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毒士帝婿,朱元璋你别怂 > 第347章 太子仁德!赈济灾民!
    吃肉。</p>

    很简单的两个字。</p>

    在这个时代,却是大部分百姓子民的奢望。</p>

    在这个时代,对于底层的这些人来,吃饱都是一个大问题,更何况是吃肉了。</p>

    虽然在工地做工之后,一天三顿吃得饱,但吃肉也是一个月才有一次,吃肉依然是比较奢侈的事情。</p>

    在李太师的要求之下,整个天津所有文吏全都紧急忙碌了起来,安排一批批工人前来码头领取海货,至于那些修路的距离较远的,则由人专门送过去熬煮成鱼肉汤,做好之后再依次分发。</p>

    李善长很精明,他一眼就看出了儿子的用意。</p>

    这一次大张旗鼓地让天津子民吃肉,全都吃上肉,对于整个大明而言,那也是一次引爆天下的巨大震撼。</p>

    更别提,这一次还是太子标领导的出海捕鱼!</p>

    太子标有感于灾民食不果腹,遂亲率李祺水师出海捕鱼,爆仓而还,下发百姓,人人得以食肉,万民敬服!</p>

    试想一下,当这两个消息传出,整个大明都会因此陷入疯狂。</p>

    到了那个时候,什么海禁,还禁得住吗?</p>

    前有倭国黄金如山、白银如海,现有近海渔业泛滥成灾,吃肉不再是奢望!</p>

    双管齐下,就算是老朱这个大明皇帝,都挡不住大明奔向海洋!</p>

    整个天津港口,各个工地各处食堂,此刻全都充斥着欢声笑语。</p>

    “吃!大家都吃!”</p>

    “今天敞开了肚子随便吃!”</p>

    “鱼肉管饱,不够了还有!”</p>

    主事大笑着开口道:“这都是太子殿下的恩德啊!他亲自出海给你们捕鱼回来,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能吃上肉,都能吃肉啊!”</p>

    着着,主事眼睛都红了。</p>

    百姓子民听后,也是纷纷哽咽落泪。</p>

    堂堂太子殿下,大明王朝的储君殿下,竟然会为了自己这些乡野贱民出海捕鱼,这很难不让人心生感激敬佩有加。</p>

    “另外,太子殿下还了,他已经安排了十艘福船轮流不断地每日出海捕鱼,以后大家天天都能吃肉,天天都能吃饱!”</p>

    主事接下来这句话,彻底引爆了现场气氛。</p>

    “太子殿下仁德无双!”</p>

    “有如此太子,是我大明之幸啊!”</p>

    “更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的幸运!”</p>

    一桶又一桶的海鱼肉汤不断的搬出来,让人敞开了肚皮吃,随便吃。</p>

    这鱼肉只要有船,天天都有吃不完的鱼肉,至于成本,根本就微不足道,正好可以减少粮食的消耗,节约粮食。</p>

    整个食堂都没有什么多余的声音,大家都默默的对着自己碗里面的肉,拼命的吃个不停,吃完了又马上去重新打满,直到整个人都撑不下了,这才继续感恩太子标。</p>

    天津府衙。</p>

    太子标正在询问李善长灾区情况。</p>

    可得到的结果并不算好。</p>

    因为江南士绅的从中作梗,导致粮食并未及时送到,所以有大量灾民饥民活生生地被饿死。</p>

    </p>

    再有从济州岛调运粮食过来,那也是需要时间的,李善长只能选择灾情最严重的几个州县进行赈济,少部分粮食匀出来给其他州府。</p>

    然而粮食这种东西,那是吃一天少一天,更别提三省都受灾,粮食远远不够。</p>

    “这样吧,专门成立一支运输队,将我们捕的海鱼用以赈灾!”</p>

    太子标当立断,不再受困于以往的旧思维。</p>

    粮食不够,海鱼来凑!</p>

    得益于先前在天津试点,水泥路修建好了大部分,所以运输效率也大大提升。</p>

    李善长点了点头,不过李祺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p>

    “可以是可以,但赈灾的方式,却要变动一下,不能像天津这般,直接管饱什么的,那会酿出祸患。”</p>

    古往今来,一般发生灾荒的时候,开仓放粮并不是随便放的,而是将大米熬成粥水,不用太浓的那种。</p>

    然后给灾民一天一次,一次一碗,一碗的量虽然让灾民吃不饱。</p>

    但是这个量足以维持最低限度的所需,可以吊着不会饿死,只要等待新的粮食收获了,这灾荒就算过去了。</p>

    这是自古以来的赈灾方式,也是被认为最行之有效的赈灾方式,</p>

    因为这样可以以最少的粮食救活最多的灾民,而且可以确保这些灾民不会吃得太饱,对朝廷赈济养成依赖,也会生出事端,比如打架斗殴、抢劫偷盗等等。</p>

    至于后世电视剧里面拍摄的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直接放粮食的,那肯定是瞎拍。</p>

    大碗、大碗的白米饭是能够让人吃饱,但是古代粮食有限,特别是灾荒之年,这粮食更是金贵无比,怎么可能还会直接上大碗、大碗的白米饭给灾民?</p>

    至于直接开仓放粮那更是瞎扯淡了,就算放粮了,这粮食最后有多少能够到灾民中?</p>

    所以,自古以来赈灾的方式,都是煮粥,简单实用。</p>

    以最少的粮食尽可能的多救活更多的人,这才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粮食。</p>

    李祺看向太子标,沉声道:“殿下爱民如子可以理解,但是不能让灾民养成依赖,必须要让他们自食其力,更不要去考验灾民流民的人性!”</p>

    养成依赖?</p>

    自食其力?</p>

    考验人性?</p>

    太子标呢喃道。</p>

    “文和,你的意思是”</p>

    “海鱼直接分发百姓,二而是下发给各处做工,招收流民饥民做工,才可以吃上鱼肉,如天津这般。”</p>

    “另外,领取食物老弱妇孺优先,青壮劳力延后,这一点最重要,如果直接发给青壮劳力,那老弱妇孺可能就活不下去了!”</p>

    此话一出,太子标脸色微变,神情也变得严肃了起来。</p>

    他已经明白了李祺这话的深意。</p>

    毕竟当初老朱陛下可是给太子标描述过天下大饥、易子相食的惨状!</p>

    为了吃的,人性都丧失了,还谈什么照顾老弱妇孺?</p>

    “再有,运输过去太麻烦了,爹你直接传令各地灾区官员,将灾民送来天津,咱们可以再设立一些大的项目,比如天津到北平的水泥路,再如建设一些水泥工厂,有了这些项目我们就可以大规模的招收这些灾民,继续以工代赈。”</p>

    “外来工人,做工选择两种方式,一是长期工人,三餐顿顿管饱,二是短期工人,发放工钱,他们可以用工钱来购买我们的海鱼或者粮食,海鱼不限购,粮食限购,如此即可。”</p>

    赈灾济民,是一门学问,也是一场遇。</p>

    劳动力摆在眼前,正是发展建设天津第一港都大好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