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回大明摄政 > 第656章 从特务问题到宗室问题
    “将锦衣卫、东厂监视、逮捕、审讯官员等等一系列权力全都一个个独立划分出来将锦衣卫按照职能拆分成为多个独立的部门,以此开限制锦衣卫和东厂在办事途中因为权力过大从而产生的一系列破事烂事。”</p>

    “还有锦衣卫的选拔,不仅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实践培训还要通过文化和司法考试,锦衣卫要涉及的是关于国家律法之事,不能只有武力没有脑子,要懂法才能守法、执法。”</p>

    “至于那些因为父辈有功于社稷朝廷给予荫蔽而给了世袭千户之类的这种,儿臣的建议是往后直接取消。”</p>

    “那些有功于社稷的功臣,给予他们后代优待自然不是什么问题,这本就是许多人努力想要给后辈留下的,但荫蔽不宜过重。”</p>

    “朝廷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大明百来年时间此类躺着吃饭的增加了多少人,现在或许还不至于对大明产生过大的影响,但是再过一百年两百年呢,大明会不会被一群躺着吃饭的人吃垮?”</p>

    “到这儿臣不妨斗胆再多一点。”</p>

    “父皇,太祖爷留下的祖宗之法,有关宗室”</p>

    “停!”</p>

    弘治皇帝连忙制止。</p>

    你子能不能收敛一点,有些东西咱们关起门来父子慢慢行不行,你在外面叭叭什么玩意!</p>

    不知道有些事情出来是很难处理的嘛!</p>

    “好了,朕知道你对锦衣卫、东厂改革的想法了,你到时候拿出个章程来,朕再看看吧。”</p>

    原本还听的挺认可的弘治皇帝被朱厚炜后面的几句话直接给整的没心情继续听下去打算回宫了。</p>

    “有些事,你们兄弟自己或是到时候来找朕都行,在外面就”</p>

    “知道了吗?”弘治皇帝看向朱厚照、朱厚炜,显然是在指刚刚朱厚炜愈发“语出惊人”然后被弘治皇帝直接制止了的事。</p>

    “是,儿臣知道了。”朱厚照、朱厚炜乖乖点头。</p>

    弘治老爹还怪谨慎的嘞,今天在场都没别人还这么严肃。</p>

    不过看来,有些事父皇心中还是挺有数的。</p>

    “蔚王刚刚到话,你们怎么看?”</p>

    离去的车辇上,弘治皇帝朝着伺候在身边的萧敬和牟斌两个人问道。</p>

    “这”</p>

    两人下意识悄摸瞄了一眼对方,随即拱。</p>

    “陛下,内臣觉得殿下的在理,臣等二人这两年办事不力东厂和锦衣卫屡屡有负陛下的信任,是该好好改治改治。”萧敬拱,心中有些无奈。</p>

    他能怎么办呢,吃个瓜他这个东厂头子就成了事件的中心点之一了,这谁受得了。</p>

    算了,就这样吧,顺着殿下的意思走就是了,刚刚蔚王殿下的陛下显然也是很认可的,那就是大势,东厂和锦衣卫的权力都是来自皇权,那皇权的大势他们就不能逆。</p>

    不就是被拆分嘛,总比鸡蛋碰石头结果最终被撸了好。</p>

    同时,萧敬也是不由幽怨的看了一眼身旁的牟斌,什么玩意嘛,一天天什么事都干不好,咱当初居然还跟你这种人争宠,为万事屡次快你一步而沾沾自喜。</p>

    咱也真是不挑,现在想想唉。</p>

    牟斌你个老子把咱这个东厂头子的逼格都拉低了。</p>

    “臣也认为蔚王殿下的对,锦衣卫和东厂,需要破而后立才能更好为陛下分忧。”牟斌咬牙跟上。</p>

    </p>

    萧敬一个殃及池鱼的都这么果断,他这个此次犯错的主角要是犹豫拖沓那还是趁早去锦衣卫大狱找个牢坐吧。</p>

    “嗯。”</p>

    弘治皇帝轻轻颔首,不管自愿还是无奈,两人态度是好的,那后续将这两把生锈了的刀打磨重铸就简单多了。</p>

    “蔚王今天的宗室问题,给朕封锁消息,朕不希望从别人嘴里听到有人蔚王提过这个。”</p>

    弘治皇帝语锋一变,道。</p>

    宗室问题,其实对于历朝历代来都是一个头疼的点。</p>

    而对于大明,起来、处理起来更麻烦。</p>

    因为,他们这一系的源头太宗皇帝,就是在宗室削藩这件事上起事搞起的奉天靖难,所以后续太宗皇帝上位后对祖宗之法那时守的很,虽然也进行过削藩,但那也只是搞掉了兵权,至于钱什么的那是大把的给。</p>

    就是养着,别给主脉捣乱就行。</p>

    因为太宗爷上位的经历,对于宗室问题,他们这些后代子孙很多地方就更不容易去办了。</p>

    扎的很。</p>

    要是朱厚炜刚刚的话被有心人听到,怕是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是大麻烦。</p>

    “是。”</p>

    萧敬、牟斌严肃点头。</p>

    陛下放心,我们嘴最严了,人送外号秘密貔貅,只进不出。</p>

    “厚炜,你刚刚的宗室啥的,你要干嘛?”</p>

    蔚王府内,朱厚照可就没那么多顾忌,拉着朱厚炜就继续展开话题。</p>

    “到书房,慢慢聊。”</p>

    朱厚炜带着朱厚照去了书房,然后让钱安和刘瑾去泡茶顺便准备点点心,光聊天不吃点东西多干巴呀。</p>

    “咱们大明如今有多少宗室,你知道不?”</p>

    润了润嗓子,朱厚炜切入主题。</p>

    “现在?大概几百?还是一两千?”朱厚照一时间回答不上来,他还真没了解过详细的。</p>

    “估摸着上万应该是有了。”</p>

    “哦?咱们还有这么多亲戚那,本宫可真没想到。”</p>

    “这才哪到哪,你要知道太祖爷洪武年间初封的时候宗室才五十八人,到太宗爷时期则是翻了个翻还拐了个弯到了一百二十七人,而在本朝,弘治五年的时候晋府的庆城王朱钟镒又一次改写了咱们老朱家的生育记载,一年时间儿女多了九十四个,孙子更离谱多了一百六十三个。”</p>

    朱厚炜自己着都不由咋舌。</p>

    他们是姓朱,但不是真的朱呀,一年多了近一百个儿女,这就算每天一次次次一发入魂也得工作半年时间吧,那他那腰子得虚到什么地步。</p>

    唉,年少不懂的节制,老年哦不,这种货色一般是没有晚年的,基本嗨皮不了几年就该死在女人肚皮上了。</p>

    “按照咱们大明这百年时间以来的宗室人数变化,得出的规律是大概每过二十到三十年的时间,咱们老朱家的宗室人数就会多一倍。”</p>

    “你猜猜看,再过一百年,咱们能有多少亲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