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安顿了流浪人员,又保护了他们的尊严,还获得了一群忠心耿耿的助!</p>
一箭三雕!</p>
“还有别的事吗?”</p>
代王府的守卫看着面带满意的朱标问到。</p>
“没了,大家慢走。”</p>
朱标主动让开路,拱告别:“代王府这举措功德无量,祝各位路上平安!”</p>
“感谢殿下。”守卫一笑而过,没再多,领着队伍离开了。</p>
朱标目送众人远去的身影,直到看不见,心中感慨不已:</p>
“以劳动代替救济,真是好办法!以后各地受灾的百姓都能用这方法解燃眉之急了!”</p>
想到提出这个计策的朱桂,朱标不由得长叹一声:</p>
“以前是我瞧了十三啊!”</p>
这一刻,朱标的内心百感交集。</p>
本是来调查朱桂是否违规的大明太子,</p>
现在却对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p>
在朱标看来,朱桂的所作所为才真正符合储君的风范!</p>
朱桂应当是全民的榜样,无愧于大明藩王的美誉!</p>
“接下来,去见见曹炳麟吧。”</p>
朱标把目光转向了县衙。</p>
他打算去见县令曹炳麟,吩咐他搜集朱桂善行的证据,并送到京城去。</p>
也让父皇高兴高兴!</p>
在县衙里,</p>
得知太子秘密会面的要求后,县令曹炳麟悄悄到来。</p>
“微臣大同府县令曹炳麟,拜见殿下!”</p>
曹炳麟进入密室,看见那个背着站立的温文尔雅身影,赶紧上前行礼。</p>
“嗯。”</p>
朱标转过身,打量着眼前这位看似四十其实已经秃顶的官员。</p>
“直接重点吧。”</p>
“我这次巡视藩国,作为大同府的地方官,你有没有发现代王朱桂有什么不当行为?”</p>
朱标随口一问,想听听曹炳麟眼中的朱桂是怎样的。</p>
没想到,</p>
曹炳麟一听“朱桂”两个字,眼眶竟然湿润了!</p>
朱标脸色一正,</p>
难道朱桂不欺负百姓,专门欺负官员?</p>
“启禀殿下,代王没有违法乱纪,只是”</p>
曹炳麟如实回答,但表情有些犹豫。</p>
得知朱桂品行端正,朱标心里放松了一些,追问:“只是什么?”</p>
这句话留了个悬念,正好勾起了朱标的兴趣。</p>
“只怕代王继续执政,我这县令就该辞职回家了!”</p>
在朱标疑惑的目光下,曹炳麟哭诉起来:</p>
“自从代王来到,我这个知县就成了闲差了!”</p>
这样一来,我这县令大半年来都没什么政绩了!</p>
</p>
按照王爷的法,他简直就是个工作狂,非要彻底压过我这个官的积极性!</p>
我心里就一个念头翻来覆去,这口气咽不下!还不如辞官,回家图个清静!</p>
这话一出,朱标脸上满是惊愕。</p>
就凭十三那股子破案的劲头,就把曹炳麟逼得想辞官回家种田了?</p>
但朱标心里清楚,十三的本事远不止破案这么简单。</p>
他还闲着没事捣鼓出了蒸汽,搞起了现代化农业温室!</p>
接曹炳麟原本棘的案子,不过是十三众多笔中的意思!</p>
“十三这用不完的精力,真是让人佩服!”</p>
朱标没心思安慰曹炳麟,反而对与十三的再次相遇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p>
他在想,这才几个月不见,十三怎么就像变了个人似的,焕然一新!</p>
这其中的原因,他得亲眼看看!</p>
曹炳麟见哭诉没有得到回应,便转而看向朱标,立刻发现对方陷入了沉思。</p>
对于这位肩负使命巡视的大明太子的反应,曹炳麟并不太惊讶。</p>
毕竟,代王朱桂近几个月来的惊人举动,谁听了都会目瞪口呆!</p>
片刻后,朱标恢复了常态,看着一脸委屈的曹炳麟,轻轻笑道:“曹大人刚才的辞职的话,我就当没听见,以后也不用再提了。”</p>
朱标智地给了曹炳麟一个台阶下,他知道能管理大明重镇的知县,肯定不是等闲之辈。</p>
这样的人如果因为比不上朱桂就辞职,别他自己不会答应,怕是连父皇朱元璋也不会同意。</p>
“我想知道,这几个月来,十三到底干了些什么?”朱标直接进入了主题。</p>
“回殿下,这事来话长。”曹炳麟偷偷擦去眼角的泪水,望着和蔼可亲的朱标,几个月的紧张情绪稍稍缓解。</p>
曹炳麟之前哭诉确实事出有因,他确实被朱桂的行动深深感动。然而作为一个知县,他又怎能向下属诉苦呢?</p>
此时在这里,面对以仁德著称的太子,曹炳麟终于得以一吐心中的郁结。</p>
哭诉过后,曹炳麟的心情稍微好转,脸色也渐渐恢复正常。</p>
“好,曹大人请坐,我仔细听你。”朱标不明其意,只是指了指旁边的椅子。</p>
“多谢太子殿下!”曹炳麟拱道谢,然后坦然坐下。</p>
理清思路后,曹炳麟详细讲述了朱桂近几个月的作为:“除了查案,代王听大同府冬天经常有人冻死,马上表示这事儿他来解决。”</p>
“接着,代王捣鼓出了一件叫蒸汽的神奇东西,并用它实现了集中供暖。”</p>
“热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让大同府的百姓即使在严冬,也能享受到春天般的温暖。”</p>
关于蒸汽和集中供暖的事情,朱标也有耳闻,甚至还远远看过蒸汽。</p>
如今从大同府知县口中确认,他知道蒸汽值得一书,可以呈报给父皇。</p>
“接着。”朱标吩咐道。</p>
“后来的事,更显代王的智慧。”曹炳麟忽有所悟,脸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p>
“哦?怎么个显法?”朱标这时像孩子一样好奇,连连追问。</p>
曹炳麟不再绕弯子,直接:“代王知道蒸汽供暖范围有限,城外很多百姓享受不到。于是他灵一动,放话要收购废弃的矿井。”</p>
“那些废弃矿井水多难挖,很多奸商闻讯赶来,急于脱。代王全部买下,当时大家都代王傻。”</p>
“结果,代王反过来用蒸汽排空矿井积水,废弃矿变成了金矿,而且没有借此敛财,而是按成本价把煤卖给城外的百姓,帮助他们安稳过冬。”</p>
“这一来,百姓都称代王为大同府的救世主。”</p>
曹炳麟讲得活灵活现,好像亲身经历过一般。</p>
这一席话,解开了朱标心中的另一个谜团——朱桂为什么费那么大力气收购废弃矿,又低价卖煤,原来都是为了城外的百姓!</p>
这一举动充分证明,朱桂心怀百姓,真诚可贵。</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