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朱厚照、朱厚炜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是让这些个领头跪拜的老者站了起来。</p>
好家伙,在看到自己身后站着一群弘治皇帝派来的文官,身前一众老者跪地磕头还一跪不起,再不站起来朱厚照都快急眼要抓着衣领子直接提溜起来了。</p>
本宫好心冒着这么大风险来灾区救人,你这要是让这些文官有理由去父皇那告本宫的状叫本宫回宫罚上加罚,那是不是有点不太好?</p>
诚然,朱厚照知道,这些百姓是真的对自己这段时间的所做表示感激,他自己见到这般场景内心也是有所触动,觉得自己这段时间自己收到苦,所做的一切都值了!</p>
但是吧他真的想少吃一点马鞭沾凉水</p>
就算回去肯定要被责罚,但没有人会想要更多的责罚啊!</p>
虱子多了不怕痒是没错,但马鞭挨多了又不会不怕疼!</p>
鬼知道这些个文官会不会瞎编乱造啊,文官什么的尤其是言官,那最讨厌了。</p>
此刻,颤颤巍巍站起来的诸位老者,尽可能的让自己佝偻的身子站直一些后,又再次弯腰行礼。</p>
“二位恩公殿下为华县,为众多受地崩影响的百姓所做的一切,人等无以为报,今日二位恩公殿下要回去了,华县的乡亲们,都寻思着给二位恩公殿下准备些什么。”</p>
吧,领头的老者朝后微微招,只见乌压压一片的人群迅速散开,让出一条宽敞的大道。</p>
一群青壮,沿着这条让开的道路,将三座简陋无比的辇驾,抬到了两兄弟身前。</p>
辇驾简陋到什么程度呢?</p>
所用的材料皆是这段时间他们搭建棚子时砍伐的木材,因为工艺问题很多处的雕刻显得歪歪扭扭横七竖八的。</p>
其上方覆盖着点华盖,更是堪称质朴,没有象征皇权象征的明黄贵气,更像是拔了济癫的衣服修缮而成。</p>
三座撵驾,虽然尽可能在完善相似度,但很明显的能看出,许多地方显得格外粗糙,如果皇宫的撵驾是标准件的话,那这就是山寨残次品中的残次品</p>
但,朱厚照、朱厚炜二人却有些沉默。</p>
他们不是第一次收到百姓们这种形式的礼物了。</p>
但比起上次雪灾的撵,这次的更为不容易,也由衷莫名的感触。</p>
这次,是数以万计的华县百姓,共同的心血。</p>
比雪灾那次的人心凝聚,不知要高上多少倍。</p>
“本宫,居然又收到这般礼物了”朱厚照摸着面前都驾辇,感慨万千。</p>
在宫中,那些文官总是弹劾他,他望之不似明君,更觉得他这般不学无术日后会对不起大明百姓,对不起列祖列宗。</p>
可现在呢,百姓是认可他的,他朱厚照是被不同地方的百姓接连认可过的。</p>
他用事实证明了,就算你们都不认可本宫,我朱厚照也一样可以做一个受百姓爱戴的太子!</p>
“不枉本宫冒着危险,在大冬天都被晒的跟个昆仑奴似的在河边救灾啊。”</p>
“咿呀!”</p>
“咿呀!”</p>
突然间,有婴儿声响起。</p>
庆明寺内,数十位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上前,朝着朱厚照、朱厚炜这边走来。</p>
“赵氏携三十五位灾时在庆明寺产子的妇人见过二位恩公殿下!”</p>
“若无二位恩公殿下,民妇人等于这些孩子们还不知能否挺过此次的劫难,恩公殿下恩德,民妇人等与孩子们没齿难忘!”</p>
</p>
一共三十六位妇女,抱着自己的孩子,给朱厚照二人行礼道。</p>
“哦,朱三十六壮!”</p>
朱厚照上前,抱起最边上,也是最的一个孩子,轻轻用指逗了逗。</p>
没错,这次在庆明寺出生的孩子,前前后后一共达到了三十六个之多,且皆是母子平安。</p>
但是吧</p>
都被朱厚照从朱大壮开始排序排到了朱三十六壮</p>
朱厚炜有时候甚至在想,这家伙会不会是故意的恶趣味</p>
“没事没事,孩子们好就行,为了孩子嘛。”朱厚照装作沉稳的道。</p>
为了孩子,古往今来为人父母许多时候都真实写照,一句话就给众人干破防了。</p>
众人皆是眼中含泪,情绪万千。</p>
“殿下”</p>
作为皇子,大明最金贵的孩子,社稷之本,居然讲平民百姓的孩子也看的这么重,这般人儿又怎会不让人心甘情愿诚服追随?</p>
“恩公殿下之恩德民妇等无从报答,所以”</p>
赵氏此刻也是感动万分,与一众母亲一起,抬出一个箱子。</p>
箱子打开,里面是两件用一块块碎布匹拼接,缝合成的袄子。</p>
每一块布匹上,既绣着“五福寿纹”,纹饰歪歪扭扭,显然刺绣之人的水平不是很高。</p>
还没等朱厚照二人反应过来,两件袄子便各自被呈到了二人身前。</p>
“这是”</p>
“这是由这三十六个孩子出生时襁褓的一块布匹缝合而成”</p>
“三十六个孩子的出生,全托二位恩公殿下之福,所以民妇等便自作主张为二位恩公殿下制了这两件袄子。”</p>
三十六个孩子的襁褓布匹!</p>
此言一出,让众文官皆是一惊。</p>
若这身后不知其数的百姓,是华县的现在,那这些灾难时出生的孩子,就是华县的未来。</p>
这现在、未来,皆拜恩公殿下所赐。</p>
一众文官眼神有些复杂,他们一直头疼的太子殿下,似乎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他们难以遥望的存在</p>
还是在,他们文官最擅长的民心,为民请命这一块。</p>
日后,谁还敢在这两位爷面前自称为民请命?这不纯粹是找死了吗?</p>
恩,京城还一无所知的言官们,怼太子和蔚王殿下的话术再度减一</p>
“请恩公殿下上撵!”</p>
待得朱厚照、朱厚炜穿上那由孩子襁褓制成的袄子,众百姓再度拜下,高声道。</p>
他们,想为这救他们于水火,如同再生父母一般的恩公殿下,抬一次辇。</p>
恩公殿下他们从泥泞中逢山开路来救他们,他们又怎能让殿下再踩着这泥泞出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