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朱正三人与吴信在不知名的原因下达成和解,原先剑拔弩张的氛围犹如潮水一般,消失的无影无踪。</p>
取而代之的是</p>
诡异的安静。</p>
看着这些消息,荀瑾瑜没有露出任何表情。</p>
毕竟对于她来讲,上面所述的不知名原因。</p>
她不用脑子想都明白。</p>
无非就是她明公已经得了,亦或者已经得的差不多了。</p>
不然朱正三人可没那么好糊弄。</p>
而真正让荀瑾瑜脸色开始出现变化的是下一条消息。</p>
也是让她期待已久,能让吴信与自己离理想更进一步的消息。</p>
即使这一切只是虚假的,但至少</p>
他们有了经验不是吗?</p>
那么早晚有一天,是会达成的。</p>
盯着界面栏上的消息,荀瑾瑜嘴角不自觉的勾起。</p>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四日,永安帝苏绾在朝会上公开表示吴信功勋卓越,在不行封赏,有失天下所望。</p>
所以,苏绾根据你之前的谏言,晋封吴信为魏王,恩加九锡,封地冀州,都魏郡邺城。</p>
同时,为了堵住群臣之口,苏绾还亲自背书,为吴信亲自书写并宣读诏书—</p>
“自古帝王,设官异名,爵秩殊等,然于功勋,必赐光宗荫后,外戚宗亲,一视同仁”</p>
“昔高祖承天命,创基立业,鉴古制爵”</p>
“封异姓为王,乃顺天应人,固皇家之基。”</p>
“信北击大漠,攻灭匈奴,斩杀匈奴大汗、鲜卑首领等八十三人永垂凶逆于鉴戒,大泄万民之愤心”</p>
“义武奋忠,叛逆者月余即定”</p>
“东进洛阳,收复旧都,奇袭冀州,降伏贼众十数万,威震四海”</p>
“天命眷于周室,得此贤才,大周之德威远播”</p>
“今册封信为魏王九锡备物,以彰殊勋!”</p>
看到这,荀瑾瑜原先勾起的嘴角又消失了。</p>
因为苏绾的这个诏书让她有点不安。</p>
也许有些人看不懂,但作为世家出身她能看不懂吗?</p>
苏绾为了给吴信找封异姓王的理由,属实不易。</p>
这也代表着苏绾确实下定决心,彻底的把所有东西押在了吴信上,希望能让他收心。</p>
虽然看起来是好事。</p>
但吴信是什么人她还不了解吗?</p>
你对他好,他也对你好。</p>
那么苏绾这么做,吴信会不会因此不忍心,打消篡位的念头?</p>
而一旦打消,那么自己也完全没有理由能服自己不再去介意血海深仇了啊。</p>
想到这,荀瑾瑜眼神有些黯淡。</p>
不过很快,接下来浮现的消息和画面,就让她彻底打消了心中的担忧与不安。</p>
对于苏绾突如其来的册封诏书,群臣一时愕然,但在朱正三人诡异的没有表示反对,未置可否的情况下,他们也选择了缄口不言,默许其赏。</p>
因此,一场急促而又庄重的封王庆典就正式拉开了序幕。</p>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五日,因事情仓促,永安帝苏绾考虑到不够隆重。</p>
所以,她选择打开宫门,让吴信接受万民朝拜。</p>
画面一转。</p>
未央宫。</p>
宫城内。</p>
一队又一队面色严肃的甲士在四处游走着维持着秩序。</p>
一面面高大的旌旗林立在其中,刀枪如麦穗,戈戟似麻林,旌旗蔽空。</p>
人山人海的百姓,在看到一座庞大的车架缓缓驶过才高声欢呼起来。</p>
车架内。</p>
听着车架外的欢呼声,荀瑾瑜才有些沉默的转头看向坐于自己左侧,面色严肃,身穿衮服,头戴冕冠的吴信道:“明公,这样是不是太不合礼制了。”</p>
“今天是您封王的日子,我怎么能与您同乘一车?”</p>
吴信闻言一怔,扒拉了一下头上冕冠,仿佛有点不可置信。</p>
“有何不可?”</p>
</p>
“我封王,想让谁和我乘车就让谁和我乘车。”看着荀瑾瑜皱着的眉头,吴信语气不容置疑。</p>
“但”</p>
荀瑾瑜抿了抿唇。</p>
“好了,你不必再了。”吴信拍了拍荀瑾瑜的肩膀笑了笑,随即起身掀开车架的帷幕。</p>
刺目的阳光随着吴信的动作从车架外照射进来,让荀瑾瑜不由自主的举起了,放在眉目间。</p>
吴信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些夺目,身上的衮服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出别样的光辉。</p>
然而,就在荀瑾瑜有些疑惑为什么吴信会突然掀开帷幕时,她便听到吴信那自信的声音在耳畔中响起。</p>
“瑾瑜,其实我今天叫你跟我一起来,是想告诉你”</p>
“从今天开始,一切都不同了”</p>
“因为”</p>
到这,吴信顿了顿,随九突然猛地把荀瑾瑜拉出车架,搂着她的肩膀,与她并肩向着周围正欢呼的百姓举起了左臂,紧握成拳。</p>
“属于我们的时代开始了!”</p>
而随着吴信的身影出现,四周原先本就在欢呼的百姓声音越发的大了,甚至就连原先拱卫车架的甲士也被气氛感染,开始举起中的兵刃,齐声高呼—</p>
“万胜!!!”</p>
画面结束。</p>
恭喜你解锁新的立绘</p>
万众敬仰—吴信、荀瑾瑜</p>
“一路走来,辛苦你了。”</p>
“明公才是。”</p>
立绘上,一面鲜明,一面灰暗。</p>
鲜明处,吴信与荀瑾瑜一同站在一辆车架上,吴信搂着荀瑾瑜的肩膀,满脸笑容的接受着下方百姓的欢呼。</p>
灰暗处,吴信与荀瑾瑜背对着背,各拿着一柄长剑面对着包围他们的绣衣使者。</p>
那时,吴信面色沉重,荀瑾瑜满脸泪痕。</p>
看着这张新解锁的立绘,和感受着不知何时吴信放在自己肩膀上的,荀瑾瑜心中的不安不知为何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迹。</p>
也是,明公这样的人,怎么会话不算话呢。</p>
“瑾瑜,你明公帅不帅?”</p>
“欸?”</p>
“你咋哭了?”</p>
刚刚从自己画面中回过神来,想逗逗荀瑾瑜玩的吴信,却惊讶的发现荀瑾瑜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就哭了。</p>
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p>
“难道?”</p>
仿佛想到了什么,吴信的表情突然有些贱贱的。</p>
“不要明公你管!”</p>
看着吴信调侃的眼神,荀瑾瑜有些羞恼的声道。</p>
</p>
而此时,另外一边。</p>
秦王府。</p>
比起吴信两人的打情骂俏。</p>
苏绾就有些头痛了。</p>
永安二年二月二十六日,随着吴信的封王结束,朱正三人再一次上书密奏于御前。</p>
然而,比起之前针对吴信只有三人的上书,这一次他们还联络了朝中被你重新提拔的苏武老臣一同上书。</p>
朱正:“臣观史册,自古帝王虽是至尊,却未有独处之时朝堂之上,有百官秉奏公事,深宫之内,有宦官、宫女侍奉前后”</p>
“然,此上种种于陛下言皆是旁人,亲近之人唯皇嗣尔。”</p>
“望陛下早日与魏王”</p>
李源启奏</p>
韩令启奏</p>
礼部尚书张正启奏</p>
工部尚书璋华启奏</p>
</p>
看着这些虽然字数不同,但意思几乎相同的奏书。</p>
苏绾的都在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