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29章 踏马让我去扫黄?
    东宫太子府。</p>

    刘伯温脸色铁青地走了进来。</p>

    太子爷朱标急忙起身相迎。</p>

    “先生,这是出了何事?”</p>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p>

    刘伯温愤怒地喝道。</p>

    这半个月内,刘伯温重新核查了一遍御史台办的案子。</p>

    毕竟御史台当年可是他一建立,大部分的御史言官也都是他精心挑选,希冀着这批刚正清廉的御史言官可以承担起风谏台宪的重任,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严明纲纪律令!</p>

    可是刘伯温调查之后却惊怒交加地发现,他一缔造的御史台,寄予厚望的御史言官,却在杨宪的指使下,沦为了浙东党羽和淮西勋贵争斗的工具!</p>

    什么纲纪什么律令,这些御史言官全然不管不顾,他们一门心思地追查淮西党官员的过错,然后就疯狂弹劾攻讦,甚至到了捕风捉影直接就弹劾攻讦的地步,简直就是丧心病狂!</p>

    刘伯温怎么都没有想到,他亲培养出来的弟子,竟然会是这副德行!</p>

    “太子殿下,杨宪不除,国朝难安!”</p>

    刘伯温取出自己追查到的证据,然后递给了朱标。</p>

    标哥看后也是勃然大怒,一张脸也迅速阴沉了下去。</p>

    他本就因为杨宪的酷吏行径对其不满,现在得知御史台在杨宪的操控下沦为了朝堂党争的工具,更是怒不可遏!</p>

    难怪朝廷官员骄奢淫逸,奢靡享乐之风日益横行,纪纲不立,法度不行,人心涣散!</p>

    连御史台这台宪重地,连御史言官这些监察官员,都一门心思地勾心斗角忙着党争,朝政不荒废才怪!</p>

    “杨宪不除,国朝难安!”</p>

    朱标也沉声开了口,眼中满是凛然杀!</p>

    他似乎也想明白了,为何父皇要一直纵容这个杨宪,无非就是借助浙东党人的力量,制衡淮西勋贵!</p>

    这一点,对于帝王而言,无可厚非!</p>

    但是现在,刘伯温回朝出任御史大夫,那这杨宪自然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p>

    与刘伯温这位刚正不阿一心为国的清流名士相比,杨宪这种贪慕权势不择段的酷吏,还是尽早地除掉得好!</p>

    有刘伯温在朝,淮西勋贵就翻不起浪花来!</p>

    “先生,可是我们怎么除掉杨宪呢?”</p>

    “以父皇对此獠的器重宠信,除非我们拿到杨宪确凿的罪证,否则父皇绝对不会对杨宪动!”</p>

    刘伯温闻言眉头一皱,沉声道:“现在御史台的御史言官,尽皆以杨宪为尊,对老夫也是阳奉阴违!”</p>

    “我们不能借助御史台的力量,否则非但没有助力,反而会走漏风声!”</p>

    朱标眉头也皱了起来。</p>

    那这可就真不好办了啊!</p>

    “那杨宪现在可是中书左丞执掌中书省大权,御史台也在他掌控之中,除却中书省和御史台,大都督府又是军事构,连孤都无权过问,这可如何是好?”</p>

    明初三大构,中书省,御史台,和大都督府。</p>

    现在中书省在杨宪掌控之中,而御史台名义上的最高长官御史大夫正是刘伯温,但是御史台的御史言官却选择倒向了杨宪,等同于刘伯温现在就是个孤家寡人!</p>

    剩下的大都督府,在曹国公李文忠执掌之下,只听命皇帝陛下。</p>

    朱标这个太子,虽然也可以参赞军务,但那都是在皇帝陛下的面前,私底下他从不联络军中战将,这是犯忌讳的事情,容易造成父子生疑!</p>

    一时间,朱标和刘伯温都有些犯难。</p>

    三大主要构都不能动用,那还能依仗谁去调查杨宪的罪证?</p>

    </p>

    难不成要让他朱标和刘伯温亲自去调查吗?</p>

    可这也不像话啊!</p>

    再者他们二人位高权重,暗地里不知道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到时候别调查杨宪了,稍微有点动作,只怕都会被杨宪得知!</p>

    二人面面相觑,最后都陷入了沉默之中。</p>

    正当这个时候,一名中书舍人拿过了关于夏伯启举族流放的奏章,请求太子爷批阅。</p>

    这是老朱为了培养太子朱标定下的规矩,只要不是军国大事,寻常事全都先交给标哥处理,以便培养太子的治国经验,当然最后拍板的自然还是老朱同志。</p>

    朱标随扫了一眼,随后陡然眼前一亮。</p>

    他快速批阅了奏章然后送走了中书舍人,这才看向了刘伯温。</p>

    “先生,我有一个合适的人选!”</p>

    “谁?”刘伯温急忙追问道:“韩国公独子,李祺!”</p>

    “什么?李祺?”刘伯温失声惊呼道,“那个脑子有问题的兔崽子?”</p>

    实话,刘伯温对李祺的第一印象很不好,甚至可以是极差!</p>

    毕竟大家第一次见面,谁他娘地一上来就抓着你的不放,而且还要给你做门下走狗啊?</p>

    还有刘伯温离开的时候,那兔崽子像是脑袋里面有那个大病一样,抓着刘伯温问东问西,还问他当年斩了九十九条龙脉是真是假</p>

    刘伯温当时人都麻了!</p>

    龙脉那是什么东西?</p>

    那是王朝的根基气运所在!</p>

    他刘伯温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去斩龙脉啊?</p>

    而且就算他想斩什么龙脉,他也压根就不会啊!</p>

    他是正儿八经的文人儒生,不是什么风水术士!</p>

    所以刘伯温对李祺的第一印象坏到了极点,现在一听到太子爷提及这个人选,立马就摇头反对。</p>

    “不妥不妥此子性情跳脱行事乖张,好像那个脑袋里面有大病一样,天知道他会闹出什么祸事!”</p>

    但太子爷却给出了他的理由。</p>

    “其一,李祺行事乖张阴损毒辣不假,可他这些计策却是粗暴有效,证明此子并非一无是处,而对于杨宪这等酷吏,李祺无疑是最佳人选,恶人还需恶人磨!”</p>

    这个理由很强大,刘伯温也反驳不了。</p>

    “其二,李祺乃是李太师独子,若我们用李祺对付杨宪,那李太师也不会作壁上观,届时相当于我们可以调动淮西勋贵的力量,联合起来一举扳倒这个杨宪!”</p>

    这一点,倒是有几分可行性!</p>

    毕竟杨宪对于淮西勋贵而言,就好比当年的刘伯温,都是恨之入骨的存在,杀之而后快!</p>

    “其三,李祺是锦衣卫正千户!”</p>

    太子爷低声出了一个重磅消息。</p>

    刘伯温:“??”</p>

    锦衣卫?</p>

    这是什么势力?</p>

    半个时辰之后,李祺看到了太子爷的书,随后满脸茫然地看向了东宫使者张杰。</p>

    “踏马让我李大少去扫黄?”</p>

    “你们是认真的吗?”</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