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p>
从未听过的词语让荀瑾瑜心中警惕的同时,也让她颇为好奇。</p>
因为从消息中透露的信息来看,这个词语是这吴二从吴信那边听来的。</p>
那这也明,明公看来还是有很多事情是她不知道的。</p>
不过这不是重点。</p>
嗯,这不是重点。</p>
对,这不是重点!</p>
荀瑾瑜心不在焉的想着,然后才定了定神,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回模拟中。</p>
重点是既然这是明公教的。</p>
那她可就得继续心谨慎些了,避免阴沟里翻船。</p>
毕竟明公别的本事没有,就在这打仗上面尤为突出。</p>
嗯还有好涩。</p>
哦还有个地方也突出。</p>
不过这不重要。</p>
荀瑾瑜面无表情的在心中叹息一声。</p>
看来她还是跟苏婉清待久了,被影响到了,不然怎么老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p>
荀瑾瑜再次稳定了一下心神,随即在盯着眼前的画面思索了一下后,便下达了自己新的指令。</p>
攻破壶关外城后,你没有留给替天教丝毫喘息之,反而严令夏军继续向着壶关内城进军。</p>
你希望趁着攻破壶关外城,夏军士气鼎盛之际,替天教士气跌落之时,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溃剩余的替天教众,把这座雄关收复。</p>
可同时,尽管壶关看起来已经是你的囊中之物了,但你也没有放松警惕。</p>
因为你明白,困兽犹斗,最为凶险。</p>
因此,你再严令夏军继续发起猛烈攻势的同时,还下令让大军内所有将校——</p>
“不可贪功冒进,当缓而图进,步步为营。”</p>
随着消息落下,画面随之而动。</p>
壶关城内,威武声响彻云霄。</p>
一名又一名的夏军,举着中的兵刃,声嘶力竭的欢呼着。</p>
而荀瑾瑜则身穿青色儒装,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在数百名军士的护送下来到前阵。</p>
她望着严阵以待的内城,思索片刻,随即里握的折扇陡然一合。</p>
遥指之,冷言道——</p>
“逆贼当诛,社稷将正。”</p>
“夏军威武,攻城!”</p>
军令下达。</p>
下一秒,号声响起,大纛摇动,等待许久无数夏军便高呼着“威武”,向着内城席卷而去。</p>
这使得荀瑾瑜也不禁露出了些许认真的神色。</p>
因为她虽然不懂这破釜沉舟是什么兵法。</p>
但这并不碍事。</p>
毕竟现在的局势非常明显。</p>
她统帅的夏军对于吴二一方有着碾压之势。</p>
她才是强大的一方。</p>
更何况</p>
虽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p>
出奇制胜是有道理。</p>
但如果连以正合,也即是单纯的正面作战都被碾压的话,那出奇制胜自然就成了一个笑话。</p>
因此,她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蚕食,稳着来不出现任何的错误,便能彻底击溃他们</p>
打下壶关!</p>
</p>
而与此同时。</p>
相比于荀瑾瑜对待战事的认真。</p>
早就已经失败的苏婉清则就显得有些欢乐了。</p>
大夏三年十月五日,上次被吴信逼退的你,终于在休整重振旗鼓后卷土重来,再次兵威右北平。</p>
而吴信也没有因为受伤严重,对你们的军势感到惧怕,反而还趁着上次因击败你,带领着士气高涨替天教众与你针锋相对。</p>
双方鏖战至黄昏。</p>
然而,在你的“英明”指挥和己方完全无法理解的——</p>
不准射杀,不准伤害吴信的命令下,明明野战刚开始还占据上风的夏军却比上次还损失惨重。</p>
可以,重伤的吴信能带领着千人在你的军阵中完成比之前还要凶猛的战绩,即“所向披靡,神挡杀神,连挑二十一将”的壮举。</p>
你对此居功至伟。</p>
</p>
甚至要不是你麾下的将校和谋士拼着老命挽救局势,怕不是夏军都要被替天教打的直接崩溃了。</p>
就连平安回去的吴信都不禁在进入城内时向左右感叹——</p>
“如若没有苏婉清,安能使我再次大胜。”</p>
那当然咯。</p>
不给你杀爽了,那怎么体现本王对你的宠!爱!</p>
看着眼前浮现的消息,苏婉清感觉自己简直快绷不住嘴角的笑意了。</p>
因为</p>
虽然她确实如消息中死了很多人,但死的都是士族的。</p>
都是她扔上去送的。</p>
完全就是借吴信的在杀人。</p>
可以,这完全就达成了她之前设想中的第一步,削弱军队内的士族。</p>
所以,现在她就可以进行第二步,拉拢人心,然后再安插自己拉拢的人,占据重要职位。</p>
当然,这么做也无法避免的,出现了一点点问题。</p>
那就是她的威望在狂跌。</p>
但是</p>
这点在苏婉清看来,简直就是问题。</p>
至于为什么?</p>
那自然是因为她有钱。</p>
大夏三年十月六日,你试图率军再次对右北平发动进攻。</p>
你麾下的一名谋士苦苦劝谏道——</p>
“大将军,我军连输两阵,将士们畏战如虎,毫无战意,急需休整。”</p>
“要是再打下去,就是让将士们送死啊。”</p>
你选择一意孤行。</p>
这引起了所有人的不满。</p>
因为这简直就不是打仗,而是玩闹。</p>
还是你把他们性命当做玩闹的用品。</p>
但很快,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就连损失最为惨重的士族们都选择了一言不发。</p>
因为你实在是太大方了。</p>
你给予了他们整整一年的俸禄,而战死者,你更是让他们的家眷免赋五年,爵位升三级的赏赐。</p>
打败仗,还有好处拿?</p>
这简直闻所未闻。</p>
更别,在他们休息时,还发现枕头下压着的“大红包”,这都顶他们征战数月所得之钱财了。</p>
此时此刻,他们心中就两个字。</p>
忠!诚!</p>
战死算什么?战死只是自己倒霉,根本就不是大将军命令的错!</p>
当然,士族们也不是沙币,因为你把他们支援的钱财拿出来干这种事情,根本就是拿他们的钱,办自己的事。</p>
他们原先是并不买账的。</p>
可后来在发现你原来并不是拿他们的钱,而是吩咐后方抢叫豪强地主“支援”的钱后,这才让他们选择了闭嘴不言。</p>
苏婉清撇撇嘴。</p>
那是自然,本王还没蠢到那种地步。</p>
拿你们的钱,还让你们的人送死,怕不是我还没开始拉拢人心,就被你们弄死了。</p>
不过</p>
咳咳,虽然她用这种方法避免了派属于士族一系送死和普通军兵损失惨重的后果。</p>
但也因此延伸了一个新的问题。</p>
毕竟苏婉清在操作后,才发现</p>
原来这些士族们也不老实。</p>
他们虽然在出钱出力,但自己也根本没出多少。</p>
或者,他们自己只出了头,大头其实是他们利用权势,也就是跟她一样,逼着地方豪强地主出的大头。</p>
大夏三年十月十日,司隶的地方豪强地主们联合起来造反了。</p>
因为你们这些士族和朝廷狗官实在是太过分了。</p>
打仗,要他们出钱。</p>
打了败仗,安抚人心,也要他们出钱。</p>
甚至到了现在,都摁着他们的脑袋明抢了,不给就是抗命不尊,要砍头,这是什么道理?</p>
你们简直就是趴在他们这些勤劳高尚地主身上吸血的寄生虫。</p>
要是再不反抗,怕不是祖祖辈辈辛辛苦苦从农民身上刮来的钱,全部都要被你们抢光了。</p>
反抗,必须反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