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朱元璋还是遵循不拂人美意的原则,夸赞了晋王一句。</p>
随后,轮到老四燕王朱棣。</p>
“父皇万安!儿臣”</p>
朱棣献礼后,皇子们按年龄顺序逐一呈上贺礼。不久,便到了十三皇子朱桂。</p>
瞬间,所有人的目光聚焦于朱桂身上,众人暗自揣测,近来名声大噪的朱桂,会带来怎样的惊喜?</p>
“儿臣祝父皇福寿无疆!儿臣的贺礼,乃是一部有线电话。”朱桂起身,对着朱元璋拱道。</p>
“有线电话?这是何物?”朱元璋一脸疑惑,首次听闻此名。</p>
朱桂见状,解释:“此物能让相隔千里的两地之人,通过线路传递彼此的声音。”</p>
朱元璋闻言,惊讶不已。寿宴现场先是一片寂静,继而爆发出惊叹!</p>
---</p>
朱元璋、诸位藩王、朝廷官员,乃至外国使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管仲托举的木盘上,那部乌黑的有线电话。</p>
这物件早前已引起众人注意,却无人知晓其用途与名称。</p>
其他藩王初见朱桂仅以此为礼,一时振奋,以为终于能在某方面超越朱桂,至少是在给朱元璋的贺礼上。</p>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部有线电话不过是工制作的一件不知名器具,木质结构与铁皮结合,无论从哪方面看,价值都无法与他们精心搜罗的礼物相比。</p>
然而,出乎藩王们的预料,朱桂的这部“有线电话”,其外观只是最不起眼的一部分。</p>
真正令人惊骇的是它的实用性——竟然能实现千里之外的即时沟通!</p>
“十三啊,你平日里捣鼓的玩意儿也不少,但这回的实在太离奇了!”朱元璋在听完朱桂的介绍后,先是愣住,随即苦笑。</p>
这并非朱元璋不信朱桂,而是难以想象,一个头颅大的电话如何实现千里传音。</p>
“大明皇帝所言极是!本使也觉得代王所述之功能,颇为匪夷所思。”此时,一位使臣站了出来,笑着提议,“代王不妨现场演示一番?就用这部有线电话,与你管辖的大同府来一次远程通话如何?”</p>
朱桂与在场众人皆望向这位发言的使臣,朱桂迅速辨认出,此人来自帖木儿帝国。</p>
帖木儿帝国非明朝的朝贡国,这位使臣的到来也非因朱元璋寿辰,而是因得知东察合台汗国向明朝进贡称臣,以求得支持,作为东察合台汗国的宿敌,帖木儿帝国立即警惕,并派遣使者前来警告明朝勿予支持。</p>
无奈朱元璋寿宴将至,各国使臣纷至沓来,帖木儿帝国的使臣未能得见朱元璋,只好借贺寿之名进入宴会。</p>
原计划在寿宴上公开警告明朝的帖木儿帝国使臣,因朱桂的有线电话太过神奇,暂且搁置警告,欲亲眼见证其神奇后再做定夺。</p>
“使臣所言极是,十三,不妨一试?”“对啊,十三,快用你的电话和大同府通个话,我们都想听听!”“别犹豫了,让我们开开眼界吧!”</p>
帖木儿帝国使臣的提议得到了大明藩王们的响应,朝臣与百姓代表亦是兴趣盎然,毕竟千里传音太过神奇,众人皆想亲眼目睹。</p>
“既然大家都这么期待,十三,你就试试吧?用这部电话和大同府联络一下。”朱元璋顺应民意,笑道。</p>
面对高涨的呼声,连朱元璋也参与其中,朱桂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尴尬。</p>
这尴尬源于,这部有线电话是他昨日才得到的,而且这并非无线电话,即便无线电话,也需有信号基站</p>
信号站也好,有线电话的线路也罢,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铺设千里的工程。</p>
眼下这部有线电话,要想连接到大同府进行实时对话,简直是天方夜谭。</p>
原因无他,搭建必要的物理线路,时间上根本不允许!</p>
</p>
“父皇,目前的有线电话还无法实现与大同府的即时通讯。”</p>
面对这样的现实,朱桂只能据实以告。</p>
老朱听闻朱桂坦诚相告,不由微微一愣。</p>
而帖木儿帝国的使者更是满脸惊讶,随即眼神中闪过一丝狐疑,心中暗自嘀咕:不是得很厉害吗,怎么突然就不行了?</p>
“你,这电话连大同府都联系不了?”</p>
秦王朱樉等人一听,顿时乐了。</p>
先前他们还琢磨着,以朱桂那神出鬼没的段,或许真能捣鼓出远距离通话的神器来。</p>
因此,心中虽有疑惑,却无人出声质疑朱桂。</p>
直至帖木儿帝国的使者挺身而出,提出疑问,他们这些藩王才借势表态。</p>
让众藩王始料未及的是,朱桂前脚刚夸下海口,有线电话能跨越千里传递声音;后脚面对众人要求他与大同府通话的提议,他竟拒绝了?</p>
这不是摆明了逗大家玩吗?</p>
“早不行不就得了?”</p>
“刚才吹得那么神乎其神干嘛?”</p>
人群中,不知谁低语了一句。因宾客众多,一时半会儿也分辨不出是何人所言。</p>
但这话一出,四周便响起各式各样的窃窃私语。</p>
“代王自己的话,转眼就不认账了?”</p>
“我早听代王名声显赫,还以为今天能见识一番,原来如此啊!”</p>
“太失望了!还以为能亲眼见证奇迹呢!”</p>
“大明朝真是有趣,刚出了个冒领战功的藩王,又冒出个爱吹牛的。”</p>
各国使节的议论声此起彼伏。</p>
他们对朱桂提到的有线电话寄予厚望,满心期待着朱桂的演示。</p>
谁承想,刚夸下海口的朱桂,转瞬就改了口风。</p>
这让外国使臣们忍不住议论纷纷,但碍于周围明朝官员不悦的目光,议论声很快平息。</p>
尽管大明藩王连连出糗,但大明的国力岂是这些国所能比拟的?</p>
“代王究竟意欲何为?”</p>
这些明朝官员虽站在朱桂一边,此刻也摸不透他的心思,心中难免忧虑。</p>
朱桂先是放出豪言吸引众人注意,旋即又自我否定,让支持者们措不及。</p>
“代王这是什么意思?”</p>
朝鲜使臣郑道传一脸困惑。</p>
这段时间,他与其他使臣极力吹捧朱桂的非凡与自己与朱桂的交情,借此聚集了一群拥趸。</p>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