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 第102章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p>

    朱桂犯了难。</p>

    这事儿还真棘。</p>

    好在朱桂有后世丰富的经验。</p>

    既然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朱桂就想借鉴后世那些成功的金融体系经验。</p>

    “根据后世的经验,要让货币受到更多百姓青睐,宝钞应当具备以下几点。”</p>

    “首先,宝钞应该与一种有价值的物品挂钩,最好是牢牢绑定。”</p>

    朱桂心中微微沉吟。</p>

    后世那些主流货币所绑定的物品五花八门。</p>

    有的通过石油绑定,有的通过工业品绑定,还有通过油气资源绑定的。</p>

    总而言之,只要是实用又能大量生产的物品,都能用来和自家推行的货币挂钩。</p>

    目前朱桂的草原二号基地虽然抢了不少矿产资源,但运输不便。</p>

    不适合与改革后的货币绑定。</p>

    但很快,朱桂想到了一个替代品!</p>

    “我可以将新宝钞与工业区生产的产品挂钩,解决绑定物的问题!”</p>

    这么一想,朱桂觉得这是个好主意。</p>

    与货币挂钩的物品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普通人的需求大,二是能够大量生产。</p>

    多数情况下,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就行。</p>

    而朱桂工业园区生产的工业产品正好适合这两个条件。</p>

    以后大明朝的老百姓想要购买朱桂这里的工业品,就可以用新发行的货币来买。</p>

    这样一来,大家使用新货币的会自然就多了!</p>

    “找到合适的挂钩物只是开头,要想这个系统稳定,还得制定不少规则才行。”</p>

    朱桂继续深入思考。</p>

    首要的一点,为了新货币的稳定,就不能随便乱发新货币!</p>

    朱元璋当初就没考虑过大明宝钞的稳定性问题。</p>

    老朱赏赐皇子们的时候,动不动就是几万、几十万的大明宝钞往外送。</p>

    以前朱桂也得到过好几次这样的奖赏。</p>

    老朱设计的大明宝钞既没有实际的挂钩物,也没限制货币发行量,没有任何控制。</p>

    这才导致现在民间不太认可大明宝钞。</p>

    也因此有了改良大明宝钞的念头。</p>

    朱桂当然不会犯同样的错误。</p>

    朱元璋的做法就像是想抓鱼却把池塘的水放干了,还不添水。</p>

    但朱桂心里清楚。</p>

    只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赚钱的会多的是,不必像老朱那样吃相难看。</p>

    朱桂完全可以实现可持续的“池塘捕鱼”。</p>

    在确定了新货币与工业品挂钩,以及不能随意增发新货币的基本规则后。</p>

    朱桂继续深思。</p>

    “钱造出来是为了流通,不流通的钱就是废纸,所以我还得设立钱庄!”</p>

    这个钱庄就叫做大同钱庄吧!</p>

    在这个钱庄里,新货币可以和金银自由兑换,普通百姓和商家之间也能自由存取!</p>

    商家们交易时,不需要携带沉重的金银,只需带上薄薄的新货币就行。</p>

    想到这里,朱桂又琢磨起新货币的实体应该如何制作。</p>

    这个问题很多改革货币的人都容易忽略,但忽略的后果非常严重!</p>

    会让新货币一问世,市面上就冒出来无数的假币!</p>

    到时候,就算货币改革的方案再完美,也会因为假币泛滥,改革的策略功亏一篑。</p>

    </p>

    “看来这货币的具体制造,还是不能交给本地人,得向系统购买才行。”</p>

    朱桂心里盘算着,随即打开了系统界面,翻找了一会,眼睛顿时一亮。</p>

    他发现了一台印钞!</p>

    用现代工业技术生产的印钞,印出来的宝钞!</p>

    别人绝对模仿不了!</p>

    这样一来,假币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p>

    朱桂理顺了改革宝钞的思路。</p>

    首先,改革后的新宝钞与工业园区的产品挂钩,可以用新宝钞购买工业品。</p>

    其次,新宝钞的发行量要谨慎控制,与工业产出效率匹配。</p>

    再者,建立大同钱庄,便利民众的同时,也能加速新宝钞在市场上的流通。</p>

    最后,新宝钞的生产通过从系统购买的印钞来完成,这样就杜绝了假币的产生。</p>

    当整个货币改革计划在朱桂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后,他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p>

    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应该是稳赢了!</p>

    其他藩王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种地步,更不用超越朱桂了,可能性微乎其微。</p>

    正当朱桂考虑着把这些规则整理成文件,让曹炳麟去执行时。</p>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p>

    隐约之中,朱桂还能听见几句:</p>

    “王妃!您放心吧!现在不仅代王面临陛下的考核,也是我们这些封国官员的考验,改革宝钞的事情,我们一定尽心尽力!”</p>

    “大人的对!改革宝钞看起来很难,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我们的帮助下,代王殿下一定能通过考核!”</p>

    “听考核胜利的奖赏是太子之位,这次能助代王一臂之力赢得考核,咱们也算立了大功了!”</p>

    </p>

    一群大同府官员七嘴八舌的声音传来。</p>

    朱桂听得有点莫名其妙。</p>

    这群官员什么意思?</p>

    主动上门来给改革宝钞出谋划策?</p>

    他们为什么会来?</p>

    肯定得有个领头的人。</p>

    很快,朱桂就看到领头的是谁了。</p>

    只见桑婉柔在两名侍女的陪伴下走了进来。</p>

    她身后,以曹炳麟为首的一大批大同府官员也跟着进来。</p>

    “听陛下以改革宝钞作为考验各位藩王的题目,我想殿下一个人可能拿不定主意,就请了大同府的官员们一起来给殿下出出主意。”</p>

    桑婉柔见朱桂面露疑惑,连忙解释道。</p>

    这话一出,朱桂苦笑了。</p>

    桑婉柔这个想法倒也不错。</p>

    如果朱桂是个普通的藩王,确实需要召集大臣,集思广益。</p>

    但拥有后世经验的朱桂,经过一番头脑风暴,已经想好了如何改革宝钞。</p>

    甚至具体操作方法都想出来了。</p>

    不过朱桂也没拆穿,没有桑婉柔多管闲事这样的话,免得打击了她的积极性。</p>

    “嗯,很好。你有这份心意就很棒了。”</p>

    朱桂先敷衍了一下桑婉柔。</p>

    然后把目光转向大同府的官员们,:</p>

    “对于改革宝钞,你们有什么想法都,我觉得可行的话,会采纳的。”</p>

    一听这话,这十几个官员立即精神振奋。</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