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祺侃侃而谈。</p>
“御史台什么的,都太垃圾了,就是个摆设。”</p>
“陛下应该大力改革监察构,重新树立监察体系,任何人不得插,只对陛下您负责!”</p>
“首先第一步,监察构必须由帝王亲自掌控,任何官员包括吏部、御史大夫都不得有言官御史任免权,达官显贵的亲戚朋友、门生故旧一律不得担任御史,所有监察构的官员均由皇帝陛下亲自遴选任命,最好是面试一番后再任职。”</p>
老朱陛下本身就是个对权势极其敏感之人。</p>
李祺这么一开口,简直就是到了老朱陛下的心坎里面。</p>
“李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p>
“很明显啊!”李祺笑了,“陛下亲自面试,亲自任命,那这些御史都会把陛下视为唯一的太阳,他们会提携玉龙为君死,以上报皇帝陛下的隆恩!”</p>
“什么宰相,什么尚书,那都是冢中枯骨,放在这些御史眼中都是行走的政绩,只要他们敢贪腐受贿,御史就敢查你抓你。”</p>
“朝堂之上多出这么一批正直之士,官员想要贪腐受贿,就不得不考虑一下后果!”</p>
老朱:“???”</p>
嘶</p>
咱是他们的太阳?</p>
这个比喻很是新奇,也很是让人心动啊!</p>
刘伯温则是神情古怪地看着李祺。</p>
这个兔崽子,果真有几分佞臣风范,几句话就把老朱陛下给舔高兴了!</p>
“第二,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担任御史,这是确保御史具备基本的政治经验和治政能力,不至于里有锤子看谁都是钉子,看谁都想去锤上几下。”</p>
“两任县令任期六年,这些御史也了解了官场的运转模式,而且深知民间疾苦,再者时间尚短他们也不会失去操守彻底沦为贪官墨吏,体内热血尚且未凉,就是御史的最佳人选。”</p>
这一点,在场众人都能够理解。</p>
好比刚刚高中的新科进士,那都是些毫无政治头脑、毫无治政经验的愣头青,如果让他们直接做御史的话,热血沸腾是真的,可没有头脑也是真的,天知道这些家伙会捅出什么篓子来。</p>
把他们外放到地方做两年县令,吃一些苦头,磨砺一下性子,培养一番治政经验,也不过六年时间,他们体内热血对大明的满腔热忱,依旧还存在。</p>
最重要的是,这批地方县令出身的御史,那都是深知民间疾苦的,他们进京成为御史后,过去六年里面吃的苦头受的罪,也都会变成他们打击贪腐弹劾贪官墨吏的动力!</p>
可以,李祺这一招简直就是神来之笔,给在场众人打开了一个全新思路。</p>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加强御史的权力!”</p>
李祺看向老朱陛下,正色开口道:“陛下可还记得,上次臣建议废除言官御史的风闻奏事特权?主要就是御史中职权太,除了一个风闻奏事,很难有效地震慑百官,起到监察职能。”</p>
“而这御史仅有得风闻奏事,也很容易沦为党同伐异的工具,就好比那陈宁,肆意攻讦攀诬,捕风捉影,混账至极”</p>
嗯,给胡惟庸党羽上眼药,这是李祺每次面圣都要做的事情。</p>
老朱听后顿时眼前一亮,忙问道:“那你觉得,怎么个加强法?”</p>
李祺没有开口,而是看向了刘伯温。</p>
后者立刻会意,朗声出言道。</p>
“陛下,风闻奏事之权,只会导致互相攻讦、邀名买直,因此老臣请求废除风闻奏事!”</p>
“然御史台乃是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职在监察百官、辨明冤枉,因此科道言官自然不能因没了风闻奏事,就成了摆设,故老臣请求陛下赐予御史台侦缉之权!”</p>
</p>
侦缉之权!</p>
原来如此!</p>
老朱陛下震撼莫名。</p>
这刘伯温真是好大的野心!</p>
直到此刻,他才终于反应了过来!</p>
为什么他刘伯温敢舍弃风闻奏事不要?</p>
就是为了这“侦缉之权”!</p>
侦缉侦缉,侦查缉捕!</p>
享有侦缉之权的有司,不过只有一个刑部!</p>
就连大理寺通常都仅负责对刑部处理的案件进行复核程序,没有侦缉之权!</p>
除此之外,就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锦衣卫了,不过其监察、侦察、审讯的主要对象是官员,通常不涉及平民。</p>
也就是,正儿八经享有“侦缉之权”的官方构,就只有刑部!</p>
现在,刘伯温,想将“风闻奏事”这项虚假的特权,变成实际的“侦缉之权”!</p>
这简直就是骇人听闻!</p>
不等老朱陛下作出反应,刘伯温就继续开口。</p>
“风闻奏事只会致使官员互相攻讦,致使朝堂风气大缪,而想要拿到确凿证据,则必须具备侦缉之权!”</p>
“上到朝堂公卿,下到地方官吏,科道言官都有权力进行调查,只要查到官吏有贪腐不轨的确凿证据,便可进行独立抓捕,如此御史台才能真正为陛下尽忠,成为真正的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辨明冤枉!”</p>
嘶好狠的段啊!</p>
侦缉抓捕,独立调查,连刑部大理寺都不得过问!</p>
那如此一来,这些个科道言官,可不再是什么区区七品官了,而是一柄柄悬在百官头顶上的尖刀利刃!</p>
甚至,这些家伙比锦衣卫那些屠夫刽子还要可怕!</p>
因为最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p>
御史台里面这些科道言官,可不是锦衣卫里面那些武夫丘八,而是正儿八经的文官缙绅!</p>
他们同样是文臣缙绅,所以自然了解这些文臣缙绅的段,更了解他们贪腐的方式。</p>
可以,一旦御史台得到了这侦缉之权,那御史台就会从文臣缙绅割裂出去,摇身一变成为老朱陛下中的一把尖刀利刃,时刻高悬于天下官员头上!</p>
只要御史台查处一个官员的贪腐,那就就得罪整个文臣缙绅,言官御史也会因此被文臣缙绅孤立,双方也将变成敌对关系,从而言官御史为了自保就不得不彻底倒向皇帝陛下!</p>
也就是,李祺这一,直接将御史台改组成了一把尖刀,而且刀柄还握在老朱陛下的里面!</p>
至于御史台真个获得了侦缉之权,会不会立刻对文臣缙绅下?</p>
肯定会的!</p>
因为刘伯温!</p>
老朱太了解刘伯温了!</p>
这个刚正不阿的天下名士,比谁都想厘清吏治,比谁都想惩治贪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