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凡人仙葫 > 第46章 旱灾
    二狗子在山上住了几个月,如今又到了春耕季节。</p>

    去年冬天没下雪,一直到现在,一滴雨也没有下。</p>

    他此时走在乡间路上,发现这大晚上的,人来人往,竟然不比白天少。</p>

    不过大家都来去匆匆,没有太留意二狗子。</p>

    现在只要不跟他们抢水源,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大家也懒得关注。</p>

    很多距离水源比较远的,只能用肩挑扛的方式,从水源地打水,再倒进自家田里。</p>

    但水源地的田主人肯定不同意,这年头抢水,等于是抢粮食。</p>

    这一路走来,田间地头为了争夺水源而打架的,他已经看到十余起。</p>

    二狗子只能庆幸,他的那50亩地,靠近蛇口山的那口山泉水,在这种灾年很占优势。</p>

    而且蛇口山的那口泉水,仍然跟往年一样出水,没有受到旱灾影响。</p>

    当他走了一晚上夜路,赶到县城时,天已经微亮。</p>

    进城先是去了回春堂,他又带了一麻袋大力丸,都要卖给了司马义。</p>

    走进回春堂,发现如今的回春堂生意特别好,有很多人在排队。</p>

    随便找了一把板凳,打算坐在旁边等待一会。</p>

    谁知,他这一屁股下去,板凳直接咔嚓一下就塌了。</p>

    他本人体重就有00来斤,背后的剑也有50斤,再加上这把板凳也不太结实。</p>

    这一下可把店里的病人吓了一大跳,有认识他的则在悄悄话。</p>

    “这位就是传中的张秀才!”</p>

    “就是在考场上一剑将考官击飞出去的那位猛人。”</p>

    “哈!就是毁坏考场,还欠下200两银子巨款那位吧!”</p>

    “哈哈哈,那场考试我也看了”</p>

    “这位也是奇人”</p>

    以二狗子如今敏锐的五感,自然将他们的悄悄话尽收耳底。</p>

    没想到,自已在县城中竟然还有名气,过了这么久,还有人在传他的事迹。</p>

    这些无伤大雅的闲话,二狗子只能假装没听见,不过谈论自已,脸上还是免不了有些羞怯地红了。</p>

    另外找了一个结实的板凳,心地坐下去,这次没塌。</p>

    独自坐在角落等待了一会,司马义给一个病人看完病,便来见他。</p>

    为了避人耳目,司马义领着二狗子走进后院的一间房子。</p>

    “你现在是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啊!”</p>

    司马义闻言脸上却没有喜色,而是深深叹了一口气。</p>

    “我能不赔钱就算不错了,大部分都是穷病,饿病,就别指望从他们身上赚到钱了。</p>

    我的药也治标不治本,要是能吃几顿饱饭,吃两顿猪肉,这些病都能不药自愈。”</p>

    对于司马义所的,二狗子也大概明白一点。</p>

    今年因为旱灾,很多人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虽然没有直接饿死,但人变得极度虚弱,各种病就上身了。</p>

    司马义又是一个心慈的,面对这些穷人看病,店里药材往往只卖成本价,或者只赚微薄的利润。</p>

    有时候因为心软,看不得生离死别,甚至还会往里面倒贴钱。</p>

    因为收费便宜,价格公道,有时候还免费送药,回春堂的生意确实越来越好。</p>

    只是生意虽好,却并不赚钱。</p>

    人家卖棺材的希望每天多死人,做郎中的最希望大家都生病。</p>

    二狗子感觉,司马义这种见不得人间疾苦的性子,就不适合做郎中这一行。</p>

    相识几年下来,司马义从以前意气风发的少年,变得沉默了很多,二十多岁的年龄,竟然有了几丝白头发。</p>

    不过,以司马义这种性情,二狗子与他交易,就不用担心被他出卖。</p>

    以前他还,不知道天高地厚,拿珍稀的灵物出来卖。</p>

    随着他对武者的了解深入,才知道这么做有多危险。</p>

    幸亏当年遇到的是司马义这种人。</p>

    不过,如今的回春堂人多眼杂,他还是打算,下次换成晚上再来找司马义。</p>

    “一共32两白银,还是全部换成培元固本丸吗?”</p>

    司马义清点完大力丸之后,很随意地问道。</p>

    二狗子每次都把大力丸全部换成培元固本丸,他已经习惯了。</p>

    “这回先帮我采购一批药材,剩下的银子再买培元固本丸。”</p>

    </p>

    但这一次,二狗子又拿出了一份药材清单。</p>

    “这些药材再加上人参和肉苁蓉,就是培元固本丸了,你这是要配制培元固本丸吗?”</p>

    司马义看到这份药方,便已经猜出二狗子要制什么药。</p>

    培元固本丸的药方并不是什么秘密,很多人都知道,大家只是缺少年份足够的人参罢了。</p>

    “里正好有几株老人参,和一些肉苁蓉,打算配一些出来试试。”</p>

    二狗子随意地解释了一下,司马义没再多问。</p>

    把药材清单留在司马义这里,二狗子就去了正武堂。</p>

    先去把上次借的书籍都退了,在藏书室里面待了半天,重新借了十几本书。</p>

    他现在已经体会到看书的乐趣,笔墨纸砚都是很贵的,每一本书的成本都很高。</p>

    能留在纸上传承下来的内容,都是前人经验的浓缩。</p>

    现在有这样向前人学习的会,他肯定要好好把握。</p>

    然后他又找了司马副堂主,询问了保荐学员的事情,司马洪满口答应下来。</p>

    诸事办妥,二狗子在县城只停留了一天,又连夜返回蛇口山。</p>

    路上经过安昌河的时候,发现河流的水位已经下降了一大截。</p>

    再这么旱下去,恐怕河水也要断流了。</p>

    万一大旱连年,到时候连喝的水都没有,他要提前多储备一些水,以防不测。</p>

    他找了一个周边无人之处,将黄皮葫芦取出。</p>

    “大大大大”</p>

    随着他心中的念头升起,黄皮葫芦在他面前肉眼可见地变大。</p>

    一瞬间就从锈花针大,变成三丈多高。</p>

    把这只大葫芦放进河里,河中水流形成一个漩涡向葫芦中灌去。</p>

    守在河边灌了两个时辰,眼见河水下游的水位都下降了一截,葫芦却始终无法灌满。</p>

    如果一直灌下去,不知道要装多少水,才能把葫芦灌满。</p>

    用了好几年,始终没有弄清楚这只葫芦的极限有多大。</p>

    此时天色微明,只能将葫芦重新变成锈花针大,被他扎到耳朵上,看起来像一根不起眼的耳钉。</p>

    回到蛇溪村,二狗子当着黄老财的面,帮他写了一份保荐信。</p>

    拿着这份信件,就可以到正武堂学习。</p>

    黄老财一家子,自然又对着二狗子一阵千恩万谢。</p>

    二狗子回到蛇口山下,盖房子的石头地基已经全部完工,一名石匠头子正在等他。</p>

    “张老爷,房子地基都已经做好,你要的石磨和舂臼也做好了。”</p>

    工匠指着身后那两套超大号的石磨和舂臼,暗自咂舌。</p>

    这么大的石磨,两头驴也拉不动,也不知道这位秀才老爷打算让哪头牲口来拉?</p>

    二狗子查看了一下地基和石磨,很痛快地给工匠结清了工钱。</p>

    工匠接过一包碎银子,心中松了一大口气。</p>

    给这些地主老爷们干活,最难的是结算工钱。</p>

    很多时候辛辛苦苦忙活大半年,待到结算工钱的时候,挑三拣四,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各种理由克扣。</p>

    这位张老爷一分没少,还多给了几钱银子。</p>

    “多谢张老爷!”</p>

    “不用客气,来年可能还要找你们干活呢。”</p>

    二狗子着,已经抱起那个超大的磨盘,纵身一跃,往蛇口山上冲去。</p>

    那位还没走远的工匠头子,看到这一幕直接就跪了下去,嘴里直呼仙师神通广大。</p>

    对此二狗子倒也没有特别避讳普通人,据县太爷还偶尔向平民展示仙法呢。</p>

    因此全县百姓都知道县太爷神通广大。</p>

    把石磨和石臼都搬上山顶,安装好之后,试着推了一下石磨,感觉差不多,不是很费力。</p>

    稻谷脱壳需要用到石臼,他以前有一套,太了,速度慢。</p>

    磨米,磨药材,用石磨也能方便快捷很多。</p>

    他葫芦里有很多粮食,但加工成大力丸比较费时间,每天还要学习,修炼,种地,因此经常要很长时间才去卖一石。</p>

    以至于,他以前计划的每天吃一粒培元固本丸,都没能做到。</p>

    随着实力提升,需要炼化越来越多的灵气。</p>

    想要让实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他在制造药丸方面的效率,也要提高一些才好。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