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回大明摄政 > 第647章 让他去吧,不打紧的
    “太子,你这是”</p>

    看着朱厚照有些提不起兴趣的别扭样,弘治皇帝不由皱眉。</p>

    “没事父皇,儿臣只是唉。今天还是厚炜罢,辽东的事我们已经意见达成一致了。”</p>

    虽然嘴上这么,但到一致的时候,弘治皇帝总感觉朱厚照透露着一股深深的遗憾。</p>

    这是啥情况?</p>

    “不知蔚王殿下对辽东的态度是”</p>

    出兵呢,还是出兵呢,还是出兵呢?</p>

    张懋拱,脸上请战的表情毫不掩饰。</p>

    同时,张懋又将充满竞争的眼神投向了站在一旁的王越。</p>

    哼,老家伙,这次的挂帅谁也别想跟本国公抢!</p>

    你在西北这些年立的功不少了,该给本国公一个表现会了!</p>

    本国公虽贵为国公,武勋之首,但大半辈子过去,基本一直在京城守家,妥妥的一个高地保安!</p>

    这像话吗,哪个武将天天守家的,他是张懋又不是李信!</p>

    “父皇,英国公,关于辽东今年冬天可能遭遇鞑靼进攻这件事,镇国府的态度是”</p>

    “让他去吧,不打紧的。”</p>

    “啊???”</p>

    当朱厚炜轻松的出这句话后,惊掉了在场不知多少人的下巴。</p>

    准备请战的张懋眼睛瞪得老大。</p>

    啥意思,这这不对吧?</p>

    这跟你们西山的风格不搭呀,不是你们的作风呀!</p>

    张懋迅速扭头看向一旁的太子朱厚照,中间此时的朱厚照那也是万般不愿,那嘴撅的都快能挂油瓶了,但即便“本宫想要刚他想要干仗!”这句话都写到脸上了,出人意料的是朱厚照竟真的没有驳朱厚炜的话。</p>

    就像是进来时的,他们达成了共识。</p>

    虽然这共识,朱厚照的不情愿已经写在脸上了</p>

    “蔚王,这是何意?”</p>

    弘治皇帝也纳闷的很,饱含深意的瞅了瞅朱厚照,随即又看向朱厚炜问道。</p>

    “之前土豆问世的时候,你跟朕,关外尤其是辽东会是后续发展的重点,现在屯田卫在辽东初步屯田取得成绩,为何要选择不作为?”</p>

    不作为,是一种极其恶劣的消极行为。</p>

    历史上许多想要有所建树的人,宁可在冒险中犯错,也不愿意坐以待毙。</p>

    弘治皇帝怎么想不通,他这俩从在嗷嗷叫、搞事不间断中成长起来的崽子,居然有一天会选这么消极的作法。</p>

    短短一个晚上不见,这是出啥事了?</p>

    “父皇,不是不作为,是没必要。”朱厚炜纠正道。</p>

    “没必要?”</p>

    这话一出,众人更疑惑了。</p>

    辽东你们镇国府战略的重点之一这是你自己承认的事,现在你告诉我成果即将被鞑靼糟蹋了没有反抗的必要?</p>

    “你要不要去医院看看?”</p>

    弘治皇帝眼睛微眯,你要不要听听你的是什么?</p>

    </p>

    “父皇,儿臣真没瞎搞,儿臣是觉得,此次真没必要大动干戈。”</p>

    朱厚炜叹气,喵的往昔一群对关外领土懈怠到不行的人现在一个个充满了干劲,果然还是因为有没有利益可图的问题。</p>

    好在,昨天晚上服朱厚照他已经扯过大道理了,现在不过是再来一次罢了。</p>

    他们再倔,还能比嗷嗷叫想要出关干鞑靼人的朱厚照更倔?</p>

    “请问英国公,马尚书,要是出战,你们觉得要多少人马多少物资投入到此次辽东之争?”</p>

    “这”</p>

    “回殿下,若是让老臣出战,即便鞑靼有十万之重,守城的话老臣数万足矣。”</p>

    张懋想了想拱道。</p>

    他对自己有信心,要是守城战,数万人绰绰有余,甚至都够他直接跟鞑靼干一场了。</p>

    因为,只是打草谷抢物资,对面基本是不可能出动十万之众的。</p>

    “嗯,数万,那后勤物资几何?能对屯田工作有什么帮助?”朱厚炜点点头。</p>

    “这”</p>

    张懋一愣,不由看向马文升和一旁的户部尚书王继。</p>

    “这,粮草一二十万担,武器”马文升想了想开始报单。</p>

    “好了,可以停了。”朱厚炜连忙伸。</p>

    “且不提带着这老些大冬天跑辽东打守城战值不值当,就你报的这些就让人户部的脸都黑了。”朱厚炜指了指一旁法令纹都皱出来的王继道。</p>

    “马大人,为何辎重和武器要新增这么多,本官记得这些年户部挺紧着这一块的吧?”王继微笑,笑容危险。</p>

    “这上次针对杀良冒功案其中也牵扯了许多的军备问题,兵部这段时间也在查,发现这些年确实是”马文升有些尴尬,在恢复原职后弘治皇帝就让他查一查兵部其他的问题,这一年陆陆续续,好像洞口越来越大了</p>

    王继:</p>

    你们这些该死的玩意!把我户部的钱换来!</p>

    那都是老夫一晚上一晚上敲算盘精细着过日子的!</p>

    “所以,意义不大,这消耗量比那点新试验田多多少倍?”</p>

    “更何况,试验田也不会出啥事。”</p>

    “等鞑靼来了,都入冬了,秋收的粮早搬回家了,田里能有个啥?”</p>

    “本来冬日也是积雪覆盖积攒肥力的时候,人鞑靼就算不来试验田也是那样没差呀?”</p>

    朱厚炜双一摊,你们是不是想好处想疯啦,东北的冬天你还想种地呀?你不会指望着我用玻璃搁辽东都整上暖棚吧?</p>

    “再了,人家不出意外就是来抢的,咱们费了派大军到辽东人家也不见得跟咱碰一碰,玩意一不心翻船了粮草还被他们劫持了去,这不纯纯滋敌嘛?”</p>

    爬冰卧雪不是那么容易的,大明目前的军队哪做得到这种恶劣环境能保持超强战力,不给鞑靼送人头就已经不错了。</p>

    还不如让王煜苟着守家呢。</p>

    反正今年试验田大丰收了,以辽东那点人口,各个城池坚壁清野全部到城池内苟着,就算对面撒丫子开炮哄城,只要当好缩头乌龟,对面也只要急的跳脚的份啊。</p>

    在这种自身还没发育好,地方拆不了我方塔的境地,苟塔发育不丢人。</p>

    识时务者为俊杰嘛。</p>

    等辽东新军建制再完善一两年,等土豆再铺开一些让大明至少让北方这一片粮食能达到初步自足,到那时恢复北征也不是问题。</p>

    何必急于一时呢?</p>

    苟,是一门学问,苟到深处,许多事自然就成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