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有点儿明白了。”</p>
“我好像也有点儿明白了。”</p>
卢增汉把话到这个份上,几个副乡长互相对视一眼,终于明白了卢增汉的用意。</p>
很明显,卢增汉也不看好外出务工这条路,但是,这条路却可以帮宋思铭排除一颗定时炸弹。</p>
“宋乡长可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是,他的初衷肯定是好的。”</p>
“关键时刻,更能一个人扛起王寨乡。”</p>
卢增汉扫视着几名副乡长道。</p>
“一个人扛起王寨乡”</p>
这句话让几名副乡长无地自容。</p>
意识到村民们要来乡政府闹事,他们可是都躲了,是宋思铭凭着一己之力,安抚下上千闹事的村民。</p>
没让事态变得更加严重。</p>
“我没几年就退休了,能够在最后的几年,和宋乡长搭档,是我的幸运,所以,我会竭尽全力为他扫清障碍,让他可以放开脚,大干一场。”</p>
卢增汉叹声道。</p>
“卢书记,你要做的,也是我们要做的。”</p>
几名副乡长表态道。</p>
“外出寻找工作岗位这件事,暂时要保密。”</p>
“宋乡长的性格,相信大家也能看出来,十分要强,什么事都想一个人干,我怕他拒绝我们的好意。”</p>
卢增汉最后强调道。</p>
这也是他特意趁宋思铭不在,召开这次会议的根本原因。</p>
“您放心。”</p>
“卢书记。”</p>
“保密工作一定到位。”</p>
几名副乡长向卢增汉做出保证。</p>
会后,几个人放下里的其他事,全身心地投入到解决外出务工岗位,这项工作当中。</p>
只是,过程并不顺利。</p>
曾经接洽过的那些用人单位,听王寨乡又要向外输送劳动力,百分之九十九选择了拒绝。</p>
主要是他们过去好心好意地提供了那么多工作岗位,最后,王寨乡那些人却是跑了一个干净,害得他们生产都受到了影响。</p>
同样的错误,他们显然不能再犯第二次。</p>
两天忙活下来,几个副乡长凑在一起一汇总,能够确定的工作岗位还不到五十个,而整个王寨乡需要的工作岗位,至少一千个。</p>
“看来光是远程联系不行了,得直接去用人单位。”</p>
杜如松道。</p>
“确实。”</p>
其他几名副乡长,也是同样的意见。</p>
在跟卢增汉打过招呼后,几名副乡长,开始深入邻乡,县城,甚至是邻县,求爷爷告奶奶。</p>
另一边,到各村走访的宋思铭,并不知道这些。</p>
不到一周的时间,宋思铭就走访了十一个村,鞋子都磨破了两双,每天他都在步数榜上高居榜首。</p>
甚至有人发消息问宋思铭,是不是在备战马拉松。</p>
而十一个村转下来,宋思铭对王寨乡现有的情况,也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p>
对比三年前,他在王寨乡的时候,王寨乡现在的情况更糟,已经到了不得不变,不得不大变的时刻。</p>
宋思铭走访的第十二个村,正是之前最先到县政府闹事的屯头村。</p>
屯头村的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得知乡长驾临,那叫一个热情,原因也很简单,宋思铭给了屯头村七万多块。</p>
他们可是听了,后来去闹事的十六个村,加起来才弄了三十万,平均每个村,还不到两万。</p>
跟屯头村根本没法比。</p>
由此可见,宋思铭对屯头村还是非常不错的,算是给了屯头村特别优待。</p>
</p>
本着投桃报李的原则,屯头村也不能冷落了宋思铭。</p>
一只鸡,一条鱼,两个炒菜,两瓶酒。</p>
这是屯头村对宋思铭的招待标准,放在别的地方可能不算什么,但放在屯头村,这就等于过年了。</p>
王寨乡是全县最穷的乡。</p>
而屯头村又是王寨乡最穷的村。</p>
就算是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也是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p>
饭吃到一半的时候,那天带队去乡政府闹事的大聪明主动过来了。</p>
一来就给宋思铭道歉。</p>
“宋乡长,实在对不起,我那天喝了点酒,神志不清,了不少混蛋话,还请您不要在意。”</p>
之所以是这种态度,原因在于,大聪明那个远房表弟苏淳,跟大聪明打了招呼,告诉大聪明,宋思铭不好惹,他的领导县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赖长顺,惹了宋思铭,没两天就靠边站了。</p>
再要跟宋思铭对着干,绝对没有好果子吃。</p>
“我都不知道你叫名字。”</p>
宋思铭面对大聪明道。</p>
“我叫宋满囤。”</p>
大聪明回答道。</p>
“你也姓宋?那咱们还是本家呢!”</p>
宋思铭呵呵笑道。</p>
这一笑,让气氛缓和不少。</p>
“正好你来了,你是那天的当事人,我得那两千万欠条的事。”宋思铭先让宋满囤坐下,而后道。</p>
“那两千万欠条,我们不当真的。”</p>
宋满囤旋即又站了起来,摆着道。</p>
“对对对。”</p>
“不当真。”</p>
“不当真。”</p>
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也是连声道。</p>
闹事那天,他们没去,宋满囤等人回来后,告诉他们还带回一张两千万的欠条,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扯淡。</p>
两万的欠条还有可能是真的,两千万的欠条,摆明了就是画大饼。</p>
整个王寨乡一年都没两千万的收入,凭什么给屯头村两千万?</p>
谁信谁傻子。</p>
醒酒之后的宋满囤也是同样的想法,觉得欠条就是宋思铭为了让他们快走,而用出的一计。</p>
下一刻,支书更是将那张宋思铭签字按了印的欠条拿了出来,对宋思铭道:“宋乡长,我现在就把欠条撕了。”</p>
“不能撕!”</p>
宋思铭拦住支书,解释道:“我宋思铭可不是言而无信的人,这两千万的欠条如假包换,年底就能兑现。”</p>
“宋乡长,你不是开玩笑吧?”</p>
给了宋思铭台阶,宋思铭竟然不下,支书,村委会主任还有宋满囤满是怀疑地望向宋思铭。</p>
“绝对没有开玩笑。”</p>
宋思铭顿了顿,正色道:“不过,想兑现这条欠条,还需要屯头村做一件事。”</p>
“做一件事?”</p>
“别做一件事,做一百件事,也没问题啊!”</p>
支书忙不迭地道。</p>
“一千件都行。”</p>
村委会主任和宋满囤则是再度加码。</p>
“不,就一件。”</p>
宋思铭伸出一根指,郑重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