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也以为此事定性过于草率,既然山州已经到了十室九空的局面,那必然没剩下多少人,这些人的话又有多少可信?”</p>

    “赈济灾民的工作何其辛苦,灾民一多,粮食必然不够,那些贱民必然是贪婪至极,觉得赈济粮食给的少了,才无故闹事,须知一州赈济之事也颇为繁琐,要想将这些人赈济数月不出问题,不亚于一个巨大的工程,有所损耗有所偏颇都是必然的。”</p>

    立即有人开始辩驳了。</p>

    武皇眼神冷冷的看着这些站出来发言的人。</p>

    这些人或许不是山州、桓州、锦州刺史的亲信,但也有可能他们的亲朋好友就在那边任职,既然老百姓都死绝了,那便是死无对证。</p>

    光浩云总不能凭借着一人之言,便断定所有人都有罪吧?</p>

    站在最前方的户部尚书范秋礼也不动声色的瞥了眼他们,继续默默站定。</p>

    但军方的老将军们在听到这些话后却有点坐不住了,他们不管这些狗屁捣蒜的事情,他们只想知道,工具能不能推广?粮食能不能翻倍?以后能不能打仗一统全天下?</p>

    若是不能,那就是有人坏事!</p>

    武皇压着心头的怒火道:“诸位的意思是,光爱卿在弄虚作假?”</p>

    “臣不敢!”</p>

    “臣只是以为此事涉及三州,如何谨慎心都不为过。”</p>

    “臣附议!”</p>

    即便在这种时候也有大量的人站出来。</p>

    因为他们心里其实很清楚真相到底是什么?</p>

    此事一旦彻查,牵连的可就不单单只是山州、锦州还有桓州了,其余州郡都有可能被牵连进去。</p>

    武皇看向范秋礼,意思已经很明显了。</p>

    “诸位大人。”范秋礼收到武皇的眼神示意,知道自己不能再看戏了,当即站出来道:“如果诸位都觉得光大人的言辞和调查有失偏颇,那么敢问诸位大人,这三州的老百姓去了何处?”</p>

    “这”</p>

    大家脸色怪异。</p>

    三州的老百姓当然逃了!</p>

    特别是当他们知道幽王竟然要赈济灾民,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纷纷都将本地的流民全部赶去了交州,这也是为何当地人十室九空的原因之一。</p>

    但他们不能!</p>

    “诸位大人若是不知,范某便来告知。”范秋礼声音骤然冷了下来:“这三州的数十万百姓全部都去了交州,是三州的官员将他们全部赶去交州的!”</p>

    “尚书大人,此事您可要讲证据!”</p>

    范秋礼冷笑:“证据?那范某就给你们!”</p>

    不少人心头一紧。</p>

    范秋礼不疾不徐的从袖口中掏出了数封书信:“此乃交州密奏,诸位大人要不要看看?”</p>

    “交州自九月底十月初开始,便陆陆续续的接济灾民,时至今日,已经接纳了近七十万人!这可是足足七十万人啊!相当于一个州的总人口了!”</p>

    </p>

    范秋礼掷地有声:“诸位可别忘了,交州在幽王殿下的治理下,从上而下的实行了户籍重新登记造册,已经确定到了每户人口的性别、年纪、所在的具体居住地!而到现在,这足足七十万人是怎么来的?难道都是凭空变出来的吗?”</p>

    不少官员脸色惨白。</p>

    “就算光大人是凭空捏造,那么敢问,交州是不是也是凭空捏造?或者你们要不要看看这些人的户籍情况?”</p>

    大殿内鸦雀无声。</p>

    “三州刺史见到交州赈济灾民,便将境内所有灾民尽数驱赶过去,以至于境内再无一起饿死人的事件发生,这就是你们口中所谓的仁政,功绩!”范秋礼大怒:“真是臭不要脸!”</p>

    “你们不会以为我们户部就是只知道拨付钱粮的傻子吧?你们不会以为刑部、大理寺还有督查院都是吃干饭的吧?你们不是要证据吗?这就是证据!”</p>

    “此乃山州贺知州所奏,他可是山州的官员啊,事无巨细的将这数月发生的事情明明白白的记录在册,此人已经被押解进京,随时接受陛下审问,诸位,你们敢拍着胸脯保证,此事是捏造的吗?”</p>

    无数双眼睛都充满了震惊与恐惧。</p>

    他们没想到,这位户部尚书捏了这么多的证据。</p>

    “山州官员从上到下沆瀣一气,你们所用的伎俩莫非真的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成?”范秋礼怒然呵斥:“你们真的是烂透了!”</p>

    武将们眼里杀意沸腾。</p>

    “范尚书,此事到底怎么回事?”</p>

    “事实就是各州官员得知交州有幽王赈济,于是便想出了驱赶流民至交州的办法,流民一走,境内便再没人饿死,流民围城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对外便可宣称赈济百姓有功!”范秋礼冷笑:“此乃其一,其二,流民一走,朝堂下拨的钱粮便可堂而皇之的进入他们的口袋,因为没有了流民,自然也就不用赈灾了。”</p>

    “其三,流民至交州,由幽王负责赈济,倘若幽王粮食多,他们笃定百姓等灾荒过后必然会回来,他们等于白捡功劳,可如果幽王粮食不多,而流民过多必然会出乱子,幽王若是有了过错,那这事情可就有趣了,他们不定还会倒打一耙。”</p>

    “各位大人,不知道本官的可对?”</p>

    他们惊恐的范秋礼,你范秋礼好歹也是士族啊,这个时候背刺大家合适吗?</p>

    范秋礼此番行为等于在掀桌子。</p>

    因为赈济灾民都从中拿一笔是大家默认的规矩。</p>

    何况,幽王李昭赈济灾民是他自愿的,流民愿意过去也和当地的官员无关。</p>

    这件事是可以扯皮的。</p>

    但范秋礼将这一套法则直接搬到台面上,就是彻底撕破脸的节奏。</p>

    有些事情经不起查,一旦查了,大家都不干净。</p>

    很多人都瞧了朝堂诸位大佬们的决心,否则,他们也不会如此大力推广工具了。</p>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p>

    “陛下,臣恳请彻查此事!”李老将军再也忍不住了,带着怒意。</p>

    他们这群人尽心尽力的治理国家,可阳奉阴违。</p>

    他们很气恼。</p>

    武皇环视四周,将诸多官员的神情尽收眼底:“既如此,那便令当地的密谍司查!查一个水落石出!”</p>

    “既然诸位都不承认百姓去了交州,那就给你们一些时日,将百姓都给我找出来,倘若找不出来,这些老百姓的命就算在当地官员的头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