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是个进取心强、精力旺盛的狠角色!</p>
想到这,朱元璋越发觉得朱桂像年轻时候的自己!</p>
接着,朱元璋就对着眼前的臣子,讲起朱桂的两个解决问题的妙招。</p>
“各位瞧瞧代王的提议。”</p>
“一个是开放海禁,建海上丝绸之路,把海外金银赚回来。”</p>
“另一个是建立大明海军,拿下海外金银矿,他认为有足够的金银兑换,就能增强百姓对宝钞的信心。”</p>
“大家看,该选哪个?”</p>
朝堂上,朱元璋坐在主位,对</p>
这是正常的讨论程序,朱元璋拿不定主意时,就拿到朝堂上让大家商量。</p>
然后讨论出个合适的方案。</p>
原户部左侍郎、现任户部尚书杨靖站了出来,拱:</p>
“臣认为应该开放海禁,建海上丝绸之路,用贸易的方式取得海外金银!”</p>
“这法子以前陆上的丝绸之路就验证过了,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好法子。”</p>
杨靖出身贫寒,原先当的是户部左侍郎,后来原来的户部尚书得罪了朱桂,而朱桂的势力却越来越大。</p>
虽然朱桂没直接找他麻烦,但那户部尚书自己吓得生病,最后被免了职。</p>
接着,原来的户部左侍郎杨靖就升了户部尚书。</p>
杨靖地位高了后,心里对朱桂挺感激。</p>
“对,这么来确实有道理。”</p>
朱元璋听着点了点头。</p>
毕竟走一条已被证实成功的路,确实让人放心些。</p>
可就在这时,凉国公蓝玉站了出来,拱道:</p>
“陛下,末将认为应该发展大明海军,攻占海外金银矿!这法子简便快速,比做买卖强多了!”</p>
随后,大臣们就开始站队了。</p>
以杨靖为首的文官派纷纷支持开放海禁,建海上丝绸之路。</p>
以蓝玉为首的武将派则支持发展大明海军,占领海外金银矿。</p>
朱元璋一看朝中这些人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心思。</p>
建海上丝绸之路,做贸易便于文官插,他们能从中得益。</p>
打造海军抢金银,那就得武将出马,武将也能得好处。</p>
所以现在朝上的文臣武将,就这么分成两派吵起来了!</p>
想通这一层后,朱元璋的头一下就大了。</p>
我让你们来出主意,结果你们只想着自己那点算盘,一点大局观都没有!</p>
这么比起来,朱元璋觉得还是朱桂好!</p>
朱桂心里似乎没有他自己!</p>
朱桂做的大多数事情都是对国家对人民有利的,可以朱桂全心全意为了大明!</p>
朱元璋想到这里,再看看眼前还在争吵的文臣武将,越发觉得他们像一群蛀虫!</p>
跟这群蛀虫一起,怎么能建设好大明呢?!</p>
“召代王来应天府,这事我要当面问他!”</p>
朱元璋懒得看这群吵闹的官员,直接站起来对旁边的锦衣卫下令。</p>
完,老朱甩袖离开了。</p>
原地那些争吵的大臣都愣住了!</p>
但并没有官员因为朱元璋生气而害怕,毕竟法不责众,再他们也只是出主意而已。</p>
所以老朱生生气就算了,谁也不会真受罚,就像啥事儿也没发生一样。</p>
随后,官员们注意到朱元璋要召朱桂来询问的命令,不少人心思一动。</p>
</p>
文官武将们都打算在朱桂见朱元璋前,去劝朱桂支持自己的计划。</p>
毕竟这国策一旦定了,就决定了是文官吃肉,武将喝汤;</p>
还是武将吃肉,文官喝汤。</p>
后来,朱桂接到了朱元璋的旨意,加上有些事情要当面补充,便来到了应天府。</p>
文官武将都派了代表,带着厚礼去找朱桂,朱桂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p>
紧接着,朱桂就被锦衣卫引入朝堂。</p>
正式参与讨论!</p>
“十三,你可算来了!”</p>
朱元璋见朱桂到场,脸上有些高兴。</p>
老朱压根没提上次朱桂逃婚的事,直接谈起了正事。</p>
“现在朝中文武百官,都只想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出的主意私心太重。”</p>
“所以我问问你,你那两个建议,你更偏向哪一个?”</p>
朱元璋这话一出口,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低下了头。</p>
不过这种事情,也没法子</p>
现在争论国家大计的方向,损失的不过是面子上的一点擦伤,将来可是能吃到肉的啊!</p>
只要咱们能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那文官们就有肉吃了!</p>
只要咱们能建起大明海军,那武将们也跟着吃肉不误!</p>
所以,为了将来的口福,这群官员甘愿冒着被朱元璋责怪的风险,也要和对阵营的人吵个明白。</p>
可让满朝文武没想到的是,朱元璋根本不理他们这些利益相关的老油条,直接问起了年仅岁的代王朱桂!</p>
一时间,代王朱桂成了朝堂上万众瞩目的焦点!</p>
蓝玉和杨靖都眼巴巴地望着朱桂,我送的礼你都收下了,总该站在我这边了吧?</p>
两人心里都是这么盘算的。</p>
“儿臣以为,如果官员们的精力有限,那应当先发展大明海军,用军队去海外抢金银财宝!”</p>
朱桂不加思索,直接开口。</p>
这些问题,他来之前早就琢磨透了。</p>
这话一出,杨靖的脸色立马难看起来!</p>
而旁边的蓝玉,则差点欢呼起来!</p>
以前蓝玉还犯愁,朱桂连北元朝廷都灭了,以后自己这样的武将岂不是没了用武之地!</p>
武将要是没了用武之地,很可能就等着被晾一边,甚至兔死狗烹了。</p>
但现在,如果能建立大明海军,蓝玉这样的武将又能挥刀上阵了!</p>
这样一来,既有银子捞,又保得住位子!</p>
蓝玉感激地望了朱桂一眼,这主意出得真妙!</p>
殿下真是没看错人!</p>
蓝玉越看朱桂越觉得顺眼。</p>
“你也想发展大明海军吗?”</p>
朱元璋听了,微微点头。</p>
其实一开始,朱元璋也倾向大力建设大明海军。</p>
理由很简单,他自己觉得没那经济头脑,海上丝绸之路这种事儿他自认干不来。</p>
还不如直接建海军,出海抢劫来得直截了当。</p>
正当朱元璋准备采纳朱桂的建议时,忽然敏感地捕捉到了朱桂话中的前提条件——</p>
“如果官员们的精力有限的话!”</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