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别哭了。”</p>
看着苏绾的样子,吴信犹豫了一下,然後抬在苏绾眼睛上轻抚了一下,在她顿时僵住的表情中,为她抹去了泪珠。</p>
霎时间,本来火药味十足的气氛一下子又变得诡异了起来。</p>
苏绾朱唇轻启,上下动了动,但因心中还是酸涩,恼怒,最後还是闭口不言。</p>
只是一言不发的继续推搡着吴信,试图让他走开。</p>
不过吴信能明显感觉到她中的力道了许多。</p>
是推搡,但给他的感觉反而是撒娇。</p>
苏绾不敢直视自己的样子,又使吴信神色微动。</p>
他好像知道该怎麽对苏绾下了。</p>
不过还未等吴信把心中刚刚升起的想法付之行动,就见苏绾再次开口道:</p>
“本宫想回去休息了,你能让开吗?”</p>
清冷的声音,在此刻却显得柔弱。</p>
“至於你的那些,本宫需要时间考虑。”</p>
没有了之前的刺耳,也没有了之前的怒意。</p>
恍如刚刚她生气的样子就不存在过一般。</p>
现在声音中只带着些许请求,又带着些许疲惫,但又好像带着一丝不清道不明的意味。</p>
闻言,吴信微微皱眉,踌躇了一下,但最终还是让开了身子。</p>
毕竟她都这麽了,就是在让步了。</p>
目的已经达成了。</p>
更何况在逼下去,他也不知道最後的结果是什麽。</p>
他要的是苏绾不抵触,又不是加深她心中的不满。</p>
见到吴信让开了一条路,苏绾也没再什麽,而是迈步继续向着皇宫外走去。</p>
至於在经过吴信旁边,吴信也转身跟着她又并肩而行的行为,也没有什麽多馀的表示。</p>
两人就这样心照不宣把刚刚所发生的一切揭过,心思各异的走着。</p>
“你父王大概准备什麽时候让我们去凉州?”</p>
走了没两分钟,吴信思索了一下,又转而了一个新的话题。</p>
不过他也没想过苏绾会答覆,只是单纯的觉得气氛过於沉闷,想开口找个由头聊聊天。</p>
不过出乎吴信意料的是,苏绾倒是回复了他。</p>
“想对匈奴出兵的话,没那麽简单,父王还需要与群臣商讨。”</p>
“毕竟劳师远征,花费代价太高,这点本宫也没办法确认。”</p>
吴信斜睹了一眼苏绾。</p>
发现她神色已经恢复的往日的平静,脸上也再也没有半分波动后,才心中微动,继而引导道:“是吗?那可真麻烦。”</p>
“所谓遂乃千里转粮,远给边疆。”</p>
“毕竟凉州穷苦,州郡就连自身的粮草都不足以供己自身,更别供应大军出征了,所以只能从别州转运。”</p>
到这,苏绾顿了顿,抿了抿唇,她当然明白吴信这是在让自己和他话。</p>
也是试图让自己从之前发生事情的思考中转移到别的话题上,使自己心里没办法去增加或者思考对他的不满。</p>
毕竟她不相信吴信作为统帅,会不明白这些粗浅的道理。</p>
可没办法。</p>
苏绾在心里叹息一声。</p>
他太了解自己了,明白谈论国事的时候,自己是不可能会避之不谈的。</p>
想到这,苏绾眉头微蹙,语气稍有些不舒服的续道:“涂路倾阻,难劳百端。”</p>
“更别转运过程中,路途艰险,困难重重了。“</p>
“牵一发而动全身,也不知道这次出征”</p>
苏绾语气有些低沉,面浮忧色。</p>
“会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p>
“大周地方本就糜烂,一旦粮食不够,就会去向百姓征,可百姓本就穷苦不堪了,在抢走剩馀的馀粮,怕是会活不下去的。”</p>
对於苏绾言语中的担忧,吴信倒是气定神闲,不怎麽在乎。</p>
“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p>
“任何变革无不以流血为先。”</p>
“更何况我曾听闻有人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p>
“不过,我虽然同情,但也未免有些失笑。”</p>
“兴,百姓虽然苦,但也至少有条活路。”</p>
“亡的话,那就只有天知道他们会受多少苦了。”</p>
“所以,与其担忧这些,不如好好思索一下该怎麽快速把匈奴打烂。”</p>
“用时越快,百姓损害越。”</p>
“用时越慢,百姓损害越大。“</p>
</p>
罢,吴信思索了一下又道:“而且你在我面前这些让人担忧的话可以,但我希望你在前往凉州后,不要再在他人面前。”</p>
“你这种态度,明显会让别人觉得对征伐匈奴没什麽信心。”</p>
“毕竟若是连你这个皇太女都没信心的话,那麽底下的官吏和军卒又作何想?”</p>
“岂非更没信心?”</p>
吴信的言语使得苏绾先是一怔,随即面色稍缓,收敛了脸上的忧虑,语气平淡的反驳道:</p>
“这点本宫自然知晓。”</p>
她觉得吴信还是有点太瞧她了。</p>
再怎麽她所受的教育,自然是明白这点粗浅的道理的。</p>
“本宫也就是在你面前”</p>
话未出口,苏绾就直接吞了回去,选择了闭口不言。</p>
因为她突然反应过来,她这句话有点过於暧昧。</p>
不过即便她很快的反应过来了,但还是被认真倾听的吴信抓到了会。</p>
“嗯,也是。”</p>
“是我过於看太女殿下了。”</p>
吴信不动声色的牵起了苏绾的。</p>
苏绾下意识想要甩开,可甩了几次,发现他依旧纹丝不动后,沉默了片刻,也就听之任之了。</p>
她自然明白,自己的态度被抓住后,想让吴信放是没太可能的。</p>
他一向很会顺着杆子往上爬。</p>
“所以你心里对匈奴有什麽想法了吗?”</p>
脑中虽然思绪很多,但苏绾还是强压下心中的复杂的感情,尽量装作若无其事,平静道。</p>
“没什麽想法,行军作战可不是纸面上的数据。”</p>
“更别现在纸面上的数据都没有。”</p>
吴信牵着苏绾的,面露沉思。</p>
他已经明白了谈论国事,会使得苏绾心中的反抗欲望变低。</p>
那自然不会表露出别的心思,而是尽量会往国事方向谈。</p>
以防刺激到她,又疏远自己。</p>
“因此,这也很难让我去思考具体的作战战略。”</p>
到这,吴信又话锋一转,牵扯着苏绾的心神。</p>
“不过虽然如此,但我这次对於进攻匈奴,大周所能获得的那些好处还是有着几分见解的。”</p>
“什麽见解?”</p>
苏绾脚步一顿,因为她感觉吴信好像轻捏了一下自己的,但很快又因为吴信言语忽视了这点,继续迈开脚步走着。</p>
“自古以来,对待异族皆有三策。”</p>
“驱走而之,消耗最,天下称明,视为中策。”</p>
“选将练兵,天下称武,两败俱伤,视为下策。”</p>
“轻民力,筑长城固边疆,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於负海,疆境既完,中原内竭,视为无策。”</p>
“那你为何不选中策?”</p>
听闻吴信的话语,苏绾有些疑惑。</p>
因为她记得这次吴信和苏武商议的,还有几次模拟中,吴信选择的都是下策。</p>
也就是选将练兵,与匈奴两败俱伤。</p>
这种不仅民力消耗极大,而且也拿不到什麽好处。</p>
“因为你眼光需要长远一点。”</p>
吴信面色不变的又捏了捏苏绾的。</p>
“对於现在的大周来,除了无策不谈以外。”</p>
“中策为下,下策为上。”</p>
“毕竟凉州民风彪悍,百姓勇猛,而且地处边境,再加上饥荒原因,对朝廷积怨已久。”</p>
“一旦在继续下去,其必生异志,若在使豪雄相聚,那麽他们迟早有一天会奋起反抗,对大周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p>
“这点你不是深有体会吗?”</p>
吴信面色古怪的笑了笑,引起了苏绾眼眸中的些许波动。</p>
“嗯,所以以前你就是利用这点屡次来欺负本宫。”</p>
苏绾语气淡然,好像并不在意。</p>
可吴信知道,她算是被自己拿捏的死死的了。</p>
“差不多吧,他们是我们最好拉拢的一批人,也就是我的,大周能获得的好处。”</p>
“攻匈奴,不仅可稳固边疆,还可稳定凉州。”</p>
“他们渴望胜利。”</p>
“渴望仇报耻血,渴望”</p>
“十世之仇,犹可报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