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三年十二月十五日,伴随着你的“夸大其词”传遍冀州。</p>
冀州士族豪强们纷纷震怒。</p>
因为在他们眼里这反贼是何等的狂妄?</p>
才胆敢出——巨阀鸿勋皆伏诛,这等话语?</p>
毕竟这俨然就是冲着他们命来的啊。</p>
尤其是在次日听闻井陉在一日之内,也陷落的消息后,他们更是勃然失色。</p>
纷纷开始了走动,暗中联系交好之族,寻求对策。</p>
“朝廷混乱,无法管控地方。”</p>
“而今贼势凶猛,他们又该何去何从?”</p>
“难道百年基业真当要交于贼?”</p>
寻求自保,怎么自保。</p>
这是他们心中现如今唯一的疑问,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p>
消息落下,荀瑾瑜面前,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流转。</p>
冀州之地,官道之上。</p>
无数马车急驰,席卷尘埃。</p>
定眼一看,马夫挥鞭之际。</p>
华丽服饰之人掀开帷幕,眉头紧锁,面露忧色。</p>
城池府邸之内,推杯换盏。</p>
头巾儒袍,面色严肃,挥斥方遒。</p>
官府之处,乌纱帽下,行走之间,官袍摆动,步履来回。</p>
很好。</p>
眼见如此,荀瑾瑜也明白她假借吴信之口,编写的诗句,对士族豪强进行哄骗的计策,进行的很成功。</p>
而之所以她要这么做,也是因为她了解士族和豪强的秉性。</p>
明白他们可都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家族利益为上,国家利益为下的主。</p>
想让他们团结一致,很难。</p>
所以只有真正大祸临头,要家族破灭的时候,他们才能真正团结一致。</p>
不然如果只是吴信打过来的话,他们也真不一定能团结。</p>
毕竟能传承许久的世家都不是蠢货。</p>
总有投客的。</p>
尤其是那些一点的家族。</p>
单单吴信打过来的话,不定他们会有人觉得打不过,琢磨着大不了财产田产给了,加入吴信,保住家族传承就行。</p>
或者直接当个带路党,赌一把。</p>
吴信能成,不定他们还能更进一步,把失去的一切拿回来。</p>
输了,只要做的好看一点,那也没有什么损失。</p>
以后朝廷打过来</p>
“陛下,我们其实忠心耿耿,是被贼逼的啊!”</p>
失去的照样能拿回来。</p>
更别朝廷还要靠他们治理地方,只要不是蠢的当众宣誓效忠反贼,出大力打官兵,一般都会让他们放点血,从轻处置。</p>
而荀瑾瑜作诗防的就是这点。</p>
即便这种概率很,但也由不得她谨慎。</p>
毕竟吴信这次模拟在并州可不是像以前一样直接对士族豪强们赶尽杀绝。</p>
反而还是有所留的。</p>
更别,这只是其中的一点好处。</p>
而作诗逼士族豪强们团结一致的第二点好处。</p>
也即是士族豪强们团结在一起了。</p>
想一同抗敌。</p>
那么自然会选择一个号召力强的家族当领头人。</p>
不然一起抗敌没首领带领,或者没一个难以服众的人,又谈何团结?谈何抗敌?</p>
所以</p>
这个人选是谁?</p>
这点不必多。</p>
作为冀州最大,根基最深的家族,长安荀氏首当不让。</p>
而荀氏首当不让。</p>
那么尽管屡败,但顶着荀氏继承人身份的荀瑾瑜自然也理所应当。</p>
毕竟荀氏族长在司隶。</p>
而冀州刺史荀固安又身死。</p>
那么你们不推荐他们两者声望之下,身为继承人的荀瑾瑜又能推举谁?</p>
更何况这也是礼法问题。</p>
家族中,“嫡长子”就是为所欲为。</p>
袁绍袁术那种例子终究少见。</p>
只能袁术不争气,声望没袁绍高。</p>
(吐槽一下,而且袁术长的也没袁绍好看,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古代也看脸。)</p>
因此,这就是荀瑾瑜谋划中的第二点好处。</p>
成为盟主,她自然也能统帅全局,把冀州的士族豪强们拧成一根绳,利用他们的力量用以抗击吴信。</p>
</p>
也能利用自身谨慎的性格,避免出现意外。</p>
因为她虽利用士族豪强,但也是真不相信士族豪强。</p>
这个不相信,不是不相信他们的能力。</p>
而是不相信他们的秉性。</p>
毕竟她敢打赌。</p>
要是她没能亲自看管的话,怕是什么出嘴不出力,或者什么时候把她卖了都不定。</p>
想到这,荀瑾瑜摇摇头,暂且抛开多余的思绪,重新把注意力投向模拟。</p>
因为,不出她意料的。</p>
没过多久,在外部的威胁下。</p>
她预料中的设想已经在上演了。</p>
大夏三年十二月十七日,你回到冀州首府邺城,利用身份紧急召集遍布冀州的荀氏子弟回守,商议抗贼之法。</p>
而同时,吴信也率众抵达飞狐陉外。</p>
可能是因为屡次大战,军中出现了一些不知名的原因,使得这次吴信休整了许久,也没有发起进攻。</p>
可这却丝毫没有影响冀州士族豪强们的惶恐之心。</p>
飞狐陉,并州通往冀州的最后一道关隘。</p>
冀州多平原。</p>
也就是,这道关隘要是再被攻破的话,那么吴信便是长驱直入,他们也将要直面战火。</p>
巨阀鸿勋皆伏诛。</p>
没有人怀疑吴信这一句诗句其实是你作的空话。</p>
毕竟他打着为兄弟复仇的旗号,在并州做着那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怎么可能会是假的。</p>
丧钟已响起。</p>
因此,在感到家族受到威胁的士族豪强也如你期望一般,纷纷联合了起来,在有智之士的引领下,前往了邺城拜访了你。</p>
一切尽在不言中,面对他们的来到,你自然也明白他们的来意。</p>
故而在大夏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吴信开始攻打飞狐陉之际。</p>
冀州高门齐聚一堂,与你歃血为盟,推举你为盟主——</p>
“共抗逆贼!”</p>
恭喜你解锁新的立绘</p>
歃血为盟——荀瑾瑜</p>
“蛾贼妄图越层,岂知朱紫之贵!”</p>
立绘上。</p>
一座府衙之内,烛火幽幽。</p>
阴影之下,荀瑾瑜坐于主位,一柄宝剑横于案牍,闪烁锋芒。</p>
主座两侧,华美服饰者比比皆是。</p>
他们嘴巴一张一合,似在讨论,也似在轻蔑。</p>
成了!</p>
看着这张立绘,荀瑾瑜没有犹豫,直接开始了自己的操作。</p>
她准备充分发挥士族豪强的优势。</p>
给吴信点颜色瞧瞧。</p>
而士族豪强们的优势</p>
其实不在甲胄,也不在财富,而是在舆论,在天下之口。</p>
尤其是身处地方,根深蒂固的士族豪强。</p>
这点就更加突出。</p>
大夏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被冀州的士族豪强们推举为盟主后,你不敢耽搁,连忙安排他们开始了行动。</p>
有人出人,有力出力。</p>
你们家族的积累,是如此的庞大。</p>
不过短短几日时间,便聚集了数万人马,聚集邺城。</p>
他们有为你们世代耕种的田户,有世代为奴的奴隶,亦有你们的护院家丁。</p>
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p>
毕竟你明白,光依靠这些人,是很难战胜吴信的。</p>
因此,在还在聚集军兵之时,一纸檄文也在你们的推动下,传遍冀州。</p>
檄文中,你们大泼脏水。</p>
把吴信形容成了一个嗜杀之人——</p>
暴虐残忍,无所顾忌。</p>
劫掠百姓,残害妇孺。</p>
施酷刑,好杀人,吃孩童,视人命于儿戏。</p>
同时,你们还其放言——</p>
攻冀州,破城屠城,破地焚地。</p>
在你们不留余地的宣扬下,冀州百姓惊恐。</p>
而你们就利用信息之差,用大义“怂恿”(抓捕)其参军,或做苦力。</p>
同时,河北义士繁多——</p>
冀州有义士,负兵讨贼凶!</p>
在你们欺骗下,他们也是义庸愤。</p>
为保家乡,他们也纷纷自备武器,前往邺城相聚,抗击残暴之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