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半个月。</p>
距离汤和挂帅出征还有半个月的时间。</p>
朱樉和朱棡在李祺的调教之下,逐渐有了几分军人的样子。</p>
就是不知道,他们是真的,还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p>
不管是军训练还是体能训练,对于一众子弟来,都不是什么太大问题,练着练着慢慢就学会了。</p>
唯独难就难在知识学习,数算依旧还是数算,学不会就是学不会,以致于李扒皮气得都快要杀人了。</p>
这一日,他决定带着这些家伙出去见见世面,以增强一番这些智障学习数学的动力。</p>
李祺带着他们来到了青龙山脚下的河边,正准备露一震慑住这些智障。</p>
结果还不等他出,远远地就看见李大牛带着一些人过来了。</p>
等走到近处,他才发现来的人竟然会是那内阁大学士兼御史大夫刘伯温。</p>
哦不,现在应该称呼为左都御史,正旦大朝会后,朝廷正式改制,御史台全面改革为监察院,以左都御史为主。</p>
众人见到刘伯温来了,那也是一个个俯首低眉,不敢在这位名士面前撒泼。</p>
毕竟这是刘伯温,敢跟老朱陛下叫板得狠人,甚至还敢炒老朱陛下的鱿鱼,他们自然不敢在刘伯温面前放肆。</p>
李祺满脸茫然地看着刘伯温,忍不住出言调侃道:“哟刘先生今日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啊!”</p>
“要不咱现在就给你安排,先去天上人间泡个澡按个摩,再蒸个桑拿?”</p>
听见这些话,刘伯温气得破口大骂。</p>
李祺人都被骂杀了,你他娘地有病是吧?</p>
大过年的,老子什么都没做,上来就是一顿骂?</p>
李扒皮怒了,后果很是严重。</p>
“刘伯温,你他娘地吃错药了吗?”</p>
“你再继续骂,老子把你丢尽这冰窟窿里面,你信不信?”</p>
听到这话,刘伯温强忍着怒气,还是止住了嘴。</p>
毕竟李文和这个心狠辣的兔崽子,那是真的能干出来!</p>
这冰天雪地地,要是被丢进冰窟窿里面,就算没死也会脱层皮。</p>
“李文和,老夫问你,那修路一事可是你在陛</p>
修路?</p>
进献谗言?</p>
这他娘地都是什么鬼东西?</p>
李祺满脸狐疑地看着刘伯温,正色回答道:“如果你的是,利用水泥混凝土修建基础设施,再搭配以工代赈的法子,那确实是本大少告诉陛下的。”</p>
“这怎么看都是利国利民的国策,算是哪门子的谗言?”</p>
众子弟闻言都是心惊肉跳,暗自敬佩李文和的胆量。</p>
敢跟刘伯温叫板,他们这位总教头那也是真的胆子大啊!</p>
“李文和,你简直就是不知所谓!”</p>
刘伯温怒骂道:“要施行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充盈富裕的国本是很难持续的,耗费的钱财,动用的工匠民夫,数字之巨大,连想都不敢想!”</p>
“这些年我大明对外的战事不断,每次兴兵动武都是大战事,至今国库攒的那点家底已被耗得干干净净,如今陛下不顾民生,又要搞什么修路基建,这简直是给并不宽裕的国库雪上加霜!”</p>
</p>
“李文和,难道你不知道国库是有红线的吗?当国库里的钱粮低于某个数字时,天下便会有动荡的危险!”</p>
“江山社稷得来不易,我等身为臣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容许天子在棋盘上落一步险子。”</p>
被臭骂了一顿,李祺也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p>
估摸着就是老朱陛下听了修路计策,所以心痒难耐,现在就想开始修。</p>
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明这些年打仗不断,国库早就见底了,哪里还有余力去修路搞基建?</p>
因此老朱陛下想要修路,而刘伯温等臣子基于民生社稷考虑坚决反对,矛盾这就出来了。</p>
而刘伯温眼见劝老朱陛下无果,于是乎就将目光放到了李祺身上。</p>
几乎不用想,他就知道这计策肯定是毒士李文和提的。</p>
计策虽然好,确实利国利民,但不能是现在,也不应该是现在!</p>
大明初立百废待兴,内忧外患之下,根本就没有余力去修路搞基建。</p>
更别提这马上又要打仗了,钱粮辎重都是一个大问题,拿尼玛头去修路搞基建啊!</p>
弄明白了是怎么回事,李祺也不慌了,拍了拍身旁的位置,示意刘伯温过来坐下。</p>
刘伯温这才注意到,李祺今日带着皇子和勋贵子弟都来了,明显是想要野外授课,他儿子刘璟也在里面。</p>
看着这些勋贵子弟以及皇子,刘伯温也忍不住叹了口气。</p>
罢了罢了,这计策到底是利国利民的,只是提出来的时不对罢了。</p>
想来李祺此子,也是一心为国,只是年轻缺乏经验,所以才会如此行事。</p>
这般想着,刘伯温就上前,正襟危坐,神情严肃。</p>
李祺见状忍不住笑出了声。</p>
“刘先生啊刘先生,你可真是心忧天下啊!”</p>
“但是你想过没有,我既然敢在此刻提出这计策,自然就有我的道理!”</p>
你有个锤子道理!</p>
刘伯温没好气地回怼到:“天下久疲,国库贫瘠,此刻却增添这么一笔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项目,你还能有什么道理?”</p>
“你方才也了,大明初立百废待兴,打仗归打仗,内部建设也少不了啊,这段日子确实艰苦,可只要我们成功了,那就是用一代人的苦,换来百代人的甜!”李祺面无表情地开口道。</p>
这确实就是老朱陛下的想法。</p>
当日他就亲口告诉了太子标,会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地修建水泥路,给太子标执政打下最好的基础。</p>
自春秋以来,儒家,道家,法家,百家皆有立世之学,但无论任何一种学,它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皇权统治,或者为了皇权而服务。</p>
而皇权统治的核心是民众,是民心。</p>
换句话,数千年来,无数圣贤达者用尽了办法,创造出各种理论,都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帮他们巩固皇权,稳定民心,从而达到王朝千秋万代的目的。</p>
此刻李祺这一计,利国利民的同时,本质同样还是收拢民心,加强皇权。</p>
毕竟水泥高速路要是修成了,那中央朝廷对地方州府县乡的控制,将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p>
太子标之后的历代帝王,也可以从中受益,这就是用一代人的苦换得百代人的甜!</p>
刘伯温脸色微变,随后点了点头。</p>
“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但老夫只想问你一句话,钱粮从何处来?”</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