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带回了乐进愿意投降的消息。</p>
这倒是没有让士颂意外。</p>
只是士颂却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有一个不能接受乐进投降的理由。</p>
那就是当年宛城被克,主要是因为孟达献了城门的缘故不假。</p>
但是孟达献了城门之后,宛城守将文聘,率领他能集中起来的守城部队,在宛城城内坚决抵抗。</p>
最终,他被张合射成重伤,乐进上前补刀,一刀斩断了文聘首级。</p>
张合和乐进二人,因为此战功,在曹魏内部还得了不少的封赏的。</p>
而文聘之子文休,虽然是文聘养子,却是从就在家中养着,更是写进了文家家谱的存在。</p>
名义上来,就是文聘的儿子。</p>
文聘在楚国的所有的爵位封赏,文休都有权利继承。</p>
对于文休而言,文聘就是自己的父亲。而乐进,便是他的杀父仇人。</p>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p>
可若是士颂接受了乐进的投降,那么文休,只怕便再无报仇的会了。</p>
士颂也因此陷入了纠结之中。</p>
打发走了蒋干,士颂去了贾诩的营帐,他想要问问贾诩的意思。</p>
这襄阳城内的曹军,到底是留着还是放过。</p>
“乐进愿意投降,文和先生以为如何?”</p>
“自然是好的,曹操麾下文武之中,不乏良才,主公若是能不计前嫌,收而用之,对我楚国多有裨益。”</p>
贾诩都没有抬头看士颂,只是简单地摆弄着面前的茶具。</p>
在给士颂倒好了一杯茶后,他接着道:“只是我看武陵传语上所写,主公不仅杀了曹操,对曹操身边文武,也是一个没有留下。”</p>
“更是放出话来,中原世家,只要是支持过曹操的人,你也一个都不准备放过。”</p>
“想来主公的内心,对这些人是有恨意的。”</p>
“我能的是,若是主公以宽容之心,收留这些人,可以为我楚国增加不少助力,方便我们早日一统天下。”</p>
“只是这些人,若是得到了加入我方的会,未来必定尾大不掉。他们的各种专营,联姻也好,攀交情也好,楚国内部文武,必然会和这些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再想要铲除,会麻烦许多。”</p>
士颂微微点头,捧起贾诩为他准备的茶水,却没有喝下。</p>
他的心中,想到了一个叫做黄巢的名字。</p>
本来自己对黄巢没有好感,这种喜欢制作人肉干粮的统帅,这种覆灭唐朝的罪魁祸首,他本能的就很厌恶。</p>
但是话又回来了,黄巢那种不做任何分别,只要是唐朝的官员,不论公卿世家,还是底层吏,一律杀无赦,倒还真是一种快刀斩乱麻的好办法。</p>
所谓的世家势力,在他这一杀后,那种传承了千百年,底蕴丰富的家族,基本就被杀绝了。</p>
后来这些名门所谓的后人,也不过是旁支庶出的后代,根本没有继承任何底蕴的。</p>
士颂先顺着贾诩的话,道:“中原世家,我意,是想要杀干净的,这自然不必多。”</p>
“只是这襄阳城内,我心中尚顾及。襄阳城内投降的世家,我也可以放到交州去,他们家族在中原的势力、传承。自然不会和他们有关系。”</p>
“但襄阳城的守将乐进也好,其他武将军士也好,他们的上,有不少我楚国将士的血,且仇深似海。”</p>
“若是许他们投降,会不会让我楚国将士之中,不少人心寒。”</p>
“但若是不接受他们的投降,攻襄阳会损失人不,襄阳城若真被付之一炬,我的损失也少啊,以后重修襄阳城,又需要一大批资源。”</p>
“最为关键的事,襄阳城内的那些叛臣,乐进已经控制住了,我想要亲自处置这些叛徒,让他们生不如死,让他们知道背叛楚国,要付出的代价的。”</p>
“不虐杀他们,难消我心头之恨,让他们死的太简单了,我的念头不会通达。”</p>
士颂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一股脑地都给了贾诩。</p>
贾诩听完之后,保持淡淡的笑容,反问士颂一句:“主公,难道忘记了黄汉升,甘兴霸之旧事乎?”</p>
不得不,贾诩就是贾诩,简简单单一句话,从来都是直指核心。</p>
黄忠当年在刘表麾下时,长刀利箭,夺走了多少北征将士性命,就连被士颂看中的荆南出身,改变了命运的唐瞬,其父亲不也是死在黄忠上吗?</p>
还有甘宁,当年还是水贼的时候,带着部下在荆南祸害百姓。当年对甘宁和他的水贼部队心有怨恨的人,还少吗?</p>
到了现在呢,黄忠已经顶着楚国第一将的名头很多年了,虽然年纪越发大了,但是也越发的沉稳有威望了。</p>
他的“义子”唐瞬也已经成长起来,以后未尝不能继承黄忠衣钵,被士颂当做一个“黄忠”来使用。</p>
而甘宁呢,荆州水路两栖部队的统领,锦帆营百骑的威名也被百姓交口传颂。</p>
甘宁其人和当年犯错的水贼,现在严然都是楚国重将,身份超然。</p>
而且甘宁正值壮年,未来自己定中原,征河北,乃至天下一统后,甘宁依旧可以在交州南海,甚至沿江而下,出东海。</p>
为自己,为大汉在海域上建功立业。</p>
“还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p>
士颂心中微叹,自己怎么就忘记了这些呢?</p>
一旁的贾诩又道:“主公心中,只怕早已有了决断,这乐进以及城内数万曹军,我们还是能吃下的。”</p>
“嗯,我也是一时没有想明白。”士颂答应着贾诩。</p>
接着道:“调唐瞬去见一见文休,如何?至于日后回到楚望台,我亲自去给文聘将军赔罪吧。”</p>
“主公,即便是文聘将军地下有知,也会支持主公此举的。”贾诩接着又主动请缨:“至于文休将军那边,我和唐瞬一起去吧,文休那孩子,也不是不明大局之人。”</p>
有了贾诩出马,还有被自己寄以厚望的文武全才唐瞬一起,两人很快就做好了文休的思想工作。</p>
对于文休而言,文聘的养育之恩,确实比天都大。</p>
但是话回来,文聘被乐进所斩杀,并非私仇,而是在宛城被克之后,决死不降</p>
</p>
他和张合乐进二将过招,在战阵之上被战。</p>
大丈夫,马革裹尸,名正言顺。</p>
文休若是想要报仇,要么在战场上堂堂正正地斩杀乐进,要么,抓住孟达之后,求士颂让他亲自结果了孟达报仇。</p>
毕竟宛城陷落的罪魁祸首,便是孟达的临阵倒戈,献了城门。</p>
当天午后,文休便找到了士颂,见到士颂后,立刻双膝跪下,拱行礼。</p>
“主公,文休请主公不用犹豫,可接受乐进的投降。”</p>
“乐进杀了我父,但那是战场厮杀,乐进不杀我父,必被我父所杀。”</p>
“两军交战,自有死伤,我没什么好怨恨的。我所恨者,乃是献城门的叛徒孟达,唯求主公能在他日抓住孟达之时,将他交由我来杀之,以泄我心头之恨。”</p>
果然,文休在贾诩和唐瞬的影响下,认同了乐进可以不死,但叛徒孟达必须死的理念。</p>
士颂思虑片刻,道:“孟达此贼,害死的可不止是文聘将军一人,宛城陷落后,数万侧荣军覆灭。”</p>
“文聘将军以下,包括廖立廖公渊先生,全部壮烈殉国。杀孟达之心,我绝不比将军少,抓住孟达后,我绝不会让他轻易死去,我要让他身心俱死。”</p>
“但我可以保证,最后取他性命那一刀,可以交给阁下。”</p>
文休心中凛然,是啊,士颂对孟达的恨意,只怕不比自己少。</p>
孟达若是被抓住了,少不了要把他扒皮抽筋。</p>
是的,就是字面意思的扒皮抽筋,而后还会给与孟达各种精神折磨。</p>
想到这里,文休心里很是满意,甚至起了一丝期待,而士颂能把最后一刀留给自己报仇,他也很是满意:“多谢主公。”</p>
消除了自己接受乐进投降的最后一个心结。士颂传令三军,做好“阅兵”准备。</p>
他准备好好的在襄阳城下,展现自己的武力,让乐进知道,他选择投降,是多么的明智。</p>
士颂大军到达襄阳城下第三天。</p>
襄阳城内诸多中下层武将,以及大多文臣,有的人在筹谋如何抵御楚军,有的人在策划如何在楚军攻城之时,做好“配合”的举动。</p>
当然,也有人在规划着如何趁乱北逃。</p>
只是这些人,谁都没有想到,他们的计划没有会执行。</p>
在他们所有人眼中,绝对不可能投降,士颂也绝对不会留下的人,襄阳城内曹魏的最高级别将领,五子良将之一的乐进,居然投降了。</p>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对曹操和曹操身边文武斩尽杀绝的士颂,居然接受。</p>
在乐进的配合下,楚军暗部以及甘宁所部奋武军,霍峻所部长林军的部分部队,早已经在前天夜里偷偷入城。</p>
他们和乐进的嫡系心腹部队一起,控制了襄阳各门。</p>
在这天清晨,襄阳城各门同时打开,接应楚军主力入城。</p>
同时,在士颂别有用心的安排下,各支部队三五百人为一组,由暗组探子带领着,在城内按照士颂列出清单,一家家的包围收押。</p>
全族老幼,一个都不放过,全部捉拿。</p>
若是家中刚好有人不在家的,也直接全城捉拿。</p>
反正现在襄阳城四门都被封锁,许进不许出。</p>
曹操,荀攸,程昱,张辽,张合,许褚,董昭等等曹魏集团核心的人头,全部悬挂于东门,以彰显楚国武勋。</p>
至于王粲、陈忠、潘俊、邓羲、王朗、刘先这类原楚国叛臣的人头,则是在城内巡游。</p>
一面巡游,一面还有楚军中培养的大嗓门传令军士,对着建安儒叛将录的内容,大声朗诵,细数这些人的“罪有应得”。</p>
整个襄阳城内,一片死寂,谁都知道接下来,会迎来士颂一场血腥地报复。</p>
对于士颂而言,处理当年的叛徒,早已经成为了自己解不开的心结。</p>
从自己把楚天阁改名为北望台时,就已经下定决心,他日有会北伐成功,他绝对不会饶恕这些叛徒。</p>
之所以接受乐进的投降,一方面是不想让襄阳城经历战火,把乐进逼急了,拉着整个襄阳城玉石俱焚,让自己得不到襄阳城内的资源。</p>
另外一方面,其实也是最为主要的一方面,那就是襄阳城内的那些叛臣,自己要一个个精神折磨之后再杀掉。</p>
这些人决不能轻易地死于乱军之中,又或者让这些人自杀得逞,逃避自己的报复。</p>
士颂让蒋干带给乐进的信中,就特地强调了这一点。</p>
乐进也明白士颂需要一个发泄的途径,要么斩杀自己和自己的麾下的将士,要么杀那些原来楚国的叛臣。</p>
相比起来,他当然愿意把那些楚国叛臣给卖掉。</p>
死道友不死贫道嘛,千年来都是如此。</p>
即便是自己以后在士颂下,也会低人一等,被不少人排挤,但自己和自己麾下投降的将领,能有活下去的会。</p>
城内乱了半日不到,中午午饭前,该控制的都控制了。</p>
不愿意投降的曹魏将士,也都乐进集中起来。</p>
乐进告诉他们,士颂答应了自己不会杀他们,而是流放他们去南疆,为大汉戍边,和蛮族对抗,也算是为民族为国家而战。</p>
这些人里面,大多人也接受了这个提议,毕竟,想要为曹操死节的人,还是少数。</p>
至于那些少数人,自然也是有的,但是都不用楚军出,乐进自己就把这些人灭杀了。</p>
得到消息的士颂,最终还是决定入城内吃午膳。</p>
时隔七年后,在公元二零一年,士颂从襄阳城汇集五十万大军北伐惨败,丢失荆北及汉中郡东部。</p>
到现在公元二零八年年底,即将迈入新的一年前,士颂终于又回到了襄阳城内。</p>
来也是讽刺。</p>
城墙高大,前后经过刘表,士颂,曹操掌控,大家都对襄阳城的城防进行了各种加固的坚城,却从来没有进行过一次正式的城防战,都是城内守军,直接选择了投降。</p>
“世界上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被攻克的。”</p>
跨过城门的那一刻,士颂低声轻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