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 第393章 给他们一次机会
    临淮知县也有自己的顾虑。</p>

    “可是大人,如今的粮食,是你千辛万苦筹措来的,而且也仅仅是这几日够用,若是时间一长,恐怕”</p>

    纵然是水患解决了,难民恢复了生产生活,可到底也</p>

    总之,接下来的情形,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p>

    而这个,也是淮河水患最难的地方。</p>

    朱标:“你所想到的,本官又如何没有想到呢?如今啊,粮食确实就只有这些。这方圆百里的能吃的,恐怕都已经消耗殆尽了。可难民要生活,粮食和药材就是必不可少的。”</p>

    临淮知县皱着眉头点头应下。</p>

    “但,只要能吃的,大家去尝试一下,其余的,当地县衙解决,不也就好了个七七八八了吗?”</p>

    “就比如一些树叶,野菜等。虽淮河水患,影响了大家,动植物也死伤惨重,可好歹也是有留下的。本官注意到,其中有一些,是能食用的。”</p>

    “其次,如今这大明,最严重的水患也就是淮河区域,黄河和长江区域是没有水患的,那些地方的百姓生活艰苦却好歹粮食够吃,本官会安排人过去买粮食,同时你也需要鼓动大家,尽可能的自己寻找一些食物过来,以备不时之需。”</p>

    如此双管齐下,想来问题应当解决了大半。</p>

    “待明年粮食丰收,本官会请求皇上,减少赋税杂役,给大家两三年缓冲的时间。”</p>

    临淮知县眼睛瞪圆了。</p>

    他没有想到,大人竟然想得这般周全。</p>

    大人过来后,治理水患的同时也在铲除贪官污吏。</p>

    把贪官污吏贪污的金银珠宝都充公,用作买粮食的基础。</p>

    这附近的粮食价格确实高居不下,可外面就未必了。</p>

    再加上朝廷有一个尽职尽责的太子殿下,想来会对一系列可能引发民怨的事情做处置。</p>

    只需要他们扛过这两年,日子定然会好起来的。</p>

    “纵然是本官做了这些,解决了难民的燃眉之急,你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治理水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疏通和围堵都是很重要的,必须要因地制宜,才能保障淮河水域减少水患的出现。”</p>

    临淮知县郑重的答应下来:“是,下官知道了,下官一定按照大人的吩咐,努力行事。”</p>

    朱标挥挥:“下去吧。”</p>

    “下官告退。”</p>

    翌日清晨,风尘仆仆的警衣卫经历到了朱标跟前。</p>

    “微臣参见皇上。”锦衣卫经历跪下来给朱标行礼。</p>

    朱标颔首,让他起来:“处理得如何了?”</p>

    锦衣卫经历的脸色并不好看:“周德宏死了后,情形是复杂了不少的。主要是参与其中的不仅仅是布政司使,还有地方上的主事,员外郎和提举,所涉及的人数,几乎近百。”</p>

    每个官员都抽一点,真正能到难民中的粮食和银子就屈指可数。</p>

    甚至</p>

    多半是没有的。</p>

    人数着实是不少。</p>

    若是杀或者下狱,对淮河水域都不是好事。</p>

    朱标凝眸,看着前方,自然垂落的不自觉的捏紧拳头,再捏紧一些。</p>

    “那些人的态度如何。”</p>

    锦衣卫经历想了想:“都还不错,甚至有一些已经当场下跪认错了。”</p>

    “那就给他们一次会。”</p>

    “嗯?”锦衣卫经历抬眸,有些不太理解朱标所的给会是如何给的。</p>

    “首先,认错就要有认错的态度。贪墨的所有官银粮食自然是要如数奉还。其次,还需要利息。再让他们和难民一般,吃不好,睡不好,还要劳作,自己的差事也需完成,不可怠慢。若能做到这些,孤不介意再给一次会。”</p>

    </p>

    若是做不到,那就不必了。</p>

    “是,微臣遵命。”</p>

    这确实是不错的办法。</p>

    此后的两天,淮河水域的情形逐步好转。</p>

    难民和官差齐心协力,一起对抗水患。</p>

    难民对于朱标的一切措施表示高度赞扬。</p>

    但因不知道身份,传扬的都是那位大人。</p>

    然,朝中情形就没有那么好了。</p>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等没有太大作用,这心情就没有多好。</p>

    随便找了个由头,就把大臣们一顿痛骂。</p>

    大臣们是委屈不已,压根儿不知道发生了什么。</p>

    刘伯温承受着朱元璋的怒火,内心有了打量。</p>

    下了朝后,大臣们纷纷凑到了刘伯温身前。</p>

    “刘大人你皇上此举所为何事啊。我怎么觉得,他像是故意的。”</p>

    “还能如何?不就是觉得我们无能吗?哎,太子殿下要再耽搁些时日,我们这老命啊,可就真的要保不住了。”</p>

    “可不是,奈何啊,如今这情形,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p>

    “刘大人啊,你可要帮我们好好的想一想办法。”</p>

    “你是我们之中胆子最大,办法最多的,此事只能拜托你了。”</p>

    </p>

    大臣在刘伯温的耳边叽叽歪歪。</p>

    刘伯温听得是心烦意乱,脸色有些不大好的抬起头来,悠悠的扫了一圈。</p>

    大臣们看到刘伯温的脸色不太好,赶紧闭嘴。</p>

    有一些甚至还瑟缩了起来。</p>

    “昨日,只是个意外。我们坚持过去就好。只是这次,需要做一点准备。”</p>

    想来,有了准备,这问题就能不是问题了。</p>

    “好,好啊,做准备是最好的。”</p>

    但很快工部侍郎就提出了问题:“可,太子府会如何回击,我们尚未可知,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呢?”</p>

    “太子府不是装病吗?那今日就把御医去请过去。我们理由充分,纵然太子府的人发火也无用!就算真正的责怪下来,我们的头上也还有一个皇上。不至于伤筋动骨。”</p>

    “确实如此。”</p>

    刘伯温点点头:“走,这就是去请御医。”</p>

    大臣们又迟疑了。</p>

    这御医可不是请就能请的。</p>

    “若我们过去,恐怕这御医不会搭理我们啊。”</p>

    工部侍郎:“那就请示皇上。”</p>

    “可皇上会不会因此”</p>

    “纠结那么多做什么?事到如今只能硬着头皮做了。左右皇上和太子殿下是我们眼前的大山,有问题他们会担待着,我们操心那么多做什么!”</p>

    想想也是,这两位一向意见不统一,闹起来很正常。</p>

    刘伯温点头:“确实如此。这就不耽搁了,速速过去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