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荣耀大秦 > 第292章 把扶苏当牲口使
    “军中各类辎重按此行文再次确认数目。”</p>

    “已经清点过,每日损耗相同,若出击一日之耗将抵平常三日。</p>

    引强箭矢每人百二十只,可供四阵齐射。</p>

    出击的大军米粮上至多能维持半月就必须要回到王城。</p>

    引强超过四阵也将只能用作冲阵骑士。”</p>

    “摆出公子仪仗巡视王城与大营,以提振大军士气。”</p>

    “刚刚从大营回来,查验辎重前已经巡过营。</p>

    诸将士皆士气高昂,无颓势无乱言。</p>

    甚至有锐士请战早日上阵。</p>

    王城更是自抵达后便与蒙旷连日巡视。</p>

    无一人叫苦叫累,皆言一月内让王城墙高城坚。”</p>

    咂吧咂吧嘴,黄品看了看对答如流的扶苏,将递过来的统计行文接过给了一旁的李信。</p>

    略微寻思了一下,黄品指向挂起的舆图,“汇总过来的各部传信,重新拟一幅两边态势舆图。”</p>

    “各部传回战报并不算多,大多还是在四处游击。</p>

    只有习林麾下二部夺地百里。</p>

    所据之地已经拟好舆图。”</p>

    像是考试过关了一样,扶苏应过后长长吐了一口气,转过身从傍身锐士里拿过新舆图递给黄品,神色带着腼腆道:“第一次亲所画定有瑕处,不要耻笑于我。”</p>

    接过舆图仔细看了看,黄品先是撇撇嘴,脸上露出一丝不屑。</p>

    偷瞄了一眼扶苏,看到扶苏脸上又布上了紧张,黄品又故意将脸色显得阴沉。</p>

    大步走到木架上的舆图旁,用力把扶苏绘画的舆图拍在上面。</p>

    黄品目光直视扶苏的双眼,脸色骤然露出笑意,大声夸赞道:“军吏所绘的就摆在这。</p>

    只是了些而已,好不好的难道还比不出来?</p>

    时候族人常的一句话就是太过谦虚,那就是骄傲。</p>

    兄长那话得明明是在炫耀。”</p>

    “啊?真是这样吗?莫不是在嘲讽我。”</p>

    扶苏被黄品阴沉的脸色弄得极为紧张,心都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p>

    没想到最后来了个转折,下意识的有些自我怀疑。</p>

    “啧啧,旁人都喜欢被夸赞,兄长则是与众不同,就爱吃斥责。”</p>

    走回案几前将舆图放下,黄品对扶苏极为认真道:“兄长与我所处时日虽算不得多。</p>

    不过从我行事上来看,该知道我从不与人阿谀逢迎。</p>

    好就是好,差就是差。</p>

    加上细的诸事兄长做得都极为妥当,军中司马之职足以胜任。”</p>

    黄品认真与肯定的语气,让扶苏确定这真是在夸赞他。</p>

    脸上霎时因高兴而变得有些涨红。</p>

    不过还是习惯性的谦逊道:“首行军中琐碎之事,定有不足之处,少弟过奖了。”</p>

    黄品对扶苏的习惯性谦虚与不自信大为头疼。</p>

    坐在毡垫上捋顺了一下辞,黄品对扶苏曲起指的指尖道:“有没有不足之处先不提。</p>

    我与兄长先算一个账。</p>

    大秦口众千万,其中识文断字者恐怕一成都算多的。</p>

    这一成中,能读上书籍者又只占一成。</p>

    一成的一成就是十万之人。</p>

    而这十万人中,又多以熟读律法者居多。</p>

    各学的精读者只占半。</p>

    这半之人能通读者又是寥寥。”</p>

    将放下,黄品对扶苏笑了笑,极为肯定道:“单论学识,兄长居于最有学问的千人当中。</p>

    至于能在千人中排多少,这个没考过并不知道。</p>

    但刨除各学学首与大家,前二百肯定有兄长的一席之地。</p>

    加之所做之事又没有需要决断的。</p>

    军中又能有几人比得上兄长。”</p>

    顿了顿,黄品耸耸肩继续道:“算这个账不是要兄长自大目中无人。</p>

    而是以兄长的学识,在某些事上做得就是最佳。</p>

    旁人当效仿于你才是。”</p>

    </p>

    “这,这,这账怎么能这样算。”</p>

    扶苏只是性格在寻常时软了些,也轴上一些。</p>

    但身为大秦的长公子,一直接受的都是最好的教育。</p>

    知道黄品这样算账目肯定不对。</p>

    甚至这已经不是算账,而是在没有边际的盛赞。</p>

    不过仔细品品,大秦寻常的学生确实比不上他。</p>

    而且也知道黄品算这个账是为了给他行事固志固情。</p>

    略微有些不好意思的应了一声,扶苏抿了抿嘴继续道:“苦学这么多年,若是不如军吏也确实不过去。</p>

    但以效仿之首还是要稳妥些。</p>

    我去寻那些军吏,看看他们的行文如何。”</p>

    “这就对溜!”</p>

    用力拍了下掌应声,黄品再次看了看扶苏因睡眠少而布了许多血丝的双眼。</p>

    心中衡量了一下,决定要趁热打铁。</p>

    从案几下的木箱里翻找出一摞空白纸张递给扶苏,黄品用毋庸置疑的语气道:“有才就当用。</p>

    在谷口营盘时不是遇事总看得不透。</p>

    究其原因就是行事少,用心琢磨的少。</p>

    接下战事的谋划兄长都知晓。</p>

    寻过军吏后,按明面知晓或是猜测出来的,对战事的结果做推断。</p>

    胜,是如何胜,是大胜还是胜。</p>

    败,是如何败,是大败还败,都要书写出来。”</p>

    勾了勾嘴角,黄品笑吟吟地抬起两根指,继续对扶苏道:“两日后我就要结果,兄长快去寻军吏吧。”</p>

    见黄品又给了新令,且真真切切有关战阵。</p>

    扶苏心中只是稍有畏难,脸上便露出坚毅之色。</p>

    他对大战的谋划与预估并不陌生。</p>

    灭六国时也是偶有参与其中,只不过是年岁只听只看而不言。</p>

    而且他兵学也学过,兵书也熟读过。</p>

    套用黄品算账的方法,更是满大秦也没多少人能对战事进行谋划的。</p>

    另外,如何用兵已经定下来,若是再做不出预估,那实在太丢人。</p>

    何况这就是个考校,他若是预估的有纰漏反而是件好事。</p>

    因此扶苏用力的对黄品点了点头,出言两日后必文策便转身出了营帐。</p>

    一直都未吭声,满心惊愕地看着扶苏与黄品问答的蒙毅与李信两人同时咋舌了几声。</p>

    扶苏年岁比黄品要大上十岁,可无论从神态上还是应答的语气与辞上,扶苏反而看起来像是少弟。</p>

    另外,扶苏的韧性与好胜之心是肉眼可见的提升。</p>

    这才过了将近三天就有如此改变,真是奇了怪了。</p>

    按捺不住疑惑,蒙毅率先目光灼灼地盯着黄品询问道:“你到底做了什么,如此快便让公子振奋了起来。”</p>

    “我做了什么不是都看到了,这有什么好问的。”</p>

    看到蒙毅竖起眼来,黄品嘿嘿一乐,耸耸肩道:“在九原时我与陇西侯过,别人给的不会珍惜。</p>

    只有自己亲辛苦得来的才会珍惜。</p>

    换做兄长这,亲做事得来的并不是财帛而是成就感。</p>

    换做是您,若是第一次亲做,又得知做得比旁人都好。</p>

    是不是您心里也美滋滋的,并且觉得做事也不过如此。</p>

    只要肯去做,无非就是辛苦些,大多事还是能做成的。”</p>

    这个辞黄品并不是在敷衍。</p>

    扶苏其实就是被政哥给保护的太好以及防备的太过。</p>

    自到而立之年,只让读书而不安排事做,换了谁都这样。</p>

    最好的结果也无非就是遇到事情后,是个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p>

    不过还有一些原因黄品并没有。</p>

    扶苏的没自信多少有点矫情。</p>

    当牲口往死里去安排做事,不给一点有功夫自怜自爱。</p>

    最主要的是,他保大秦最得利的就是扶苏。</p>

    凭啥自己累得跟孙子一样,扶苏就能那么轻松。</p>

    管他行不行,先跟着一起出力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