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姣听沈寒时这样爱护薛琅,心中又肃然起敬。</p>
沈先生嘴上着,会记仇,但并未因此,疏忽对薛琅的教导,更是在知道薛琅受伤后,第一时间赶来,当真是寒芒色正,千仞无枝般的人物。</p>
“能否劳请薛四姑娘,为沈某换药?”沈寒时状似随意地道。</p>
玉姣听了这话,微微一愣</p>
让自己换药啊?</p>
这合适吗?</p>
沈寒时微微蹙眉:“若是不方便便算了。”</p>
玉姣的心中纠结一番后,连忙开口:“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既是琅儿的恩师,那就如同我的恩师一样,师恩如父,我为沈先生换药,这是应该尽的孝道。”</p>
沈寒时挑眉看向玉姣:“孝道?”</p>
玉姣一正言辞:“是啊!替琅儿尽孝道!”</p>
薛琅闻言连连点头:“阿姐,我这伤者呢,无法侍奉先生,就劳烦阿姐,给先生换一次药了。”</p>
到这,薛琅看着沈寒时灿然一笑:“先生,您待我这么好,以后我如阿姐所,把您当成父亲一样敬重,若是日后您有伤有疾,薛琅必定侍奉所有,若是您百年,琅亦可以持幡捧盆。”</p>
薛琅在这拍马屁,玉姣却注意到,沈寒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p>
玉姣轻咳了一声:“琅儿!切莫乱!先生这般人物,何来伤疾?也定当会福泽延绵,长命百岁!”</p>
到这,玉姣就连忙过去,看着沈寒时道:“先生,请。”</p>
沈寒时把抬起来,放到桌子上。</p>
玉姣一边解开伤口上自己昨夜做的包扎,一边不好意思地道:“先生,刚才琅儿的话虽然的不妥,可是我们姐弟感激先生的心却是真的。”</p>
沈寒时冷若冰霜的目光,漫不经心地从玉姣的身上扫视而过。</p>
玉姣也看到了沈寒时那还在渗血的伤口。</p>
她抿了抿唇,有心想再上一句谢,但话到嘴边,却觉得怎样开口,都显得空泛。</p>
此时的沈寒时,微微垂眸,瞧见玉姣那白皙的尖,在自己的心上若即若离,仔细地擦拭伤口,上药,他的眸光微微深邃。</p>
最终,别开头去,不去看玉姣。</p>
既已经断念,那何须再起念?</p>
这样想着,沈寒时忽然间起身。</p>
这样的动作吓了玉姣一跳:“沈先生?可是弄疼你了?”</p>
沈寒时并未回应玉姣,而是随抓起玉姣刚刚取来的干净白布,用自己的那只好,往自己的伤上缠绕而去。</p>
玉姣在旁边看愣了。</p>
沈寒时不是,一只无法给自己另外一只包扎吗?</p>
那现在这是什么情况?</p>
沈寒时看向床上的薛琅,开口道:“好生养伤,还有,切莫忘了课业,晚些时候,我会亲自来抽查。”</p>
</p>
沈寒时罢,便拂袖离去,仿若这屋中并无玉姣此人一样。</p>
玉姣目送沈寒时离去,一脸的茫然,好一会儿才转过身来,看向薛琅:“沈先生一直都是这样喜怒无常,叫人琢磨不透的吗?”</p>
薛琅认真地思索了一下,然后道:“先生他待别人没有喜,约莫只有冷和怒,所以到也谈不上喜怒无常。”</p>
反正平时沈先生对任何人都是那冷冰冰的样子,是一种情绪非常稳定的冷漠,和阿姐的喜怒无常,并不是一回事儿。</p>
玉姣听薛琅这样形容沈寒时,心中忍不住地暗道,这种才貌双全的人,性情有些古怪也是正常的。</p>
到不能以常人度之。</p>
永昌侯从外面走进来,瞧见玉姣的时候,有些意外:“阿姣,你也回来了?”</p>
玉姣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见过父亲。”</p>
永昌侯见玉姣这么恭顺,心情舒畅了很多,这会儿就看向薛琅问道:“琅儿,刚才沈太傅可是来府上了?”</p>
薛琅点头:“来了。”</p>
永昌侯皱眉,有些不快地道:“怎么不把沈先生留下?反而让他就这么走了?”</p>
薛琅有些疑惑:“沈先生来府上,是探望我的,探望过了,他便走了,这有什么不妥吗?”</p>
永昌侯看到薛琅这样,心中不满,薛琅竟如此不会办事儿!如果能趁着这个会,让侯府和沈太傅走的更近一些,岂不是更好?</p>
这沈太傅虽然一介白身,可满身经纶才学,比那些大儒也不遑多让,如今又深得陛下赏识。</p>
若是能交好,对侯府有百利而无一害。</p>
玉姣见永昌侯这般模样,就知道永昌侯打的什么主意,心中忍不住嗤之以鼻。</p>
永昌侯正要在此事上训斥薛琅:“你到底是年轻了一些,不懂得这宫廷和朝堂上的”</p>
话还没完,便被玉姣打断。</p>
“父亲,琅儿今日,是因何受伤的?”玉姣看向永昌候,忽然间问道。</p>
永昌侯微微一愣,意外地看向玉姣,然后又看了看薛琅:“琅儿,你没和你阿姐吗?”</p>
玉姣继续道:“琅儿是,因为兄弟之间推搡打闹受的伤,父亲,琅儿的可是真的?”</p>
永昌侯尴尬地看向玉姣,含糊道:“阿姣,你既已经知道了,那还问这个做什么?怎么受伤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琅儿伤的不严重,用不了几日就会好起来。”</p>
玉姣闻言微微勾唇:“不重要吗?可我觉得很重要。”</p>
到这,玉姣就直视着永昌候,继续道:“父亲,我就这么一个弟弟,我在伯爵府努力站稳脚跟,不求其他,只求琅儿在侯府能平安顺遂。”</p>
“如今琅儿受伤的事情改变不了,我也知道,这并非是父亲能预见的,但还请父亲能在此事上公正一些,莫要寒了女儿的心,也莫要让伯爷觉得,永昌侯府极其不重视他在意的人,更不要让沈太傅觉得,父亲偏颇不公于他的爱徒。”玉姣这话的时候,语气之中并无温软,反而字字铮铮。</p>
此番话完。</p>
永昌侯便道:“我已经罚庚儿去跪祠堂了。”</p>
本来还是要请家法的,打上二十大板,但是被李氏拼命拦下了。</p>
玉姣听了这话,问道:“罚跪祠堂吗?那不如父亲,领我去瞧瞧?”</p>
永昌侯见玉姣好似怀疑他没罚薛庚一样,语气之中有些不耐烦:“阿姣!你这是不信任我吗?我罚了便是罚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