看好老四?”</p>

    “老二老三虽然混了点,但是本事其实还是不错的。”</p>

    朱标笑了笑。</p>

    “老二性子懒散,能躺着绝不站着,这次内考,他不是还不想参加呢?所以别指望他会上心。”</p>

    “至于老三,生性要强,心思也多,必然心中赌气,要做篇好文章出来,但越是如此,便越不会出彩。”</p>

    朱元璋捻须而笑,看向宋濂问道:</p>

    “你觉得太子的是也不是?”</p>

    宋濂连忙答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p>

    “这秦王殿下”</p>

    “咳!”</p>

    还不等宋濂话,朱标就一个咳嗽打断了他。</p>

    宋濂一惊,连忙住嘴。</p>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p>

    “你啊,就护着他们吧!”</p>

    朱元璋还想趁此会,看看近来这些儿子们安不安分。</p>

    宋濂也正好想趁此会告状。</p>

    这几个皇子,一个比一个难管,朱元璋又忙,自己不敢去烦他,今日好不容易有了会,正好好好让朱元璋管教一下他们。</p>

    但是看了眼朱标,只得作罢。</p>

    </p>

    太子对几位弟弟的疼爱,那可是出了名的!</p>

    于是,宋濂只得作罢。</p>

    时间渐渐过去。</p>

    两个时辰之后,考场后方的香燃尽。</p>

    一名宦官猛然敲了一下后方的铜锣,扯开嗓子喊道:</p>

    “时间到,考生停笔!”</p>

    随着声音落下。</p>

    众考生纷纷停笔,但是自然也有人不曾写完,在亡羊补牢。</p>

    不过这一切都是徒劳。</p>

    自然会有人将其试卷拿走,按时上交。</p>

    而这次考试,朱标早已吩咐完毕。</p>

    所有考卷,全部遮住姓名,揭卷之前,谁也不知道哪个试卷是谁的。</p>

    等到试卷被遮住性命,交到大殿中后。</p>

    朱元璋与朱标为了避嫌,自然不能负责阅卷。</p>

    所以阅卷的主要任务,就落到了李善长,刘伯温宋濂三人身上。</p>

    等到内官将试卷送来之后,三人顿时凑到了一起,开始共同阅卷。</p>

    而打分的标准,按照甲乙丙丁来点评。</p>

    第一篇。</p>

    戍边策论!</p>

    看过之后,李善长和刘伯温宋濂三人都忍不住点了点认可。</p>

    “从互市,军制,城郭等方面进行策论,委实不错,也较为全面。”</p>

    “若论起来,可评为甲中等。”</p>

    刘伯温却摇头道:“我看不可,这篇策论,确实极好,但却不够直白,韩国公别忘了这次唯一的要求,就是直白。”</p>

    闻言,李善长皱眉道:“那你看呢?”</p>

    刘伯温道:“我看,乙上便可。”</p>

    李善长皱了皱眉,凑近刘伯温低声道:“这篇策论,看着像是燕王殿下的笔,这会不会让上位与太子不满?”</p>

    太子方才甚至都预测,这次内考夺魁。</p>

    现在给个乙上,这不是打太子的脸吗?</p>

    刘伯温沉声道:“我等负责阅卷,只看文章好坏,哪管是谁所写?”</p>

    李善长冷哼一声。</p>

    这臭脾气,这么多年还是没改。</p>

    活该你在御史台坐了这么多年冷板凳!</p>

    不过刘伯温的话,他却是无法反驳,只得在这张试卷上,写下了乙上两个评语。</p>

    耳当他们看到第二篇时,忍不住直接拍案叫绝!</p>

    皇帝内经与千金方!</p>

    “这是人体与药理之间的结合,再加上对于病症的分析,有理有据,对症下药,更是通篇用白话写就,通俗易懂!”</p>

    “我看这张试卷,给个甲上毫不为过!”</p>

    对此,刘伯温与宋濂都没有意见。</p>

    虽然几人对药理一窍不通,但是这篇策论,却丝毫不影响他们看懂其中的内容。</p>

    至于药用的对不对,谁会去管?</p>

    他们还都是些孩子,能写成这样,已然是极为难得了。</p>

    在李善长三人的惊呼下,就连朱标和朱元璋都被惊动,忍不住凑过来一起观看。</p>

    最终,在朱元璋的认可下,被打上了甲上的评分。</p>

    </p>

    三人又经过一段时间的阅卷。</p>

    也没再看到如那篇药理的好文章。</p>

    但是当三人看到最后一张试卷时,忍不住都对视一眼,看出了对方眼中的诧异,甚至都没有任何交流,在眼神的示意下。</p>

    李善长直接将这张试卷打上了一个甲上的评分。</p>

    而那篇药理,则被改为了甲中。</p>

    等到三人阅完试卷之后,朱元璋问道:</p>

    “如何?”</p>

    李善长擦了把额头上的汗道:</p>

    “回上位,阅完了。”</p>

    “嗯。”朱元璋捻着胡子笑道:“那就宣布吧。”</p>

    那篇药理,还是让朱元璋十分意外的。</p>

    所以本能的,他便以为这次头名会是这篇文章。</p>

    而谁对医学感兴趣,朱元璋自然知道。</p>

    咱家老五嘛。</p>

    着,朱元璋还一脸骄傲地端起茶杯故作镇静地抿了口茶。</p>

    咱的儿子里,出个在世华佗,也是不错的。</p>

    当诸位考生被召到大殿中后。</p>

    李善长这才宣布道:</p>

    “这次内考头名,燕王朱棣,我的皇帝父亲!”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