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中,随着黑暗星空中的两片原初混沌之海距离越来越近,两尊原初混沌之主之间的争锋也越来越激烈。
只不过,这个所谓的激烈,与那些神只常规意义上的争锋截然不同。
不管是阿莫萨图斯,还是此时正在试图取代祂的克莱亚托斯,其真名后面都还有着其他的符号。
伊瑟拉诺克提斯乌尔-塔尔
克莱亚托斯与阿莫萨图斯,在邪神宇宙神秘学方面,都可以被解读为“无始无终者”,象征超越一切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伊瑟拉在神秘学方面的含义为“梦境编织者”,代表原初混沌之主是宇宙梦境的缔造者与主宰。
诺克提斯含义为“盲目痴愚者”,象征祂们的无意识与不可理解性。
还有乌尔-塔尔,其真正含义乃是“混沌之源”,代表祂们是真正混沌与虚无的终极化身
在这样高等的位格与不可理解的力量衬托下,所谓时空,权柄,逻辑等段,已经不适合用在祂们这个层次的对战中。
因为祂们本身就象征着整个邪神宇宙的起点和终点,证明了整个宇宙不过只是原初混沌翻涌时,不经意的偶然造物。
同时,祂也象征了宇宙中一切哲学与科学的终极失败,即不可知,不可控,不可避。
除了罗阿提斯这尊几乎和阿莫萨图斯一同诞生,只是因为某些意外才被归纳为三柱神之一的存在之外,强如另外三柱神之二的奈伦托亚与沙娜图斯,也是属于阿莫萨图斯的真正造物之一。
可即便是这个层次的存在,也只能借由造物的身份,利用阿莫萨图斯的那几乎无所不能的力量。
比如,沙娜图斯会汲取原初混沌的力量作为力量源头,进而衍生出了整个邪神宇宙的万千种族和诸多邪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繁育母神。
又比如奈伦托亚作为原初混沌的使者,也是整个宇宙的乐子人,能够使用这股力量戏耍时空,命运,将一切文明造物当做祂取乐的游戏。
但从始至终,祂们却并不能理解那力量背后真正的本质。
两尊原初混沌之主的交锋,在本质上都是对对方的“肯定”和“否定”。
祂们的一切攻击,都无法被祂们以下层次的任何存在理解,黑暗星空中那些时不时便会突兀出现有填充上的“空白”,本质上不过是祂们在“肯定”与“否定”过程当中,反映到现实的一点点波动罢了。
由于二者同根同源,在本质上可以算是完全一样的存在。
又就因为杨晟之前对于克莱亚托斯的改造,让祂在阿莫萨图斯真正反击之前,已经篡夺了这个宏观可能性中,属于原初混沌之主的一部分权限和体量。
这使得眼下场面,看似双方是在进行势均力敌的对抗,可阿莫萨图斯却从一开始就在本质上落入了下风。
在这距离终极维度最近的临界点中,克莱亚托斯凝聚出了自身的形象。
在杨晟的改造下,克莱亚托斯是所有宏观可能性的阿莫萨图斯当中,唯一具备真正自我意识的特例。
祂喜欢现在这种感觉,并时刻牢记着这种感觉。
加上为了维持如今这种状态,克莱亚托斯为自己设立了重重锚点,其中一个便是与克鲁相伴了多年的人类躯体。
嗡!!!
在这个不存在任何物质,能量,就连权柄,逻辑,概念,都以一种虚无形态存在的层面,克莱亚托斯却硬生生在这里保留了那属于人类的形象。
正常的人类体型,正常到人类极致的俊美脸庞,一身得体的服饰,略显稚嫩却又无比古老的原初混沌气息,共同构建成了临界点中的克莱亚托斯。
只见祂双腿盘膝,稳稳的坐在自己凝聚的一个蒲团上,静静凝视着距离自己不“远”处的不可名状身影。
临界点中没有时空的概念,当然也不会有所谓的远近,所谓不远处只是克莱亚托斯自己定义的概念。
在祂的对面,阿莫萨图斯不断变换着一幅幅经典的原初混沌之主形象。
被混沌笼罩,生有无数触的巨大蠕动团块;亿万恒星概念塌缩而成的黑洞;无数尖叫面孔凝聚而成的超级肉瘤;又或是一片完全无法被任何存在理解的色彩。
可这些都不是阿莫萨图斯真正的形象,克莱亚托斯眼中的祂乃是一团位于混沌旋涡,“存在”本身的扭曲具象化,不存在任何意义上能够被生命理解的实体。
嗡!!!
阿莫萨图斯不断发出不具备任何实际意义的嗡鸣,那嗡鸣溢散的一丝波动,便成为了邪神宇宙本身,亘古便存在的宇宙背景噪音。
有幸听到这噪音的普通生命会在瞬间彻底疯狂,他们的大脑也会顷刻沸腾;反而是那些真正的邪神,会将这噪音当成世间最为美妙的“摇篮曲”。
在这两尊至高者的“身下”,凝聚出了一片二者共有的原初混沌之海。
哗啦啦!!!
每当浪花翻涌之际,邪神宇宙中便会有一段历史被修改或被凭空抹除,又或者在宇宙中诞生新的概念和世界。
从阿莫萨图斯那并不算活跃的动作当中可以看出,除了核心意志外,祂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苏醒过来。
否则,在克莱亚托斯没有真正取代祂之前,邪神宇宙早就该彻底消亡了。
可即便如此,祂对克莱亚托斯取代自身的抵抗力度也极其顽固,不经意间的反击更是让克莱亚托斯压力巨大。
那看似稳坐蒲团上的渺身影,实际上已经动用了自身全部的力量和意志,根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得益于之前已经取得的优势,尽管此时依旧非常吃力,可克莱亚托斯依然可以不断“同化”阿莫萨图斯。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与祂存在绝对关联的杨雪可谓坐享其成。
通过克莱亚托斯同化过程中的本源反馈,杨雪的力量在极短时间内,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