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长安多丽人 > 第194章 户籍册子
    刘绰心中堵得慌,她起身披上外衣,走到窗前,推开窗子,任由冷风扑面而来。</p>

    风雪交加,刘绰却浑然不觉,她心中想的只有一件事:这帮人,该杀!</p>

    她虽不信鬼神,但今夜,却恨不得真有厉鬼,能将那些狗官的性命全都收走!</p>

    “真是岂有此理!”刘绰一拳砸在窗台上。</p>

    关中已经连续两年大旱了。</p>

    去年赈灾粮的事,便是个不了了之。一大堆蠹虫里,只有赵翰文被揪了出来。这些地方已经超出了京兆府的管辖范围,却都听了李实那封城的命令。</p>

    足见是粮仓里的粮早就出了问题。他们跟前任司农卿李实其实是一根绳上的蚂蚱。</p>

    望着眼前这一片被灾难侵袭的土地,刘绰心中涌动着难以言的痛楚和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一种深深的悲哀和愤怒在她的胸腔中蔓延。</p>

    她虽然生于大唐,长于大唐,但前世的记忆却让她对生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敬畏。</p>

    她知道,这场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人祸!</p>

    天文数字的人命,没有人能承受得起。</p>

    如果这是真的,那她该怎么办,明哲保身还是挺身而出?</p>

    刘绰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p>

    她感到自己的心在颤抖,她想象着那些饥饿的百姓,那些在绝望中挣扎求生的眼神,那些因为饥饿而无法再睁开的眼睛,那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期盼着能有一线生的无助和绝望。</p>

    她要为他们讨回公道,她要让那些贪婪的官员付出代价。</p>

    哪怕像韩愈一样被逐出长安,贬谪远地,失去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哪怕身陷囹圄,哪怕粉身碎骨,她也绝不会退缩半步!</p>

    当务之急,是要找粮食救济灾民,阻止有更多灾民饿死。</p>

    刘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p>

    前路荆棘丛生,困难重重,她必须要心谨慎,思虑周全,不能牵连家人。</p>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将勇往直前,为了那些无辜的生命,也为了心中的正义和信念。</p>

    第二天一早,刘绰便让韩风去请村正。</p>

    村正匆匆赶来,看到刘绰已经在院中站着了。</p>

    “刘员外,您起得可真早!”村正笑道。</p>

    刘绰点了点头,“村正,我有几句话想问你。”</p>

    “您请问!”</p>

    “封城期间,你们县可曾照着告示上所言,发放过赈灾粮?”</p>

    村正摇头,“连个毛儿都没见到。那告示不就是出来好听的么?您连年干旱,不免缴吧,总该减缓税赋吧?县衙可是逼着我们一分不少地上缴的。要不然,村里怎么会饿死这么多人?”</p>

    “那可有官员,借盘剥百姓?”刘绰又问。</p>

    </p>

    村正是个实在汉子,毫不避忌道:“今年朝廷派了钦差大臣来查案,宰了几个贪官。剩下的狗官自是不敢不好好救灾。可那时外地调拨的赈灾粮尚在路上,只好开仓放粮。这回有钦差们盯着,倒是真的有一大半的粮食用到了我们身上。刘员外,拿从我们这儿强征去的赋税,再返回来救济我们,算盘剥么?草民等虽身在乡野,却也不是蛮不讲理之人。遇上此等天灾,总会饿死人的。可去年已死之人为何还要缴纳赋税?还要摊派到我们身上?”</p>

    “哦?你是他们拿旧户籍册子收今年的赋税?”刘绰追问。</p>

    “正是如此!怕只怕,明年他们还用这旧户籍册子来征税!老儿猜想,他们定然是瞒报灾情,没将饿死百姓的事如实上报,可不就得按照饥荒前的户籍数收缴税赋。可今年饿死的人比去年多了何止一两成?这要是还不能如实修改户籍册子,明年这笔亏空还是得着落到草民们头上!”</p>

    “村正,那今年你们村的赈灾粮,可是按旧户籍册子分配的?”刘绰问。</p>

    村正苦笑,“员外英明,今年朝廷的赈灾粮,是按人头分配的。老儿清点过新的户籍人数,也上报了。发粮时,的确只给了活人的数。可各县报给钦差们的人口数用的是旧户籍册子还是新册子,老儿就不得而知了。只听,各县都明发了告示,赈灾粮只够吃三个月。三个月后,就不管了。”</p>

    刘绰闻言,心中已经有了底。</p>

    “村正,不知这户籍册子可否给我一观?刘某还想劳烦您带我去那些饿死了人的庄户家看看。”她道。</p>

    村正一愣,“这”</p>

    “怎么?有问题吗?”刘绰问。</p>

    村正忙道:“没有问题,没有问题。户籍册子好,只是那都是些煞气重的院子,我怕冲撞了您。”</p>

    “无妨,走吧!”刘绰道。</p>

    村正拿了户籍册子,带着刘绰,来到了一处破败的院子前。</p>

    “从村东开始,这是第一家。”村正道。</p>

    刘绰推门而入,院子里满是秋日里留存下来的枯草,像是无人居住的样子。</p>

    走进屋中,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她看到堂屋的地上,铺着几张草席,草席上躺着几具枯瘦如柴的尸体,看着似乎还有几岁的孩童。</p>

    尸体旁,坐着一个痴傻的妇人,嘴里咕咕哝哝地做着针线。</p>

    “村正,不是村里都是同族之人么?为何不帮着安葬他们?”刘绰侧过身子,尽量不看屋中的尸体。</p>

    “这家一共死了七口人,家翁郎君还有四个孩子,就活了新妇一人。不是我们不想帮着安葬,实在是这妇人她疯的厉害,不让人来挪动这些尸体。”村正叹了口气道。</p>

    刘绰看着那还在给孩子做衣裳的妇人,心中五味杂陈。</p>

    “村正,咱们再去别处看看吧。”刘绰道。</p>

    村正带着刘绰,又看了几户人家。</p>

    每一户,都有饿死的人。</p>

    有的人家,饿死的加上病死的,也是满门皆无。</p>

    最后一户人家,只留了一对兄妹相依为命。正是吃早饭的时候,两个瘦弱的孩子眼神空洞地嚼着什么东西。见了村正,他们面上难得现出一丝光亮。可看见刘绰身上的官袍,那光亮转瞬即逝。瑟瑟发抖地跪倒在地,差点噎到。</p>

    刘绰看着两个孩子,久久不语。“村正,他们吃的是什么?”</p>

    村正道:“这是我们偷偷进山挖的野菜和草根,掺着少许粮食,用来充饥的。否则,那点粮食怎么撑得到开春呢?”</p>

    这天,刘绰走遍了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该看到的,不该看到的,全都看见了。一一看过后,她确信村正所言七去其一,绝无虚言。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