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田泽军营。</p>
从管城撤走后,赵云直接进了圃田泽军营。</p>
圃田泽位于管城与中牟之间,是一个水量充沛,东西长达四十余里,南北宽约二十余里的大湖,它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调节黄河与鸿沟水系的流量。</p>
遗憾的是,圃田泽消失在了一千八百多年后的历史长河里。</p>
军帐内,赵云对贾诩道:“文和出身西凉,对皇甫郦此人,可有了解?”</p>
赵云特意提起皇甫郦,贾诩笑道:“略知一二!”</p>
跟随赵云已有几个月,贾诩发现,赵云无论做什么谋划,都喜欢从他人的性格入,这种把控人心的段,总能直击要害。</p>
而且,他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和赵云待一起,总有一种志同道合的感觉。</p>
赵云没有出言,而是对贾诩拱了拱,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p>
贾诩拱回礼,道:“属下与皇甫郦有过一些接触,此人出身将门,从得到皇甫嵩悉心栽培,对骑兵运用极有心得,皇甫嵩每有出征都将骑兵交予皇甫郦统御。”</p>
“然而,皇甫郦虽得皇甫嵩悉心栽培,但从皇甫嵩那里学到的东西,也仅仅是骑兵运用,其能力与皇甫嵩相差甚远!”</p>
“还有就是,此人极为好战,且性情暴戾,因其骑战本事,又极为自傲!”</p>
“文和可有计策,吃掉皇甫郦?”</p>
赵云点了点头;他想的是,利用皇甫郦好战、暴戾的性格,吃掉皇甫郦中的骑兵,斩掉徐荣中的动性部队。</p>
“骑兵为饵,强驽灭之!”贾诩眸光肃杀道。</p>
强弩?</p>
赵云一愣,旋即恍然大悟,笑道:“我竟忘了冀州强驽!”</p>
须知,冀州军的核心是什么?</p>
当然是冀州强驽,那可是助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帝国的三大精锐之一,虽然离光武时期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冀州强驽依旧威名显赫,冀州军实力亦不容觑。</p>
想到冀州强驽,赵云马上又想起了一个人,骑兵的克星,鞠义!</p>
正好此人,现在就在冀州军中。</p>
鞠义在历史上,可谓是威名赫赫,就连如日中天的公孙瓒,都被鞠义打得一蹶不振,走向灭亡的。</p>
最近,收拢鞠义部队时,赵云发现鞠义统领的八百甲士,人人执巨盾,背挎重弩。</p>
今日,贾诩提起强驽,赵云感觉鞠义的部队,应该就是冀州强驽的影子。</p>
既然决定用强驽对付皇甫郦,赵云当即派人去中牟城外传讯鞠义。</p>
对付皇甫郦的计议定下,赵云端起案上水罐,倒了一碗清水,惋惜道:“中原之水甘甜,吾却不能享之,甚惜!”</p>
贾诩面色一整,他听出了赵云话里的意思,赵云觊觎中原的富庶,但赵云又清楚中原不是久留之地,感到非常的可惜。</p>
投入赵云麾下,贾诩也越发了解赵云,他知道年纪轻轻的赵云能从一介庶民走到今天,绝非侥幸,也并非光靠骁勇,更多的是凭借眼界与腹中韬略。</p>
今日这句话,可见赵云已有回幽州的想法!</p>
贾诩拱道:“山河之水终归大海,势如瀚海,焉能不享之?”</p>
贾诩这句话告诉赵云,天下归于强者,势力能像大海一样,浩瀚庞大,怎么享受不到中原的富庶呢?</p>
赵云心神大振,举起盛水的粗碗,一饮而尽,豪迈道:“吾当势如海,山河尽纳之!”</p>
山河尽纳之?</p>
此言,是何等的霸气凛然?</p>
山河即是天下,尽纳天下,不就是王图霸业吗?</p>
贾诩虽然原本就隐隐察觉赵云之心,但听到赵云吐露心声,依旧非常震惊。</p>
震惊之后,是激荡!没有野心之主,乃是庸主,又哪里值得他辅佐?</p>
况且,贾诩这样的智谋高绝之人,哪能没有看出改朝换代的时代到了?</p>
在贾诩心中,天下属于强者!</p>
而赵云有今日之势,又有尽纳山河之心,这样的人不是雄主是什么?</p>
心怀激荡的贾诩,起身至帐中,俯首一拜,道:“凉州贾诩,誓助主公,纳尽山河!”</p>
赵云眸光似皓月,几个月前,他在野王逼贾诩入他麾下,那是贾诩被迫的;而今,才是贾诩真正拜他为主。</p>
赵云起身,双扶起贾诩,激动地看着贾诩,道:“吾有文和,胜得十万雄兵!”</p>
贾诩很感动,赵云竟如此重视他,再拜道:“必为主公,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p>
这是贾诩对赵云的承诺,也只有贾诩这样的顶尖智者,敢许这样的承诺。</p>
“哈哈!”</p>
赵云胸中豪气万千,这才是历史上,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灭国的贾文和。</p>
随后,二人各自落座,贾诩拱道:“听主公方才之言,似有回幽之意?”</p>
“某传檄天下,是为正名!”</p>
贾诩真心拜他为主,赵云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袒露自己传檄伐董的目的。</p>
去年,董卓以朝廷的名义,罢免了他的幽州牧,赵云自然不能容忍,也不可能接受。</p>
但董卓占据朝廷大义,若天下只有他一个人反抗董卓,难免会让世人觉得,他赵云因为被罢免了官职,恼羞成怒才反抗董卓,根本不是为了匡扶汉室。</p>
所以,赵云要召集天下各州郡长官反抗董卓,这样既能提高声望,也能将天下的野心家唤醒。</p>
因为这是一个名正言顺自立的理由,我们反抗董卓,就能不奉朝廷的旨意。</p>
</p>
这也是这么多诸侯响应的原因,因为他们都想脱离朝廷,自立一方。</p>
而蔡邕、赵云传檄伐董,就给了天下各州郡长官,名正言顺自立的理由。</p>
当然,这也是赵云自立的理由。</p>
顿了顿,赵云继续道:“文和应知各镇诸侯,除了吾岳翁,其余人伐董是假,实乃图名!”</p>
贾诩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心中也为蔡邕感到悲哀,十八路诸侯可能只有蔡邕是一心除董,匡扶汉室!</p>
而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与一群各怀心思的诸侯在一起,受伤的只能是蔡邕。</p>
贾诩叹息道:“伯喈兄一心汉室,迎来的只能是失望!”</p>
起蔡邕,赵云深深叹息,因为他的出现,蔡邕成为了一路诸侯,这也导致蔡邕希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大。</p>
实话,这个纷乱的时代,真不适合蔡邕这样的人。</p>
“此次伐董结束,我打算带岳翁去幽州,着史立书,遗泽后世!”</p>
蔡邕对他如此信任,而赵云却不能成为蔡邕心中那个角色,他对蔡邕有一些愧疚;但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他这样的心性,才能走下去。</p>
“伯喈兄无意权争,着史立书,乃是其志!”</p>
贾诩与蔡邕相交二十年,对蔡邕是非常了解,蔡邕最大的心愿,就是详写大汉历史,让后人铭记大汉的辉煌。</p>
“不岳翁了,让他看清这个时代,也非坏事!”</p>
赵云摆了摆,正色道:“刚刚文和提及吾有回幽之意?”</p>
“最近几日,我确实在思虑此事,伐董最终的结果,只能走向瓦解!韩馥一死,冀州无主,而冀州富饶,乃霸业之基!”</p>
“主公欲争冀州?”</p>
贾诩微怔,随即摇了摇头道:“冀州虽富饶,但非夺取之时!”</p>
“何也?”</p>
冀州钱多粮广,人口更是幽州的三倍,赵云眼馋久矣!</p>
“光武兴汉,最大的助力便是冀州士族,而今冀州力量看似雄厚,但对主公亦是高堑,图之不如缓之!”</p>
冀州士族帮助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这些支持刘秀的冀州士族,自然水涨船高,特别是经过一百多年沉淀,冀州士族的力量更是强大。</p>
贾诩认为,以赵云的出身,是很难使冀州士族真心臣服,不如先让他人去搅一搅冀州,暂缓图谋。</p>
“幸得文和之言,吾险些入障了!”</p>
贾诩此言,可谓当头一棒,赵云恍然醒悟,冀州可不止他的妻族甄氏,势力雄厚的士族遍布,以他的出身,想要在此时掌控冀州确实不易,一旦他强行扎入冀州,反而会像陷入泥潭一样,越陷越深,无法自拔。</p>
因为治理地方,可不是光有武力就行,况且冀州士族的武力也不弱;比如他的妻族甄氏,光私兵就有上万人,毋极城相当于甄氏的私城。</p>
所以,冀州士族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强大。</p>
让人先去冀州搅和一下,也是好事!不管是谁先入主冀州,想要不被士族当傀儡,就必须从士族中夺权,这就会产生矛盾,有了矛盾,就有了破绽。</p>
赵云忽然想到一个人,不禁暗道:就让你先去冀州热热身吧!</p>
赵云暂时打消争夺冀州的念头,又让贾诩暗赞一番,一点就通,拿得起放得下,真丈夫也!</p>
“主公入幽多年,代郡为主公之根,应以燕地为基石虎视天下!”</p>
“吾为幽州牧,自当行令幽州!”赵云早已把幽州,当作他的根基。</p>
“主公行令幽州,当先除一人!”贾诩双目幽深,他准备要谋人了。</p>
“公孙瓒戍守幽中多年,确为吾之阻碍!”</p>
贾诩一,赵云就知道的是公孙瓒,公孙瓒戍守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边地多年,在幽州闯下偌大的名声,白马将军可不是叫着玩的,在幽中声望极高。</p>
这也是公孙瓒不服赵云的原因,凭什么资历没他老的赵云担任幽州牧?</p>
“公孙赞既已入中原,那就留下他!”</p>
贾诩语气一寒;这个留下,就是把公孙瓒弄死在中原。</p>
“如何留下?”</p>
实话,赵云早就想搞死公孙瓒了,可公孙瓒也不是那么好搞的,到现在都没办法。</p>
“听闻刘备已入鸿沟东岸联军!”</p>
贾诩目光深邃,淡淡道:“附于公孙瓒!”</p>
这消息赵云自然知道,初闻时,他还很大火,贾诩提起刘备,显然是准备把刘备当作突破口,留下公孙瓒。</p>
赵云不禁想起一件很毒的事情,据后世之人统计:被刘备投靠,就等于被干掉!</p>
历史上,刘备投靠公孙瓒,公孙瓒被袁绍灭了。</p>
刘备投靠陶谦,陶谦死了</p>
吕布投靠刘备,吕布抢了徐州。</p>
而刘备马上放大招,反过来投靠吕布,吕布结果被曹操俘虏。</p>
本来曹操惜才,准备给吕布活路,可刘备一句话,直接判了吕布死刑。</p>
后来,刘备投奔袁绍,占据绝对优势的袁绍,在官渡之战被曹操以少胜多,苟延残喘几年也就嗝屁了。</p>
再后来,刘备投靠刘表,刘表一脉最终也被曹操所灭。</p>
可以,刘备由北到南,一路投靠,各地军阀也就被收割了一遍。</p>
当真是:你想灭掉他,就让刘备投靠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