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本来员工不多,加上林新月请长假,江婉又请假照顾她,没了扛大旗的一员,工作很快堆积如山。</p>
江婉早早就来上班,抱了成堆的投稿信件,动作迅速翻看阅览。</p>
李缘也来了,里还捏了一顶毛帽子。</p>
江婉抬眸:“师傅!早!您——今天早上不冷呀,怎么还戴着帽子?”</p>
这几天都是大太阳,天气暖和得很。</p>
李缘解释:“昨晚听电台的天气预报,今天下午三四点就会开始降温,是一股强大的冷空气南下,要一口气降十几度。我怕傍晚回去太冷,就带了帽子出来。”</p>
“降温?”江婉摇头:“我倒没注意。您别担心,如果降温下雨或刮风,我就开车送您回去。今天我是开车过来的。”</p>
李缘的腿虽然养好了,但一旦吹冷风腿仍是不舒服。</p>
他没跟徒弟客气,答:“如果风太大,我就将自行车留下,搭你的车回吧。”</p>
江婉笑问:“林姐和两个孩子昨晚还住得习惯吧?”</p>
李缘点点头:“林看着颇累,昨晚早早便歇下了。振关和振城都很乖很懂事,还会帮着做家务活。”</p>
江婉心疼低声:“昨天一大早办理出院,后来又发生了一系列措不及的事情,随后办理离婚又搬家,换了一个崭新的环境。一天之内大起大落,身体还没恢复又干了许多活,肯定累得很。”</p>
“所幸一直很高兴。”李缘道:“像她这个年纪,只要心情愉悦,心态好,身体很快就能养起来。”</p>
自她打定主意要离婚,他就暗自担心林。</p>
原因无他,搞文学的人都会比普通人感性一些,情感也容易起伏大。</p>
即便离婚成功,她也很难带走两个孩子,最幸运是一个孩子。但对一个母亲来讲,孩子的分离会是她最痛苦的事情。</p>
所以不管是一个孩子,或是两个孩子,都可能会成为她的心病。</p>
谁料人算不如天算!</p>
徒弟临变动,抓住翁自强的错处,从而顷刻化被动为主动。</p>
一举助林顺利离婚,还一并获得两个孩子的抚养权!</p>
林高兴得很,昨天不停跟他念叨,她做梦都没想到两个孩子都能跟在她身边!</p>
要不是身体不允许,她真想痛痛快快喝一杯!</p>
李缘温声:“早上我将你送我的馒头蒸熟,还煮了四个水煮蛋。林帮忙熬了白粥。两个孩子吃饱就去上学,也都精神饱满,没看出有什么不适。”</p>
“他们一直都是林姐在照顾。”江婉道:“对他们来讲,只是换了一个新环境,其他几乎没变。十几岁了,不是几岁,适应环境很快的。”</p>
李缘坐了下来,拿出棉布仔细擦眼镜。</p>
“婉,这几天没耽搁你报纸上的连载吧?”</p>
江婉微愣,答:“师傅,您忘了吗?半个月前我就告诉第二本已经完结了。”</p>
“这么快?”李缘有些茫然:“我——我怎么没一点印象?”</p>
江婉想了想,解释:“可能那会儿你在看书,没怎么听吧。”</p>
李缘好奇问:“多少字?这一本这么快完结,该不会才十万来字吧。”</p>
“二十万。”江婉答:“前后写了两个多月。年假那会儿空闲时间多,写了好几万字呢。”</p>
</p>
李缘赞许点头:“不错,你还年轻,不着急冒进。先积攒一些量,再寻求一些质的飞跃。”</p>
顿了顿,他问:“那现在还连载不?”</p>
“还在连载。”江婉答:“一天差不多连载一章,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连载完。”</p>
李缘想了想,道:“二十万字,算是长篇武侠了。”</p>
“这本的故事很紧凑。”江婉解释:“没太多的环境描写或心理描写,以情节为主,所以看着简洁许多。李编辑打电话,一大堆读者给我寄信,还有读者甚至打电话给她,喜欢看的一大原因是情节紧凑,一天两三千字感觉写了好些内容。”</p>
李缘点点头:“可以。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的文章,那便是成功写作的第一步。”</p>
江婉却有了新的烦恼,苦笑:“李编辑,读者的信太多,已经有二十多麻袋,不知道该怎么给我送过来。”</p>
李缘哑然失笑:“太受欢迎也有烦恼呀!这样吧,我在省城有一套房子,是当年单位分给我的。我和你师母只住了十几年,还是蛮新的。这套房送你,给你放信吧。”</p>
“不不不。”江婉哪里敢答应,“师傅,这是以前单位给您的福利,哪能给就给。我让编辑先找地方放着,等我有空去省城载回来。”</p>
师傅一向待人大方,但她却得知道分寸。</p>
平时师傅时不时会送点好东西给自己,她并没有太客气,总会乐滋滋收下,回头买些老人家需要的日用品,做些好吃的给老人家送过去。</p>
所谓人情往来,最重要的还得是“往来”两个字。没有你来我往,很快便不算人情。</p>
师傅虽然疼她,可她更该知道分寸。</p>
师傅有儿女,也有孙子孙女。虽然都远在其他地方,没法来看望照顾他老人家。</p>
但师傅名下的房产和重要物什都应该由他们继承,依法依情依理都该如此。</p>
李缘调侃:“载回来?二三十麻袋怎么载得回来?你该不会想找货车运回来吧?”</p>
“额。”江婉直觉有些头痛,苦笑:“恐怕货车还载不了,三十麻袋——也重得很。李编辑了,信都是一捆一捆绑,随后装进麻袋里。一麻袋她扛不动,得找两三个男同事帮忙抬。货车肯定载不动。可是——即便运回来,我家现在也没地方放呀!”</p>
除非陆家主宅或流芳楼要回来,不然哪有地方存放这么多的信件!</p>
而纺织厂那边的案子仍在审查中,厂里的集体产业目前都没法判定去向或做出安排。</p>
短期内家里的房产根本要不回来!</p>
李缘温声:“别跟我客气,就当是我借你存放的,总行了吧?编辑部那边本来就不宽敞,一直要帮你保管那么多信件也不方便。”</p>
“可是”江婉还是觉得不妥,道:“李编辑也不知道认不认识。”</p>
李缘提醒:“离得不远。她给你当编辑,你的文章卖得好,受读者欢迎,她的津贴自然也会高些。你赚钱,她也没少获利。你让她找人帮你送过去,她自然会去办好。”</p>
江婉有些心动,问:“师傅,那钥匙——”</p>
“钥匙我留了一份在邻居那边。”李缘答:“他也是省日报里头的老领导。一会儿我写他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给你,你告诉李去办就行。”</p>
话都到这里了,江婉也不好再婉拒。</p>
“谢谢师傅。那您有空就跟这位老邻居先知会一声,别让李跑空了。”</p>
“好。”李缘点点头。</p>
这时,黄河水一边啃着窝窝头,一边着急忙慌奔进来。</p>
“老李,婉,你们——你们有没有弄林那个知青块?”</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