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170章 下手
    赵氏完立即摆:“我就是胡乱,到底是我们赵氏的血脉,自然不能”</p>

    谢崇峻将谢七记在嫡母赵氏名下,按理是谢家的嫡子,但这些还不是由着谢家来?</p>

    所以他也能立即变回庶子。</p>

    一个庶子犯了错,被逐出家族,于家族的名声来,伤害不大。</p>

    谢老太爷本来一直没有话,听到这些,抬起头来。</p>

    “这话不错,”谢老太爷道,“那孽障这些年惹了多少祸事?刚好借着这件事将他一并解决。”</p>

    谢崇海神情肃然,目光中透着几分不忍:“到底是我们谢家的血脉。”</p>

    “那又如何?”谢老太爷道,“难不成要整个谢家都败在他中?”</p>

    谢崇海仍旧没话。</p>

    赵氏也跟着着急。</p>

    谢老太爷训斥谢崇海:“你就是不够狠心。”</p>

    谢崇海道:“还是看看再”</p>

    话却没完,就被赵氏打断:“瓷窑那边查的如何了?可与绍哥儿有关?”</p>

    提及这个,谢崇海叹了口气:“才查了去年的账目,就发现了许多问题,若是那些人都是为绍哥儿做事,绍哥儿中至少有几千贯钱。”</p>

    “多少?”谢老太爷瞪圆眼睛。</p>

    “我也只是推测,”谢崇海道,“还要仔细查了才知晓。”</p>

    赵氏的心一片冰凉,她中都没有那么多银钱,谢崇峻却给了庶子,前阵子因为亏了六千贯,谢崇峻还装模作样的发愁,她甚至想过要将嫁妆拿出来</p>

    其实哪里用得着?</p>

    谢崇峻就是不舍得从谢七那里挪银钱罢了。</p>

    现在赵氏甚至怀疑,谢崇峻没有被谢玉琰坑骗那些银钱,他是假借这个会给了庶子。</p>

    赵氏眼圈发黑,昨晚她睁着眼睛睡不着,只要想到这都些年谢崇峻如何骗她,她就难受的不得了。</p>

    一颗心仿佛都要裂开。</p>

    到头来她还是被骗了。</p>

    她受够了这些,才会在刚刚提及借着这件事将谢七一起除掉。</p>

    谢老太爷道:“瓷窑那些吃里扒外的人,都给我撵出去。”</p>

    谢崇海目光闪烁:“那都是些老管事和匠人。”</p>

    “不管他是谁,”谢老太爷道,“你将人都查出来,提前安排好人替换,既然动,就一次都清干净。”</p>

    至于怎么才能让谢七承担罪责。</p>

    “下次开窑的时候,让那孽障过去,最好让他与杨家人闹起来,”谢老太爷看着谢崇海,“后面如何做,你去安排。”</p>

    谢崇海依旧有些迟疑,在谢老太爷再三要求下,不得不点头。</p>

    将这些定下来,无论是谢老太爷还是赵氏都松了口气。</p>

    等从谢老太爷屋子里出来,赵氏被谢崇海喊住。</p>

    “大嫂,”谢崇海道,“我是这样想的绍哥儿教训教训就行了,毕竟那是大哥的骨肉,我还是不忍心”</p>

    赵氏脸色难看,却不好直接与谢崇海争辩:“都听二弟的安排。”</p>

    谢崇海这才放心,躬身向赵氏行礼,然后离开。</p>

    赵氏整个人像是被浇了盆冰水,走回屋子里的时候,只觉得浑身都冻僵了,她哆嗦着嘴唇,半晌才将桌上的提梁壶拿起来摔在地上。</p>

    “他当什么好人?”赵氏气愤地尖叫,“到底他们是一家人。”</p>

    谢崇峻都进了大牢,谢崇海还为他着想,恐怕谢崇峻出来之后发现疼爱的庶子没有了。</p>

    赵氏只觉得自己再一次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p>

    就跟当年谢七生母苗氏活着的时候一样。</p>

    </p>

    看来这件事,她还得靠自己。</p>

    赵氏看向管事妈妈,这是她从娘家带回的陪房,对她忠心耿耿,当年苗氏的事也是吴妈妈帮忙安排的。</p>

    吴妈妈认识自家娘子的眼神,她点了点头:“就像上次对付苗娘子一样,奴婢去找人。”</p>

    赵氏深吸一口气:“多给些银钱,只要再帮我这一次,我就给他家里人脱籍。”</p>

    吴妈妈应声:“奴婢这就去安排。”</p>

    赵氏看着吴妈妈离开的背影,想到当年苗氏病恹恹的模样,那件事她做的滴水不漏,就算衙署来了人也没有查出端倪。</p>

    这次也一定行。</p>

    她就算发了善心,送他们母子去团聚。</p>

    </p>

    这些日子,左尚英、柳二郎和一群读书人总会聚在茶楼里谈论报。</p>

    报印了三次,花钱买报的人,一次比一次多。</p>

    去刘致铺子里送文章的人也络绎不绝,左尚英等人每日都要看到夜里,才能审完。</p>

    现在他们聚一起,定下来哪篇文章可以登上报。</p>

    谢大娘子将此事完全交给了童子虚,童子虚又聚了一群人,层层筛选也差不多,能将文章编入报的人,心中欢喜可想而知。</p>

    这里面有一个屡屡落第的严秀才,提前悟出了一些门道,他写的文章已经两次被选中。而且还会经常被人谈论。</p>

    “谢大娘子砸泥炉的事,坊间传的最多。”</p>

    他们还安排人,四处问那些看报的人,最喜欢报哪篇文章。</p>

    上次的报,谈论最多的,无非就是杨家瓷窑和谢家瓷窑的争斗。</p>

    “今天谢家第二次开窑,是什么结果,也能继续上报吧?”</p>

    左尚英点点头:“依我看让人查验是对的,要卖就卖好的,否则宁可砸了,似这样的消息传出去也是好事。”</p>

    众人纷纷赞成。</p>

    左尚英道:“那就这样。等那边有了结果,咱们就写好编入下一次报中。”</p>

    按理,报明日就要开印,时间很是紧张。</p>

    这也是正旦前最后一张报了。</p>

    众人正着话,就听到“蹬”“蹬”“蹬”跑上楼的声音。</p>

    严秀才满脸是汗,整个人上气不接下气,见到众人就道:“出事了,杨家瓷窑的伙计在谢家陶窑打人了。”</p>

    左尚英一怔:“你是听人起,还是亲眼看到的?”</p>

    严秀才道:“陶窑不让进,我只在外面守着。不过听到里面传来不的动静,然后就有人大喊大叫,正好被一队巡卒听到。”</p>

    “我看到杨家的伙计被巡卒绑着押去了县衙。”</p>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惊呼。</p>

    左尚英道:“快去县衙打听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p>

    有两个人主动提出前往。</p>

    剩下的人依旧聚在一处话。</p>

    “如果,”严秀才道,“这是真的,那咱们报还要不要写?谢大娘子总归是报的东家。”</p>

    众人登时陷入了沉默。</p>

    </p>

    茶楼另一边的雅室中,有人将中的报放在桌上。</p>

    “我就,这报就是商贾谋利之物,一旦涉及了东家的利益,就宁愿不写出来。”</p>

    大约四十多岁,一身文士打扮的男子道:“这算不得什么好东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