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难劝该死鬼。</p>
中秋夜宴上面李祺就警告过韩宜可了。</p>
偏偏这家伙还不知好歹,非要一头扎进去不可,这还能怎么救?</p>
李祺看望了一番,就径直离去了。</p>
人总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李祺也不是什么救世主,他也没有这个能力。</p>
就当朋友一场,送别一番。</p>
继续瘫在躺椅上面,李祺这颗心却是静不下来。</p>
诸如叶伯巨、韩宜可等人,他们真的有错吗?</p>
并不见得。</p>
分封之弊就摆在眼前。</p>
他们苦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正是热血澎湃、精忠报国的年纪,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老朱陛下犯错,为了明哲保身置家国天下于不顾。</p>
或许,叶伯巨、韩宜可才能真正称为士子!</p>
但是这些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p>
李祺眯着眼睛继续假寐,可一道人影却挡住了他的日光。</p>
“景隆别闹,我想静静。”</p>
“李大少,日子过得滋润嘛!”</p>
熟悉的声音响起,李祺顿时麻溜地起身行礼。</p>
“文和拜见太子殿下。”</p>
“跟孤走走。”</p>
朱标面无表情地开口。</p>
李祺也只能识趣跟上。</p>
二人就这样一路走出镇抚司,然后来到繁华集市,可太子爷一直都在沉默。</p>
李祺有些忍受不了这种压抑氛围,率先开口打破了寂静。</p>
“标哥这是心里有事?”</p>
朱标脚步一顿,随即幽幽开口。</p>
“刘先生致仕了。”</p>
“今日早朝,韩宜可上疏反对封王,父皇震怒之下将其打入诏狱。”</p>
“散朝之后,刘先生单独面圣,与父皇大吵一架,后愤而辞官,父皇已经准许了!”</p>
此话一出,李祺顿时眉头紧蹙。</p>
刘伯温这老子,脾气还是一如既往的臭。</p>
炒老朱鱿鱼一次还不够,还要炒第二次第三次!</p>
他这拍拍屁股走了,剩下的烂摊子,可真就有些麻烦了啊!</p>
毕竟现在正处于浙东党内忧外患的时候,一旦刘伯温致仕,那淮西党绝对不会放弃这个大好会,会利用分封诸王一事对浙东党赶尽杀绝。</p>
不过,貌似跟自己也没什么太大关系。</p>
“刘先生脾气一如既往。”</p>
“殿下不必忧心,走了一个刘先生,还会有下一个刘先生。”</p>
朱标闻言一愣,随后似笑非笑地看着李祺。</p>
“父皇提拔涂节为御史中丞,暂代御史台事务!”</p>
李祺:“???”</p>
涂节?</p>
那个涂节?</p>
这尼玛不是给我上眼药吗?</p>
李大少怒了,眼珠一转,立刻就有了主意。</p>
“想来诚意伯还未出城,咱们去拜访一下?”</p>
朱标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p>
他等的就是李祺这句话。</p>
半个时辰后,二人抵达了刘伯温府邸。</p>
起来,刘伯温还真有些安贫乐道,府邸不大略显寒酸,而且没有婢女仆人,只有一位老管家。</p>
</p>
他这等身份地位的朝堂重臣,却过着如此简朴勤俭的生活,放在大明王朝也都是独一份的存在了。</p>
“殿下请进,家父正在堂中等候。”刘琏恭敬出迎,将二人引入府中。</p>
刘琏是刘伯温的长子,但因为刘伯温有意压制,所以一直在家进学修德,终生不仕。</p>
李祺打量了刘琏一番,满身书卷气,显然走的是学者路子。</p>
可惜历史上洪武十年的时候,擅权专政的胡惟庸指使党羽,将刘琏逼得堕井而死!</p>
不过现在胡惟庸都被流放了,想来李祺也算是变相救了刘琏一命。</p>
走进大堂,刘伯温正满脸冷色地坐在那里,显然余怒未消。</p>
李祺与朱标对视了一眼,正准备开口。</p>
不料刘伯温突然来了一句,“李文和,你来做什么?”</p>
老子来给你送终!</p>
李祺险些破口大骂,不过强行忍住了。</p>
没办法,老刘头就这脾气,逮着谁喷谁的那种。</p>
“本大少过来送送你!”</p>
“看看你刘伯温是怎么灰溜溜地滚出京师的!”</p>
“李祺”朱标眉头一皱,就要呵斥李祺,但刘伯温却抬制止了。</p>
“李家子,你想什么?”</p>
“听你这话的意思,你对老夫请辞致仕很是不满?”</p>
“当然不满!”李祺冷笑道:“你刘伯温想致仕就致仕,谁的面子都不用给,那多潇洒啊!”</p>
“但你是致仕归乡了,回去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了,可是叶伯巨、韩宜可这些人呢?!他们的死活谁去管?”</p>
“那涂节是个什么德行,你刘伯温难道还不知道吗?他现在成了御史中丞,接下来就是御史大夫,执掌御史台了!”</p>
“到时候还是淮西党人掌控朝堂大权,从此脂韦之习胜,骨鲠之气消,正士杜口、忠臣结舌,这是社稷之利?这是你刘伯温想要看到的吗?”</p>
脂韦:油脂和肌肤。</p>
骨鲠:骨气和气节。</p>
“大臣是国家的肱骨,言官是国家的耳目,耳目之官的本质工作就是弹劾,平日里朝廷养着科道言官就是为了养言官们的刚正直谏不畏强权之气,做自己的本质工作,还要被削官身回籍闲住?甚至是被打入诏狱?”</p>
“倘若如此,以后科道言官遇到事只怕就会躲避畏惧,谏臣们丧气丧失风骨,以后就不敢开口话了,如果以后国家有了关乎于江山社稷的大事,朝廷有了大奸大恶之徒,谁还敢忠言上谏,来正朝纲,朗风气呢?”</p>
“天下铮臣以你刘伯温为首,可你刘伯温倒好,直接撒不管致仕归乡了,你对得起谁?”</p>
李祺话越越难听,刘伯温脸色也越来越难看。</p>
到最后,他忍不住怒斥道:“李文和!你给老夫闭嘴!”</p>
他刘伯温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被人指着鼻子骂。</p>
可李祺从来不会惯着他,依旧喋喋不休地持续进攻。</p>
刘伯温终于忍不住了。</p>
“那你告诉老夫,老夫能怎么办?”</p>
“陛下一意孤行,非要封王不可,即便老夫死谏都无用!”</p>
“你李文和有本事想出一个解决之策,阻止陛下给大明埋下动乱之根啊?”</p>
李祺闻言一愣,随后点了点头。</p>
“好像我已经出了一个!”</p>
“陛下估摸着采纳了,正在磨刀霍霍向明夏呢!”</p>
刘伯温:“???”</p>
啥?</p>
你啥?</p>
你他娘地怎么不早?</p>
那我们这些人岂不是</p>
“李祺!”</p>
“嗯?”李祺满脸茫然地看着刘伯温。</p>
后者此刻已然青筋暴起,杀气腾腾。</p>
“老夫跟你拼了!”</p>
“???”</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