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七零:被换亲后我成了人生赢家 > 第545章 小人物的无奈
    江婉摇头:“只是装潢一下办公室,费用不多。只要操作得当,我们不用多少本钱的。”</p>

    李香妹听不懂,叮嘱:“你还在坐月子,顾好身子要紧。”</p>

    江婉直觉身体没什么事了,有空就看书散步运动,没天天待屋里发闷。</p>

    李缘和李琳也没闲着,不是去催稿就是审稿。</p>

    “语文方面的,我们勉强算在行。可数学方面偶尔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道要怎么着审。”</p>

    江婉提议:“让参与编题的老师互相检查吧。咱们毕竟不专业。”</p>

    “哎!”李缘赞许点头:“这个建议不错!”</p>

    李琳忍不住问:“咱们是不是要扩大收稿?江婉,你能写书了不?你麻利整一两本武侠出来吧!你的名号在南方已经打出来,只要在这边正式出,出社的声誉也能迅速提升。读者有认可度,咱们连广告费都可以省!”</p>

    “大纲快写好了。”江婉实话实:“缓几天就下笔写。”</p>

    “不急。”李缘皱眉:“你可别忘了,你还在坐月子。别仗着自己年轻就敢肆意妄为,老辈人留下来的经验,需要带着敬畏和虔诚的心去学习。”</p>

    江婉苦笑:“一天就写一会儿,不会让自己累着的,您放心。师傅,天天闷屋里,实在是闷呀!”</p>

    李琳憋笑:“不是吃就是睡,我看你都胖了。”</p>

    江婉:“”</p>

    李缘罢罢:“养多几天,等出月子了再动笔。闷的时候就看看电视和报纸,再不济还有一些诗歌集什么的,打发时间嘛!”</p>

    “好好好。”江婉敷衍应声。</p>

    李琳埋头继续审稿。</p>

    李缘则赶江婉回主院,蹙眉:“万一起风了,吹了风怎么办?”</p>

    “没风。”江婉将帽子取出来戴上,“哪怕有东风,也不会冷。而且,我身边还有另一层保险呢!”</p>

    李缘不肯,只好亲自送她回去。</p>

    “这边还没什么需要你忙的,我和李足矣。下个月考虑去京都大学招聘两三个中文系的来培养,看看有没有潜力。”</p>

    江婉一边踱步,一边仔细考虑。</p>

    “可以试试看。师傅,要不要先招揽一两个有经验的?”</p>

    李缘点头:“我正有此算。要不要在报纸上弄点招聘信息?”</p>

    “可以。”江婉道:“最好是京都本地人,方便上下班。”</p>

    李缘答好。</p>

    江婉脚步微顿,问:“师傅,您最近有没有跟林姐他们联系?”</p>

    李缘摇头:“忙忘了。等下午得空,我给办公室打过去问问看。”</p>

    江婉轻笑:“我也蛮想他们的,回头跟他们聊几句。”</p>

    不料,那天下午李琳约了两位高级教师过来,一聊工作就忘了时间,李缘见天色已晚,就没往阳城那边打电话。</p>

    一晃又是好几天!</p>

    直到李缘收到了黄河水的求救电话,听得他惊讶连连!</p>

    挂了话筒后,李缘麻利去找江婉商量。</p>

    江婉坐在炕上,一抱着娃,一写着字,脑袋上戴着帽子,脚用被子裹着。</p>

    “呀!师傅,您来了!来得刚刚好,那边还有排骨汤。”</p>

    李缘顾不得吃,皱眉解释:“河水刚才杂志社要被取缔了。”</p>

    什么?!</p>

    取缔??!!</p>

    </p>

    江婉听得吓一跳,丢下钢笔,将胖娃搂紧了些。</p>

    “怎么取?是要换成其他部门?”</p>

    李缘摇头:“暂时不确定。河水跟我,上头的意思可能是要换成其他项目他和林都懵了。”</p>

    “其他项目?”江婉惊讶问:“什么项目?了没?”</p>

    李缘摇头:“一概都没。我猜这可能只是借口。河水,还是有很大的盈利空间。他拼命干活,林也跟着他加班,可上头的领导却总挑三拣四。”</p>

    江婉听明白了,道:“是想将黄叔和李姐赶走,取缔杂志社,换成一些虚有其名的部门吧。”</p>

    “应该是。”李缘清楚此类型的操作,“不用多久,他们两个会被找借口赶走。”</p>

    江婉问:“赶去哪儿?有没有?”</p>

    李缘摇头:“我会帮他们捋一捋的,争取去其他部门挂个闲职。河水再熬多几年,应该就可以内退了。”</p>

    江婉忍不住提醒:“上头的意思可能是要将他们赶去其他单位,从而节约工资开支。”</p>

    “可能是县级的部门。”李缘皱眉:“甚至更差的部门。”</p>

    江婉很是不忍,催促:“师傅,那您麻利帮他们找找看吧。”</p>

    李缘点点头,转身给老同事打去电话。</p>

    那天晚上,李缘半夜仍没歇下。</p>

    江婉找了过去,发现他正在灯下写电报,删删写写。</p>

    “师傅,怎么样?很棘?”</p>

    李缘蹙眉:“找了两个熟人,一个出差了,只剩一个。他,自我离开后,领导们商议要将杂志社分出去独立门户。谁料,杂志社员工不足,一直想要申请补充人员。人事部门很会来事,弄了两个风马牛不相干专业的人进去。因着这两人的关系,根本独立不出去。”</p>

    “所以想解散杂志社?”江婉问。</p>

    李缘点头:“他们想在原来的地址上成立其他部门。不过,他们认为黄河水和林新月都已经不年轻,希望他们提前退休,减轻单位的开支。”</p>

    “不能调去其他部门吗?”江婉关切问:“哪怕是部门也成啊!”</p>

    李缘解释:“我是这么的,也正努力给他们想法子。他们得有些迟,上头连会议都开了,什么都定下来了。”</p>

    “估计是被瞒在鼓里。”江婉道:“黄叔和林姐向来以您马首是瞻。如果他们早知情,肯定早就挂电话过来了。”</p>

    李缘低低叹气:“现在最担心的是正式文件不知道发下去没——如果定下去了,就铁板铮铮,改不了了。”</p>

    江婉忍不住心疼:“没您在,就没人护着这么大的事都隐而不报——过分!”</p>

    “自去年开始,单位结构变动非常大。”李缘也很无奈:“没人护着,部门会被取缔或解散踢去其他部门,从而节约人工成本。黄和林没什么背景,才会直接安排他们早退。”</p>

    江婉皱眉问:“早退十几年的话,退休工资能有多少?”</p>

    “不多。”李缘摇头:“差了好几个档次,差距非常大。”</p>

    江婉忍不住咕哝:“该不会连基本生活都保障不了吧。”</p>

    李缘苦笑:“如果物价涨得快,多半保障不了。”</p>

    “那糟了!”江婉脱口:“市场经济一旦打开,物价肯定会一点点涨呀!”</p>

    李缘继续刷刷写着,道:“明天一早我就去寄电报,回头再找几个人事部门的老友问问。”</p>

    江婉叮嘱:“您早些睡,别熬夜。”</p>

    “好。”李缘催促:“你也回屋歇息吧。”</p>

    隔天一早,李缘就骑车往邮局去了。</p>

    顾不得办公室的稿子,连续给老友们挂电话询问。</p>

    可惜,他仍是迟了一步。</p>

    当天上午九点多,红头文件便被送到杂志社——宣布杂志社原地解散,年轻人员并去后勤部,两位老员工提前退休,三天内办好相关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