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 第70章 造反已成必然
    朱棣听见乃儿不花的肺腑之言,面上笑意更浓。</p>

    看来,这些策略还真管用。</p>

    同时,他暗自得意,自己已成功招抚了北元太尉,立下了大功!</p>

    若是能进一步利用乃儿不花的情报,再建新功,他在北伐中的功绩必将超越其他皇子,无人能敌!</p>

    到时候,朱元璋的奖赏定不会少。</p>

    想着这些,朱棣努力克制住心中的激动,一脸认真地问乃儿不花:“我想了解北元近期的动向,无论何等情报,请务必告知。”</p>

    朱棣的提问虽然宽泛,但意图明确——让乃儿不花知无不言。</p>

    乃儿不花苦笑,果然如此。</p>

    但作为败军将领,他已无太多选择。</p>

    他随即详细讲述了北元内部的纷争、可汗王庭的位置等密。</p>

    这些信息让朱棣眼前一亮,乃儿不花不愧是北元高官,知道这么多隐秘。</p>

    知晓这些秘密后,朱棣感觉自己北伐夺魁的希望更大了。</p>

    “待北伐结束后,我的战功定能超过十三了!”朱棣心中暗喜。</p>

    这子总不能在战功上再跟我较劲吧?</p>

    之前在藩国内政上,朱棣一直被朱桂压制,现在终于有会在自己擅长的战场上扬眉吐气了。</p>

    正当朱棣思绪万千时,乃儿不花忽然想起了什么,:“还有一事,据迤都方面得到消息,漠北深处出现了一支明军,屠戮了一个有三万多人的部落。”</p>

    乃儿不花到这里,神情略显无奈:“此事一出,迤都的丞相怒不可遏,派人调查却毫无收获,那支军队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p>

    朱棣闻言,脸上露出了惊愕之色。</p>

    漠北出现了明军,还屠戮了一个三万人的草原部落?</p>

    但这显然不是他麾下明军的战绩!</p>

    难道是晋王朱棡的部队?</p>

    转念一想,他又否定了这一猜测。以朱棡的本事,怎敢深入漠北,更别做出这般大胆之举。</p>

    对他而言,在草原上不迷路已是万幸。</p>

    乃儿不花察觉到朱棣的异样,便问道:“难道那支明军不属于燕王?”</p>

    朱棣面色凝重地摇摇头:“不是我们的。”</p>

    这非己之功,朱棣自然不会贪取。</p>

    乃儿不花一怔,又:“那应该是其他明军部队了。”</p>

    “据我离开迤都前获得的信息,有人推测那次屠杀行动的明军人数不超过万人。”</p>

    朱棣听到这个关键点,精神为之一振。</p>

    不超过万人的明军部队,消灭了三万草原勇士!</p>

    北伐大军中,除了自己,谁还能率领如此规模的军队?</p>

    瞬间,朱棣恍然大悟!</p>

    据他所知,朱桂的亲卫队不过五千余人,正是不超过万人的编制!</p>

    难道是朱桂?!</p>

    刚刚浮现出这个念头,朱棣就发现自己无法摆脱这一猜测,越来越相信这事出自朱桂之。</p>

    可一个不通兵法的普通藩王,怎能创造出如此震撼的战绩?莫非朱桂是隐藏的军事奇才?</p>

    尽管心中惊讶不已,但考虑到乃儿不花还在场,朱棣强作镇定。</p>

    </p>

    “天色已晚,您在此逗留恐引迤都疑虑。”</p>

    朱棣满脸关怀地对乃儿不花。乃儿不花并非立即投诚,按朱桂的计划,他应回到迤都后再带领部众一同归顺。</p>

    朱棣对乃儿不花是否会反悔并不担忧,因为他有信心能再次平定任何叛乱。</p>

    乃儿不花已无反意,听朱棣一提醒,也觉得在理。</p>

    双方约定好投降的具体时间后,乃儿不花便离开了军帐。</p>

    乃儿不花走后,朱棣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震惊之情。</p>

    他紧握着案几,全身陷入深深的沉思。</p>

    一想到那支三万人的草原部落可能被朱桂所灭,朱棣的眼睛瞪得老大!</p>

    虽然他也曾疑惑过是他人所为,但屠戮三万草原勇士非同可,需要足够的军力。</p>

    而根据乃儿不花所述,行凶者军力不超过万人,这指向了唯一可能的人选——朱桂!</p>

    晋王朱棡麾下兵马数万,却对乃儿不花的消息一无所知,这实在让人意外。</p>

    换言之,当众人都以为朱桂已失踪之时,朱桂极有可能不动声色间,一举消灭了一个拥有数万人的草原部落!</p>

    “嘶——!”</p>

    一想到这份功绩出自昔日对军事一窍不通的朱桂之,朱棣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p>

    对于名将,这样的胜利或许平常,但对于一个初次领兵的新秀将领而言,这战绩无疑是惊人的强悍!</p>

    即便三万草原部落不可能全是战士,但这毕竟是朱桂的首次领军!</p>

    他初次挥师,便能以少胜多,击溃力量悬殊的草原部落,难道真是天生的将才?</p>

    “来人!”</p>

    朱棣思绪至此,震撼之余更感不安,遂在营帐外高声呼唤。</p>

    毕竟他的消息源自乃儿不花,这明北元已开始关注朱桂的行踪,若是北元调动兵马包围朱桂,对孤军深入的他们而言,无疑是极端凶险!</p>

    “燕王殿下!”</p>

    朱棣话音刚落,便有士兵入帐听命。</p>

    “命令我军斥候,全力以赴寻找代王行踪,一旦发现,即刻带他来见我!”</p>

    朱棣神情凝重,下达命令,心急如焚,只想尽快找到朱桂。北元已然察觉大明军队深入其腹地,意味着朱桂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p>

    然朱棣不知,此时朱桂已悄然接近北元汗庭。</p>

    在派遣斥候寻找朱桂后,朱棣再次思虑片刻,唤来传令兵,命其将朱桂歼灭三万余人草原部落的消息报告给朱元璋。这前线的战报,自然要向大明皇帝汇报。</p>

    一切安排妥当,朱棣总算稍感宽慰。</p>

    至于孤军深入的朱桂能否安然度过此关,只能听天由命了。</p>

    但他相信,朱元璋得知朱桂的壮举,定会震惊且倍感欣慰!</p>

    怀着这般思绪,朱棣穿着厚重的皮衣走出帅帐,凝视草原深处的夜空,眼神深远。</p>

    虽然表面平静,内心却激动不已。</p>

    不远处,陶光啸含笑而立。</p>

    得知那三万余人的惨败或为朱桂所为时,他毫无惊讶。</p>

    在陶光啸眼中,朱桂未来的造反已成必然。</p>

    今日的战绩,更加坚定了他的判断。</p>

    对于朱桂展露的军事才能,陶光啸非但无丝毫反感,反而暗自欣喜。</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