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538章 命运之力
    随着士颂正式和东吴完成“和谈”,东吴这边,象征性的给士颂进行了一定的赔偿。</p>

    然后,又用他们管用的“欠着”的方式,是剩余的钱财,他们以后会分批偿还。</p>

    孙权这人,不怎么要脸,只讲究现实的实用派,甚至亲自写了借条,认可豫章和庐江二郡,是归属士颂的,只是目前暂时借给他孙权而已。</p>

    “主公,若曹操南下。我们只能合力抗击。”劝孙权的人,正是最受孙权看重的谋臣鲁肃。</p>

    他的分析,在东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p>

    “若败了,别庐江,豫章二郡了,大江之南,汉室故土,哪里还会有我等容身之所在。那时候,无非便是士颂退守交趾之南,我们东吴,跑去夷州占据海岛罢了。”</p>

    “而若是我们击败了曹操,局面就会大有不同,那时候,士颂和中原势力。”</p>

    “士颂必定会趁北上,一心要把中原势力的根底给打没,为他自己,除去日后的大敌。</p>

    “那时候的士颂,绝对不会来找我们要什么庐江,豫章二郡,反而会支持我们北上徐州,和他一起攻略中原,让中原再无强大势力。”</p>

    “而曹操若是大败北归,为了减缓南面的压力,自然也会是对我们多加拉拢。他会集中他上剩下的力量,全力去对付士颂。毕竟那时的士颂,是可以覆灭中原的。”</p>

    “若是曹操败一场,士颂为了稳定鼎足而立的局面,依旧会和我们保持联盟关系。这二郡,他也绝不会前来讨要。甚至还会帮助我们北上攻略汝南,进攻合肥,以缓和他在荆州和益州那边的压力。”</p>

    最后,鲁肃对孙权拱道:“不论如何,此时低头让步,给士颂一个借条什么的,根本无伤大雅。若是真如借条上所言,我们占据青徐二州,自东向西进军,和士颂东西对立。那时候,自然是有一场决定天下的大战。”</p>

    鲁肃的话到这里,孙权自然也明白后面的话,不用多。</p>

    若是天下只剩下自己和士颂两家,这地盘又何必还过去呢?大家各凭本事,来一场决定天下的决战就是。</p>

    此刻,不论是孙权也好,还是鲁肃也好。都没有把盘踞在江夏郡,被曹操从北面一路赶到南面的刘备,放在眼里。</p>

    在他们眼中,刘备不过是士颂的一个附庸而已,就和当年的张绣一样,迟早是要被士颂所吞并的。</p>

    天下人都可以这么想,这么看,不过刘备自己,却从来不这么看。</p>

    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有再次崛起的会。</p>

    百折不挠的刘备,其内心之强大,只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士颂和曹操能看到这一点。</p>

    刘备这样的人,绝对不负英雄之名。</p>

    更何况,在得到了士颂的支持后,江夏太守刘备上的实力,也得到了加强。</p>

    源源不断的外族兵源,被送到刘备上,刘备对这些人完成“教育”之后,上的军队,很快也恢复到了五万多人。当然,后勤粮草之类的,大多还是得依靠士颂的支持。</p>

    不甘心汉室就此落寞的刘皇叔,也终于在这一年,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贵人。</p>

    这一年,他完成了“三顾茅庐”,对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执弟子礼。</p>

    虽然这一次没有发生在隆中,但他终于是得到了诸葛亮,让自己身边的谋士,不再是那些白面书生了。</p>

    或许,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冥冥之中,自有命运的力量,将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成就。</p>

    而且,在诸葛亮的有意布置下,士颂还真就一直被瞒住了,根本不知道诸葛亮已经效力于刘备。</p>

    此刻的江夏郡治所,西陵城内,诸葛孔明羽扇轻摇,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坐在刘备身后的帷幕之中。听着楚侯府那边传来的最新通知。</p>

    是的,刘备如今的外交状态,基本需要和士颂保持一致。</p>

    即便是刘备早就私下和孙权完成了媾和,江夏郡变成了南楚和东吴之间的贸易往来点。但在明面上,刘备和孙权一直还保持着敌对的关系。</p>

    “楚侯能和吴侯化敌为友,一同抗击曹操,实乃是天下之幸啊。”刘备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着送走了楚国使者。</p>

    等他返回了自己的座位,则轻轻地叹了口气。</p>

    刘皇叔的这一声叹息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无奈。</p>

    汉室衰弱,朝纲不正。</p>

    如今的大汉天下,北有曹操,南有士颂孙权,三家基本已成鼎足之势。</p>

    大不了加上西北雍凉一隅之地,和远在辽东的公孙康一家。</p>

    想要复兴汉室,让天下人想起刘家才是天子,才是正统。</p>

    真是太难了。</p>

    当然,短期来,士颂和孙权完成正式议和,江夏郡这个所谓的“中立”缓存点,也失去了意义。</p>

    从前,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所以双方境内的商人,冒着极大风险,也要拖着货物进入江夏。</p>

    现在,则有了更安全的选择,别的不,孙策西征的那一条路,他们完全可以沿着当商贸之路走。</p>

    若是把时间线拉长一些,士颂低头和孙权达成和谈,只有可能是士颂也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压力。</p>

    曹操,那个和自己纠缠了半辈子的敌人,一个死死压制住了自己的敌人,竟然如此快速的扫清了北方,要不了多久,只怕就可以再次南下了。</p>

    “主公何故叹息。”诸葛亮从帷幕中走出,脸上带着笑容,即便是对刘备内心的想法有所了解,但看破不破这点涵养,诸葛亮还是有的。</p>

    刘备微微摇头,对诸葛亮道:“孔明,你是了解士颂为人的。这位楚侯心气之高,和常人颇有差异。”</p>

    “从前孙权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士颂求和,士颂都没有同意。如今士颂又向南平定了南海边的扶南国,按理是实力进一步恢复,却在这时选择了低头,同意了孙权的求和,想来是那曹操,即将要南下了吧。”</p>

    “嘿嘿,数年间横扫北方,平定四州,讨伐塞外,乌桓低头,还真是威风啊。”</p>

    “看似危,却又何尝不是主公扭转乾坤,恢复汉室江山的会呢?”诸葛亮完,微微摇动羽扇,眼神中充满自信和坚定。</p>

    </p>

    “孔明你给我做的四分天下之谋划,当真可能实现吗?”刘备再次回想起自己第三次去拜访这位青年时的情形。</p>

    是因为躲避战乱,诸葛亮从襄阳卧龙岗一路南下,来到江夏郡隐居,自己听了他的大名,前后三次拜访,终于请得这位先生相助,当时,诸葛亮为他提出了一套战略规划。</p>

    那一天,简陋的草庐之中,刘备终于见到了有着隐世大贤之名的诸葛亮,向他表明了自己身为汉室宗亲的志向,那便是恢复汉室江山,再次中兴汉室。</p>

    而诸葛亮,也是略微思索,便同意为刘备出谋划策。</p>

    不论是从他内心,还是他们诸葛家的安排来,这都是他的使命。</p>

    “如今,曹操占据北方,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之。士颂广有荆,交,益三大州,又向南开拓南疆,割据于西面,此乃君之助力。”</p>

    “此番场景,站在将军之处,举目望去,四面受困,似乎丝毫无破局之法。”</p>

    “然正所谓物极必反,月满则亏。如今天下均衡之势,尚未成型,曹操与士颂之间,必有一次决战。将军之,便在此间。”</p>

    诸葛亮完,从身后拿出一幅东汉十三州的疆域图,挂在披风之上,便开始了他的指点江山之举。</p>

    “噢?”刘备听到自己还有会,眼中出现了锐利的精光。</p>

    对于他而言,即便是看不到自己崛起的希望,他也绝对不会放弃,昔日有商臣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有齐国有田横五百士,宁死不降汉。</p>

    他刘备,本来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来当这汉朝最后的守节之人。</p>

    但听到诸葛亮还有会,点燃大汉即将熄灭的火苗时,他依旧充满了期待。</p>

    百折不挠,永不言弃。便是他刘备的精神所在。</p>

    哪怕一次次失败,哪怕蹉跎岁月,年近半百,他依旧胸怀壮志,豪情不减。</p>

    “不知这复兴汉室的会在何处,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刘备再次拜伏在了诸葛亮的面前,为了求寻那一丝会,他自然什么都放得下,何况是所谓的架子。</p>

    诸葛亮连忙扶起刘备,指着地图上的长江道:“曹操平定北方,所需时间,快则一年,慢则三载。便定然会起大军南下,和士颂孙权决战于大江之上。”</p>

    “若曹操胜,士颂必然丢失荆南,而后退向交趾之南。而曹操即便是能胜,也定然是惨胜,别交州,就是荆南也难以掌控。”</p>

    “但曹操大胜之后,其威望日浓,天下只怕莫有敢与之争锋者。将军此时,可提领一军,借南楚之败西去益州,以楚侯盟友之身份,假途灭虢,占据益州为基业。东和孙权,南盟士楚,北拒曹操。”</p>

    “那士颂会舍得将益州让与我?”刘备有些不相信诸葛亮的话语。</p>

    “士颂大败于曹操之后,定然是再无可出征之兵。益州北面,诸郡世家大族,庶民百姓,也只会埋怨士颂抛弃他们南去。但对曹操,更是心中有怨有恨,更有忌惮。主公占据益州,定然是顺势而为。”</p>

    诸葛亮解释两句后,怕刘备担心,继续补充道:“而曹操那边,惨胜之余,定然想要占据最为繁荣之荆南之地。加上益州险要,若无内援之力,曹操也无进兵益州之力。”</p>

    “那时,便是四国并列,一强三弱之局。主公可用益州为基业,待天下有变,便北定雍凉,成秦并六国之势。”</p>

    着,诸葛亮羽扇轻横扫,带起一股清风,让刘备从这份想象的场景中,回过神来。</p>

    “若是士颂得胜呢?”刘备忽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p>

    诸葛亮脸上的笑容更加的灿烂了,白羽扇微微摇动,道:“天下大势,看似尽在曹操中,当他弱时,犹能南击士颂,北灭袁绍。如今他以虎踞中原膏腴之地,拥百万之兵,天下莫有能与之争锋者。”</p>

    “但阳至则阴生,过犹则不及,由我观之,曹操南下,只怕是胜少败多。”</p>

    “一旦曹操战败,天下走势,必定归于混乱。而乱中,则是将军崛起之良!”</p>

    “到那时,士颂必定全力挥师北上,收复荆州,东出秦川,再夺上庸诸郡,恢复昔日旧土,进而入驻关中。”</p>

    “而孙权必定引吴越之众,攻合肥,进广陵,意图徐州。”</p>

    “若曹操未死,必定集中剩余部队于荆州,试图压制士颂。同时令青徐之兵对抗孙权,再调北方壮丁南下以为后援。”</p>

    “而主公,则可趁此会,翻身再占庐江,以此为据,迅速北上,攻略豫州,兖州为家。和士颂孙权呼应。”</p>

    “东和孙权争徐州,南盟士颂平荆襄,西定三辅司隶,竖正统已安河北人心,再发檄文于塞外,引二袁旧部和辽东公孙康入局,围剿曹操,逼曹操残部渡过黄河。”</p>

    “不论如何,将军占据中原之地,收天下贤才,可与曹操,士颂,孙权并立于世。之后,伺而动,先破曹操再灭孙权,最后树正统与大义,讨不臣之士颂。则汉室可兴。”</p>

    “善!我得先生,如鱼得水。望先生不弃,以天下百姓为念,助我一臂之力,恢复汉室江山。”</p>

    刘备根据诸葛亮的战略规划,在黑暗的夜里看到了自己前行的方向,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立刻拜服于诸葛亮面前,最终请得诸葛亮为军师,在江夏郡积草屯粮。</p>

    到现在,刘备能数次击败曹仁,把曹操留在荆州的南方集团军当做自己的陪练,一批又一批的部队,在诸葛亮的特意安排中,获得了实战经验,让曹仁真心不敢轻易东进江夏。</p>

    不得不,命运这个东西,就是这么的玄妙。</p>

    当刘备和诸葛亮形成组合之后,其产生的效果,真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p>

    诸葛亮此刻,也算是受命于危难之际,很快得到了关张赵的认可,融入了刘备集团的核心。</p>

    此时。听闻士颂和孙权完成了和谈之后,为了能在后面对抗曹操的联合军中有一席之地,为了能让刘备在对抗曹操的战斗结束之后,不论是北方胜利还是南方胜利,任何结果之下,刘备都能有更多的腾挪空间。</p>

    诸葛亮给了刘备一个建议。</p>

    “三家联姻结盟,共抗曹操,乃是稳妥之计。”</p>

    葛亮着,自己的内心,也只能微微叹息。</p>

    这谋划虽然很是妥当,但对于他自己而言,却是很不妥当的,甚至是有些尴尬的计谋。</p>

    毕竟他是士颂的“妻弟”,虽然二姐故去,但士颂对诸葛家还是颇为照顾,三弟诸葛均虽然能力平平,但在楚侯府中,却依旧身份超然。</p>

    以诸葛亮的才智,他当然知道士颂是想要招募他诸葛亮为楚国效力的。</p>

    但诸葛亮自己也好,当年家中的安排也好,诸葛三兄弟,自是要分到三家之中的,他诸葛亮便是诸葛家为大汉朝尽忠的那一个,而他能选的人,如今,也只有刘备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