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 第185章 大才小才
    江婉答:“他去探望战友,顺道在那边等成绩。”</p>

    “哟!”黄河水一下子激动起来,问:“成绩出来了?这么快?!不是要年后吗?”</p>

    江婉摇头:“各个省份不一样。听省教育局让老师们加班加点批改试卷,争取早些出成绩。年后要马上招收学生,然后便是春季入学。时间紧迫得很,所以出成绩的时间也提前一些。”</p>

    “天啊!”黄河水惊讶问:“我怎么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的通知?哪儿发的?”</p>

    赖主编狐疑问:“你儿子没?黄不也参加了吗?”</p>

    “甭跟我提他!”黄河水气恼道:“一提我就一肚子气!他考完就去他外婆家撒欢去了!至今还没瞧见人影!”</p>

    江婉解释:“前两天省城那边的报纸都登了呀!成绩单年后就会发放到各地的教育局。王留在省城那边,应该这两天就能知晓成绩。”</p>

    黄河水激动问:“他在哪儿住?有电话能联系不?我让他瞅瞅我家那混子的成绩!”</p>

    “他住在军人招待所,师傅那边有联系号码。”江婉答:“你回头找他老人家要。”</p>

    黄河水感激答谢。</p>

    一旁的林新月调侃嘲笑:“不是黄铁定考不上吗?瞧瞧你这心急样!”</p>

    “那考多少分还是得知道的呀!”黄河水苦笑叹气:“这样才能看出他的差距在哪儿,然后往哪儿着补。他文理都不行这子忒气人!”</p>

    赖主编安慰道:“孩子都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黄那孩子脑袋瓜灵活,不用拘泥读书这一条路。”</p>

    “就这一条路,他都没法走好!”黄河水郁闷极了,道:“咱当家长的,图的真不敢多!就希望他能找一份工作安安稳稳过日子,成家立业生娃,能把自个的家庭顾好。真不敢奢望他能成什么国家栋梁!人物嘛,把人物的过法过好就行!”</p>

    “不是啊!”赖主编调侃嘲讽:“你以前不要将儿子培养成国家栋梁吗?怎么?这么快就降低要求了?”</p>

    众人都笑了。</p>

    黄河水苦笑哈哈:“你以为我不想啊?自他出生,我就开始幻想他将来能成国家栋梁建设祖国美好未来!可偏偏他不争气呀!我的要求也只能一降再降,都快没得降了。”</p>

    众人再度大笑。</p>

    林新月赞许道:“都这样!我儿子没出生前,我爱人天天幻想他是神童,将来要扬名立万啊,要光宗耀祖啊。现在他一天天只期盼他们少捣乱,少给他找麻烦就行。人嘛,都是一点点向现实低头!半点不由人呐!”</p>

    “可不是嘛!”黄河水似乎找到知己般,不住点头:“也只能这样子安慰自个,不然早就被气死了。”</p>

    江婉喝着水,忍不住感慨。</p>

    “栋梁再多,也就那么几根。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守好自己的岗位,过好自己的日子,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祖国需要的不止是雄壮笔直的栋梁,也需要各种砖块、石头、砂土等等。当不了栋梁,就当其他都一样重要。”</p>

    大表哥叫栋梁,可见舅舅舅妈对他的期盼多高!</p>

    这是所有父母的天性,并不是他们要求过高,而是本性如此。</p>

    但即便叫如此殷切的名字,仍只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员!</p>

    一个再繁华再伟大的国度,不可能每个人都非常出色,一个个都是栋梁之材!</p>

    </p>

    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都是辛辛苦苦为一日三餐奔波的平头百姓。当父母的,唯有看破这一点,才可能保持好心态。</p>

    其他人都附和点头。</p>

    黄河水笑开了,道:“江得真好!就是这个理!我以前受不住,心里各种烦躁各种焦虑,甚至还曾想过要打死他!直到他病倒,差点儿就去阎王爷那边报到,我才总算想明白。算了,他能健健康康的,把自个的日子过好。别违法,做个好人也就够了。”</p>

    “那你还着急知道成绩做甚?”赖主编调侃。</p>

    黄河水答:“既然考了,还是得问成绩的。早知道总比晚知道好。他如果还想继续考,就得麻利查漏补缺,不能再临时抱佛脚了。”</p>

    林新月安慰道:“不急,还不知道会怎么录取。有人,咱们省可能要录更多的学生。另外,可能后期还有一些补录。”</p>

    “补录?”黄河水惊喜挑眉:“那子成绩差,考上是没什么指望的。如果能有一些补录名额看他自个的气运吧。”</p>

    赖主编点头:“不急,且等等看。如果有补录,哪怕学校远点,也想法子鼓励他去。”</p>

    “那是。”黄河水低笑:“有得读总比没得读强!总之,只要他能跟大学沾上边,我转头就去烧高香拜谢各路神仙。”</p>

    众人再度大笑。</p>

    江婉埋头继续写字,等着外头雪停。</p>

    众人见雪越下越大,不敢冒着风雪回去,干脆留下收拾办公桌,随后继续喝茶烤火聊天。</p>

    “听昨天纺织厂闹出事来了!”林新月好奇问:“你们听了吗?”</p>

    黄河水偷偷瞥了一眼江婉,问:“什么事啊?”</p>

    “听是财务处发不出工资。”林新月蹙眉低声:“有些工人家里早就揭不开锅了,实在受不住,带着家人一起去闹。”</p>

    江婉盘着钢笔,问:“后来呢?怎么解决的?”</p>

    “听一人领了十块钱。”林新月答:“预支出来的。有人,厂长办公室的窗户都让人砸了石头!”</p>

    赖主编好奇问:“多久没发工资?就十块?还是预支的?”</p>

    “有人好几个月。”林新月嫌弃冷笑:“有人半年!天啊!白干半年一点工资都没有!是我我肯定得疯!”</p>

    赖主编颇为同情,叹气:“感同身受啊!咱们每天累死累活不就为三餐温饱,有个地方能窝着吗?”</p>

    “纺织厂有宿舍楼。”黄河水答:“听以前分过两次房,一半多的员工都有房住。窝还是有的,至于温饱也就今年才听那边拖欠工资。”</p>

    “那怎么行?”赖主编苦笑:“窝好坏偶尔还能咬咬牙将就。但一天不吃肚子饿怎么受得了!不发工资,让工人喝西北风啊?那玩意要是能顶饱,谁还需要累死累活赚钱?!”</p>

    不管在什么年代,老百姓们最根本的追求都是三餐温饱,居住无忧。</p>

    林新月撇撇嘴,道:“听之前的厂长干得很好。今年换了新厂长后,各种问题接连冒出来,甚至连生产都抓不好!停工好几个月了!没生产就没盈利,哪来的钱发工资呀!”</p>

    黄河水又偷偷瞥了一眼江婉,见她淡定自若写字,一直没插嘴,便聪明没多。</p>

    赖主编追问:“后来呢?都用十块钱打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