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曰:朕奉天启运,建国立邦,朕闻圣君治世,必有贤臣,此国家之干城也!”</p>
殿中百官一听,都忍不住激动,虽然他们大多数人,都提前得到消息将担任何职,但还没有走正式流程。</p>
只听,谢颃扯着还没有完全变声的公鸭声,接过太监递上的诏书,继续宣读道:</p>
“大都护贾诩,才高八斗,智略过人,随朕伐董卓,破袁绍,定幽州,安并北,功勋卓着,特封其为正二品,中书令,易阳侯!”</p>
“臣贾诩,谢大王隆恩!”</p>
殿中右首第一人贾诩,持朝笏出列,大礼拜倒。</p>
这时,候在殿侧的宦官中,一人捧着敕封诏书,一人捧着中书令印绥,趋身至贾诩身侧。</p>
一个月前,定下称王决议时,赵云就向贾诩、沮授、赵该三人,提出了改进官制的问题。</p>
如今,这事经过贾诩等人一个月的查遗补缺,已把赵云提出的三省六部制,和九寺五监制完善,并且定下九品官阶,不再沿用汉朝的以石论阶。</p>
现在,赵云当先任命最早跟随自己,且军功卓越的贾诩,担任三省之一的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官阶正二品,其地位相当于是大明的首席宰相。</p>
同时,又授爵贾诩,易阳侯。</p>
之前汉朝,承袭的是秦朝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p>
在汉初时,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还能激发汉朝军人建功立业之心。</p>
但随着时间推移,二十级军功制度就被汉室给玩坏了,变成了妥妥的福利爵位,一遇重大喜事,就给全国人民晋爵。</p>
到最后,全国人民基本都有了爵位,这就导致二十级军功爵位烂大街了。</p>
最终的结果就是,天下臣民对晋爵都不感兴趣了。</p>
而在汉末,能激发军功的,也就仅剩侯爵了。</p>
既然侯爵,成了天下臣民公认的爵位,赵云也就顺应时代,如历史上曹魏那般,设置多个侯爵,以达到激励臣民的目的。</p>
赵云设立的爵位共分八级,最高级别为县侯,也称万户侯。</p>
以下,分别是乡侯、亭侯、都乡侯、都亭侯、关内侯、名号侯、关中侯。</p>
其中,名号侯和关中侯,相当于是荣誉称号,没有食邑,只有封侯的荣誉。</p>
而这两个侯爵以上六级,都是有食邑的,比如贾诩的易阳侯,就有一万户的食邑。</p>
贾诩也没想到,赵云居然封他万户侯,这是对他何等的器重与肯定啊!</p>
贾诩大礼谢恩,躬身接过诏书和印绥,回归队列中。</p>
只听,谢颃继续宣读:</p>
“别驾沮授,学富五车,勤国济民,助朕富民强兵,此国之干臣也,特封其为正二品,尚书令,广平侯,食邑三千户!”</p>
沮授这些年,主管政务,为赵云治理地方,安抚百姓,积蓄钱粮,募集兵员,就像是赵云的萧何。</p>
“臣沮授,谢大王隆恩!”</p>
右首与贾诩并列的沮授,同样持朝笏出列,大礼拜倒谢恩。</p>
沮授的尚书令,总领六部,权力极大,地位也相当于是宰相。</p>
不过,沮授这些年没有会上战场,所以军功不如贾诩,虽然与贾诩都是县侯,但食邑低于贾诩。</p>
“治中赵该,才学洪量,其性之义,其行之良,助朕安内固国,此国之肱骨也,特封其为正二品,侍中,渔阳侯,食邑两千户!”</p>
赵该在历史上虽然以刘虞别驾的身份,被一笔带过,但赵该只是没有遇到成功的老板,所以没有名气。</p>
其实,赵该非常有才能,这些年与沮授总领州府,亦立下了汗马功劳。</p>
况且,赵该还是赵云的舅子,乃皇亲国戚。</p>
当然,赵该这个舅子比赵云还大十多岁。</p>
赵该的侍中,其实就是大汉官职里的侍中承袭而来,但赵该的权力更大,总领三省之一的门下省。</p>
可以,贾诩、沮授、赵该三人,就是大明的三位宰相,位高权重。</p>
三位宰相的地位确立后,只见谢颃又拾起一封诏书:</p>
“代郡太守甄豫,忠贞不二,为官至清,执政至廉,此为政之楷模也,特封其为从二品邯郸尹,广阳侯,食邑两千户!”</p>
</p>
在赵云一众舅子中,赵云最器重的就是甄豫,因为甄豫满怀赤子之心,一心为民。</p>
接下来,就是六部官员。</p>
“河东太守陈宫,智谋过人,文武双全,安常山,破黑山,平白波,功勋卓着,特封其为正三品,吏部尚书,高乡侯!”</p>
陈宫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今年统御上党战事,极为出色。</p>
陈宫是前几日才从河东调回来的,因功升任吏部尚书,受爵高乡侯,食邑千户,乃名副其实的千户侯。</p>
接下来,继续封赏百官</p>
徐邈,担任户部尚书,授爵长亭侯,食邑五百户。</p>
礼部尚书,由田畴担任,负责邦交事务,授爵关亭侯,食邑五百户。</p>
兵部尚书由高顺担任,但高顺如今坐镇颍川,所以兵部事宜,由两位兵部侍郎曹性、班远负责。</p>
刑部尚书,是原州府从事管宁,执掌刑部,授爵都乡侯,食邑三百户。</p>
最后,工部尚书,由原涿郡太守温恕担任,因当年温恕有抵挡袁绍北犯的军功,授爵东亭侯,食邑五百户。</p>
另外就是九寺五监,它与六部是平行的,不存在隶属。</p>
因为,六部执掌政令,九寺五监负责具体事务,使二者之间形成总领和具体分管的关系。</p>
从而使得六部与九寺五监相互制约,白了就是,六部执掌政令,却不管具体事务。</p>
而九寺五监管理具体事务,却又没有政令之权。</p>
虽然九寺五监要听从六部的政令行事,但九寺五监有不同看法时,有权直接上奏君王,这又形成一层制约关系。</p>
总结就是,六部与九寺五监既要相互配合,又存在相互制约,达到了进一步加强皇权的作用。</p>
比如,大理寺与刑部,都负责司法,但有些司法工作需要两个部门配合,既有分工也有制约。</p>
当然,如果两个部门分歧太大,就需要上报皇帝,请皇帝裁决。</p>
既然九寺五监与六部是平行的,那么赵云规定各寺长官的品级,与六部长官是一样的,都是正三品。</p>
赵风,担任宗正寺卿,负责皇族事务和宗庙祭祀。</p>
又因,赵风是赵云兄长,凭这个身份,赵云将家乡真定的食邑,封给自己兄长,授赵风王爵,真定王。</p>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赵风只有真定的食邑权,没有封国权。</p>
接下来,齐周,担任太常寺卿,授亭侯,负责礼乐和文化。</p>
朱富,担任太府寺卿,同样授爵亭侯,食邑五百户。</p>
朱富,就是当年的灵丘令,虽然长的像腐败官员,但这几年历任当城令、渤海郡丞,政绩斐然,且特别能搞钱。</p>
所以朱富被赵云任命为正三品,太府寺卿,主管国家财货,以及贸易。</p>
司农寺卿,由魏攸担任,掌管国家仓储委积等事物,</p>
典韦,作为超级保镖,担任正三品卫尉寺卿,掌管宫廷宿卫,下有虎贲军和羽林军,是赵云亲军。</p>
并且,授爵己吾侯,食邑两千户。</p>
而典韦本就是陈留己吾人,赵云封典韦己吾侯,自然有让典韦光耀门楣的意思。</p>
然后,还有一大批官员的封赏,比如魏越担任光禄寺卿,左髭太仆寺卿、孙乾鸿胪寺卿,尾敦大理寺卿等等</p>
九寺之后,便是五监,国子监祭酒由蔡邕这位天下大儒担任,总领大明学政,授爵圉侯,食邑两千户。</p>
另外四监,吕横威总领军器监、马钧匠作监、苏双少府监、糜芳都水监,都是正三品大员,授爵亭侯。</p>
而这些,还仅是大明正三品以上大员的任命,还有各部门官员的任命。</p>
比如,新入赵云麾下的郭嘉、徐庶二人,担任正五品中书舍人等等,不一而足</p>
当然,还有武官方面的任命,比如黄忠,因有擒吕布的大功,担任中央五军之一天策军的统领,官阶从三品,授爵高乡侯,食邑一千户。</p>
总之,随着大明的建立,官僚体系庞大而有序,各级官员的官职爵位,就不一一列举了</p>
待大明百官封赏结束后,读诏书读得口干舌燥的谢颃,拾起最后一封诏书:</p>
“皇帝曰:大明新立,万象更新,即今日起,建元洪武,大赦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