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31章 闹大
    于妈妈的这些,都是她去二老太太身边禀事的时候,偶然听到的只言片语。</p>

    但她不可能给二娘子听。</p>

    二娘子被二老太爷和老太太压制这么多年,每次反抗都很快就会被安抚住,二老爷别看是族长,从心底里依旧惧怕二老太爷,他不但不会给二娘子撑腰,还会劝二娘子息事宁人。</p>

    她去告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她被惩戒。</p>

    现在不一样,眼前的谢氏让她惧怕,她也没办法算计利弊得失。</p>

    于妈妈道:“我曾借着去给家中买炭火,出城走过一圈,找到了那庄子,庄子并不算很大。”</p>

    她也得提醒谢玉琰,这么个庄子,就算闹起来,二老太爷也可以用自己的私钱补上亏空,到头来很有可能一无所获。</p>

    谢玉琰看向于妈妈:“那庄子周围可有良田?”</p>

    于妈妈陷入思量,片刻后她道:“有田亩,但并不算多,且离山很近,周围有林子遮掩,我第一次去的时候,正值夏季,差点就没能找到那庄子。”</p>

    “我猜二老太爷应该是看中了那些木材,准备养些年,卖出个好价钱。”</p>

    谢玉琰继续道:“你看到庄子上有多少人?”</p>

    于妈妈道:“十来个兴许六七个,这也都是我胡乱猜测,我并没瞧见多少人,就看到了族中的车马在庄子外停留。”</p>

    于妈妈瞧见的就是这些,话也只能到这里。</p>

    谢玉琰神情依旧平静,让人看不出她的情绪:“事情还是太了,就算查对了,也容易被遮掩过去,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里有钱财,不一定非得是动用了族中的,恐怕没法借着这桩事,在族中给他们论罪。我们要的结果,是让他们日后再也没脸插族中事务。”</p>

    郎妇们恐怕谢玉琰退缩,现在他们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倒霉的还不是她们?</p>

    想想外面那些恶仆,她们就更是害怕。</p>

    现在这些事闹得越大越好。</p>

    这么思量着,郎妇们却纷纷开口。</p>

    “别看就是个庄子,不得是藏赃之所,将从族中拿出的东西源源不断地送过去,这样一来二去不就成了二老太爷和老太太的私产?如果能在庄子上查出证据,也就没法抵赖了。”</p>

    “藏赃之所?”谢玉琰念着这几个字,看向那话的郎妇,“你觉得就是因为这样,才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购置庄子?”</p>

    郎妇为自己想到这一点而得意:“那肯定是了,二老太爷那般精明,就算买庄子,也得买个有良田的,买在城外还是山中”</p>

    “就算开了荒,遇到大雨一下子可就全都毁了。”</p>

    另一个郎妇道:“老太爷肯定不会这样选,老太爷中的私产,哪个不是肥田?”</p>

    谢玉琰道:“于妈妈了,可能是为了卖木料。”</p>

    郎妇顺着谢玉琰的话想下去,眼睛一转:“那也用不着十来个人啊,林子又不用人去浇水。”</p>

    众人又是纷纷点头。</p>

    烧火这桩事,她们还是熟悉的,只要不断添柴,这灶就冷不下去,总能想到法子。</p>

    几个人低声议论着,忽然有一个郎妇灵光一现:“之前不是,二老太爷他们动用族中车马拉货物吗?”</p>

    几双眼睛看向那密告了杂物房的郎妇。</p>

    那郎妇抿了抿嘴唇:“可我只是瞧见了他们在杂物房存放过货物,那些货物如今都没了,再这与城外的庄子也没关系。”</p>

    谢玉琰道:“我记得你,那是今年十月,十月城中发生过什么事吗?”</p>

    谢玉琰这样一问,有人想起来:“今年十月,北城设了好几道关卡,好似因为战事,往北和往西的商贾都会被盘查,咱们家为了修葺北城外的宗祠,上下打点过,这才拿到了出城的文书。”</p>

    “那货物”</p>

    郎妇明白过来:“是为了混出城才暂时放在族中杂物库,再借着咱们的车马运出去。这样就省了去打点衙署,另行开具放行文书。”</p>

    “二老太爷借着修葺宗祠运送木料,偷偷运货出城,然后将货物放在北城外的庄子上。”</p>

    “到时候想要卖出去,就可以直接从北城外的庄子取。”</p>

    郎妇心里清楚,这都是她们胡乱猜测,换句话,都是假的,但只要这么闹去族中,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一时也无法轻易为自己开脱,总不能真的闹到衙门去?八成要吃了这个哑巴亏。</p>

    有人开了头,就有人敢继续往下猜。</p>

    “这么,那些货物赚了不少银钱?”</p>

    “可不是!衙署查的厉害,好多商贾被扣下,往西北的商货价格涨了不少,如果将这笔账算清楚,族中老少还能饶了二老太爷和四老爷?日后定然不能让他们再插族中事。”</p>

    “不得还要赔一笔银钱。”</p>

    </p>

    族中收回这些财物,也会分到她们中,真的能成,那可是意外之财。</p>

    谢玉琰道:“既然要拿这些要挟二老太爷,每一步都不能少,你们光看到了财物出入杂物库,又知晓二老太爷北城有庄子可以暂时存放这些货物,却还少了帮二老太爷和四老爷拉货的人。”</p>

    “我知道,”另一个郎妇道,“族中有几个人与四老爷来往多,而且他们中的银钱,可比我们要多的多。”</p>

    “外面人不知,我们还能瞧不见?那几家吃的用的,露出那些东西,光靠族中给的那些银钱可是不够。”</p>

    同在一族,大家不免互相比较,哪家日子过的尤其好,郎妇们私底下没少嚼舌根。</p>

    谢玉琰看向于妈妈:“写下来,我们也好设法查他们。”</p>

    于妈妈应声,忙去磨墨。</p>

    眼看着名单落在纸上,于妈妈慢慢皱起眉头,这是要用来要挟二老太爷和二老太太的,什么卖货,什么藏赃,都是她们猜的,可不知为何,这些肖想、勾连的东西越多,她心里就越慌。</p>

    好像就要变成事实。</p>

    二老太爷和四老爷真的借着杨家修葺宗祠的名号向城外运私货,而那庄子就是他们藏匿货物转运之所。</p>

    什么货物需要掩人耳目地送出城?真就是为了省些打点城门守卫的银钱?</p>

    这样想着,于妈妈一颤,一滴墨落在了纸上。</p>

    好像不太对,可她现在又想不明白,不对的地方都在哪里。</p>

    谢玉琰看向一旁的沙漏。</p>

    看时辰,应该差不多了。</p>

    她将于妈妈写的厚厚一摞纸笺拿在里,低下头来翻看。她到杨家时,身边只有张氏和杨钦,现在多了这些帮,果然做什么都容易许多。</p>

    她不用费什么心思,只要点拨两句,就都做好了。</p>

    纸笺还没看完,谢玉琰就听到了杨钦的声音:“娘,嫂嫂,你们在哪里?”</p>

    张氏早就忘记自己来花厅是帮忙的,一直怔愣地站在一旁,看着谢玉琰处理中馈事务,直等到杨钦跑进来,她这才回过神。</p>

    杨钦跑得满头大汗,看到娘和自家嫂嫂都好端端地在屋中才松了口气。</p>

    “嫂嫂”</p>

    杨钦正要话,谢玉琰就打断道:“贺巡检、王主簿来了吗?”</p>

    杨钦点头:“来了。”</p>

    “人在哪里?”谢玉琰道,“带着我过去。”</p>

    </p>

    二老太爷坐在马车中,面色阴沉难看。</p>

    旁边的杨骥也眉头紧锁,本来两个人要在鲁家用过酒席才会归家,却有下人来禀告家中出事了。</p>

    杨骥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才离家一个多时辰,怎么就生出如此多的事端?</p>

    “都是些废物。”</p>

    二老太爷鲜有这般话的时候,他穿着一身长衫,举动斯文如同儒生,不知晓的,还当他是个老秀才。</p>

    “何氏竟敢将管家大权交给谢氏,还让谢氏去查杂物库,构陷郎妇偷盗。”</p>

    杨骥脸上也闪过意外的神情,似是自言自语:“她居然懂得让人去巡铺请人。”</p>

    二老太爷冷哼一声:“一会儿到了家中,就将巡铺的人打发了,这是我们杨氏一族的事,就算要将人送去衙署,也要等到族中查证了再。”</p>

    “这么点事,也值得他们插?不怕闹出去让人笑话。”</p>

    “老二这个族长,居然连个妇人都压不住。”</p>

    杨骥低声道:“会不会将贺巡检引来杨家?”</p>

    “就算引来又怎么样?”二老太爷道,“我就将几个坊的老东西都找来,让他们看看,朝廷新设的巡检衙门,就是来插别人家事的,让他们这样弄,要族长何用?”</p>

    杨骥神情轻松了些。</p>

    马车拐入永安坊,杨骥挑起车帘向外看,眼睛就是一缩,真的在自家门口看到了几匹马,那不是民间用的马匹,而是实实在在的官马。</p>

    真的出事了。</p>

    杨骥深吸一口气:“祖父,现在就将几个与家中要好的长辈请来吧!我们可能真的要应付巡检衙门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