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会。</p>
大量官员主动请求开海解禁。</p>
其中不少人更是拿沿海百姓的艰苦处境事。</p>
毕竟这些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结果你不允许人家出海捕鱼,那他们拿什么养家糊口呢?</p>
一个个的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好似他们当真是为了百姓一般。</p>
老朱陛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p>
看看,这就是士绅缙绅啊!</p>
张口仁义道德,闭口道德仁义,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样!</p>
先前倭国金银的消息没有流出时,你怎么不跳出来请求解开海禁?</p>
现在倒是好了,一听倭国“黄金如山、白银如海”,立刻就坐不住了,纷纷跳出来要求开海!</p>
真是令人作呕!</p>
太子标面无表情。</p>
不过他亲眼目睹了这些士绅缙绅的丑恶嘴脸后,更是对李祺之前过的话深信不疑。</p>
这些士绅缙绅,就是大明最大的毒瘤!</p>
下朝之后,太子标就直奔韩国公府。</p>
昨夜李祺回到家与母亲吃了一顿便饭,李善长此刻还在北疆赈灾,所以父子二人尚且没能相见。</p>
太子标寻到李祺时,还是一如既往地瘫在躺椅上面,悠哉悠哉地晒着太阳。</p>
“怎么?那些士绅缙绅坐不住了?”</p>
太子标轻笑一声,有模有样地瘫了上去。</p>
“没错,今日早朝大批官员请求开海解禁,甚至都搬出沿海百姓来了。”</p>
“孤之前怎么就没发现,这些士绅缙绅如此面目可憎呢?”</p>
“人之常情嘛!”李祺倒是不以为意,“先前他们勾结张方余孽通过走私获利,所以才会支持朝廷推行海禁国策。”</p>
“而现在朝廷清剿了张方余孽,并且一举打下了倭国,他们再想走私基本上就没可能了,反倒是因倭国那些未经开发的矿产资源而心动,想要抢占先赚他个盆满钵满!”</p>
太子标点了点头。</p>
他也算是第一次见到了这些人的丑陋面容。</p>
“哦对了,失窃的粮食找到了吗?”</p>
李祺有些好奇。</p>
太子标笑着摆了摆。</p>
“这是当然。”</p>
“锦衣卫以雷霆之势抓捕了那些人后不久,刘先生就找到了那些被盗买的粮食。”</p>
“这一次,士绅缙绅是彻底败退,不敢再跟朝廷正面对着干了!”</p>
哪怕早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但李祺还是忍不住想笑。</p>
啧啧,江南士绅,你们怎么敢的啊!</p>
这可是洪武大帝!</p>
</p>
创设锦衣卫监察天下的洪武大帝!</p>
就你们这胳膊腿的,还敢限制洪武大帝的皇权?</p>
自取其辱罢了!</p>
“接下来,就是兴办船厂了!”</p>
李祺取出了一封舆图,上面标注了大量船厂,都是永乐年间赫赫有名的。</p>
“想要全面开海,推动大明向海外发展,进行全球殖民,光有人出海追寻财富是不够的,同样还需要更多的人来造船,造出更多、更先进的船才能够真正推动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向海洋发展。”</p>
“正好利用士绅缙绅的贪婪之心,先将这些造船厂置办起来,推动造船业发展。”</p>
事实上,日后永乐皇帝全力支持郑和下西洋,大明因此出现了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史书曾多次记载大明王朝积极充实军备、建造战船,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如果加上沿江临河的战船,大明的战船总数就更多了。</p>
这些战船种类极多,除了前代已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p>
然后到了大明中后期,为了抵御倭寇,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建造战船的高潮。</p>
现在,李祺就是要利用这一点,利用倭国境内石见银矿、佐渡金山等矿产的惊天利益,推动大明出现第一次大规模建造战船!</p>
等到“黄金之国”的消息不断传开,整个大明王朝都会为此而疯狂!</p>
尤其是那些贪婪成性的士绅缙绅,他们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多的金银落入倭奴这些蛮夷中,绝对会想办法前往倭国!</p>
黄澄澄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没有人不喜欢!</p>
这些士绅缙绅为了乡野间的那几亩田地,都能够展开村镇械斗,都险些把脑浆子给打出来了,其贪婪本性可见一斑,哪里会甘愿错过这么多的金银!</p>
那么,只要士绅缙绅出,朝廷即便不解开海禁,也会开始大力造船,带动造船业和航海业的发展,而这恰恰是李祺的目标。</p>
太子标点了点头,可脸上却挂着忧虑。</p>
“文和,只是如此一来,大量青壮劳力都奔向了海洋,粮食产量势必会降低啊!”</p>
太子标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太子,执政经验那还是有的。</p>
现在李文和在大明王朝内部掀起了一股奔向海洋的浪潮,不只是士绅缙绅,还有百姓子民,只怕都会涌入海洋都想冲去倭国,可他们走了,田地谁来耕种呢?</p>
老朱陛下为什么要施行严苛的户籍制度?</p>
还不是为了阶级固化!</p>
民户就安安心心地耕田种地,没事儿不要瞎溜达。</p>
各行各样的百姓子民安居乐业,世世代代做着他们自已的工作,如此大明江山才能够稳固!</p>
比如路引制度,所谓“路引”,就是介绍信、通行证之类的公文,百姓离乡的证明,凡人员远离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当地官府相应部门发放路引。</p>
在路引上,还要标注申请者的姓名、年龄、相貌、家庭住址、外出原因、起止地点、返回期限等信息,防止被人假冒。</p>
若无路引或与之不符者,是要依律治罪的,轻者杖责八十大板,重者直接绞死!</p>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p>
但是在大明王朝,对不起,不可以。</p>
你敢离开家乡四处蹦跶,打断你的狗腿!</p>
老朱陛下企图用这样的一种畸形制度,来维持整个大明帝国的千秋万代,通过一条条框架,将大明百姓锁死在他们的生存空间里面,不允许出现任何变动,从而百姓安稳了不会闹事了,自然就可以保证他老朱家的千秋万代了!</p>
其本质上,还是“士农工商”阶级的延续。</p>
士绅继续做官,农民继续耕种,工匠继续做工服劳役,商贾继续游走四方做买卖。</p>
只是这样一来,士始终都会高于其他三民,甚至一直搜刮迫害其他三民!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