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259章 要求
    第259章要求</p>

    在徐恩面前王晏变回最开始时的模样。</p>

    那严肃的神情,清澈却凌厉的目光,公事公办的模样,无论怎么看,都很难与他攀上私交。</p>

    智远带着徐恩和王晏前行:“这里原来是寺庙的塔林。”</p>

    徐恩道:“你们早知晓这地下有石炭矿”</p>

    智远双合十:“偶然发现的,却没想过挖出来用,这里毕竟是寺中僧人埋骨之地,直到今年遇到谢施主,在谢施主劝下将佛炭推行于世,后来谢施主中的石炭矿被人抢夺,无奈之下,才取用这里的石炭。”</p>

    “仔细想来,若是能救人,毁了这塔林也算不得什么。”</p>

    徐恩看过去,只见山中有不少人来回走动,将一筐筐碎石炭抬出来堆放在一旁。又有人将石炭带走研磨。</p>

    寺庙这样的清净之地,却真的藏着一个石炭矿。</p>

    “这些人”徐恩问谢玉琰,“都是你们请来的雇工”</p>

    谢玉琰道:“多数都是大名府百姓,也有一些投奔寺庙的流民。”</p>

    徐恩指着其中一个:“那是个僧人”</p>

    “那是路过大名府的僧人,”智远道,“听寺中有石炭场,来赚些银钱,当做路上的盘缠。”</p>

    “盘缠”徐恩只露出一点点惊诧,就点点头。</p>

    僧人都是化缘,但也有些僧人修的宗派不同,行止格外不同,他甚至听有个和尚擅长烹饪,藏身于酒楼之中,他最擅长的居然是做肉菜。</p>

    相比之下,这僧人靠力气赚银钱供养自己,也未尝不是桩好事。</p>

    徐恩与智远大师在前面话,谁也没有留意,王晏放慢了脚步,走到智远大师身后。</p>

    谢玉琰感觉到王晏的目光落在她的脚上。</p>

    被他这么一瞧,她的脚下意识收得快了些。然后他的眼角微微扬起,闪过一抹笑意。</p>

    智远大师的僧袍被风卷起,刚好遮挡住旁人的视线,他低声道:“可好些了”</p>

    谢玉琰点点头。</p>

    他又在她面前张开心,这次她看了清楚,在他的掌心里有只兔子,不过一截指大,毛茸茸的身子,圆球球的尾巴。</p>

    那是</p>

    玩偶</p>

    谢玉琰前世很少有这种东西,时候若是对这种玩物露出些兴趣,会被身边人诟病,毕竟这不太符合她的性情。进宫之后做了皇后、太后,也就不会再有人将这样的东西摆在她面前。</p>

    谢玉琰想要似从前那般,当做不在意,目光正要挪开,那趴在王晏心里的兔子,耳朵忽然一动。</p>

    她眼睛微微睁开,那兔子该是假的才对,难道竟然不是</p>

    谢玉琰下意识地就要伸去拿,王晏的却又合上。</p>

    “王大人。”</p>

    徐恩在喊王晏。</p>

    不过眨眼的功夫,王大人又将自己打点好,迎上了徐恩的目光。</p>

    谢玉琰看起来也似寻常,只有智远和尚伸抚了抚自己的僧袍,有人在佛前密谋,就有人用僧袍遮掩,当真是难得一见的一双人。</p>

    </p>

    徐恩道:“那些下山的百姓,都在石炭场里做工”</p>

    王晏点头淡淡地道:“理清户籍之后,会送他们还乡,若是田地被人强占,衙署自当追查,若是没有田产也可领荒地。但若是有人愿意留在这里,也要遵循他们的意愿。”“大人。”</p>

    王晏等人走过来时,就被逃民发现,他们纷纷上前行礼:“大人我们愿意留在石炭场做工。”</p>

    “家乡田产早就抵债,就算分到荒地,也很难熬到秋日,不如在石炭场上按日结工钱。”</p>

    “如果离开大名府,只怕找不到这样的活计。”</p>

    他们信任谢大娘子,而且在寺中,有住处,每天还会供一日饭食,用不了多久就能攒下银钱购置房子,让他们安家。</p>

    别看他们才在石炭场上做活儿,歇着的时候,却与这里的雇工闲聊,大家都提及过往,被东家打骂那是常有之事,在石炭场上却从未遇到。谢大娘子不准管事随意打骂雇工,也从来不拖欠工钱,更不需要他们孝敬。</p>

    杨家的陶窑也是这般。</p>

    这么好的地方,他们自然不愿意离开。</p>

    王晏自然不会给回应,而是让他们等候衙署的处置。</p>

    徐恩转头看向谢玉琰,看来谢大娘子在这里的确有些名声,至少能有这么多人相信她,这些通常是靠仁信才能换来的。</p>

    这样的商贾,王晏居然没有为她请功。</p>

    不过也是,谢大娘子的买卖做的不错,但放在政务上,可能就不值一提。</p>

    徐恩心中忽然一动,他看向谢玉琰:“听你与陈窑村的人一样,差点被诬陷,也算经历了九死一生,你可有什么要求,我与王天使在这里,若能做到,自当尽力为你请功。”</p>

    遇到这样的事,换成旁人大约会再三拒绝,最后朝廷会奖赏些银钱。</p>

    不过</p>

    谢玉琰却不一样。</p>

    谢玉琰道:“两位大人是从京中来”</p>

    徐恩点头。</p>

    谢玉琰道:“我们大名府泥炉大人应当听过,大名府谢氏曾买了不少陶窑,想要与我抢夺泥炉买卖,如今谢氏倒了,陶窑的雇工和工匠将全都进入杨氏陶窑。”</p>

    “这些工匠,祖上自前朝时,就擅长陶瓷艺,多数因灾荒远离家乡,如今重新聚在一起,只想用祖传技艺谋生。”</p>

    “如今陶、瓷窑除了泥炉,还烧制了些别的器物,两位大人若是觉得有可取之处,还请荐给亲朋。”</p>

    徐恩仔细听着,却没有了下文。</p>

    就这样</p>

    不用向朝廷请功,也没要奖赏。好似只要用了她的东西,给公正的评价即可。</p>

    被谢大娘子这样一,徐恩好似更加好奇,杨家的陶瓷窑到底能烧出什么物件儿。他转头又去看王晏。</p>

    这位谢大娘子其实错过了一个好会。她真想求王家和他帮忙,也未必不能成。</p>

    他已经给过会,也就只能做到这里。</p>

    看过石炭窑,徐恩准备与智远大师去禅室喝杯热茶。</p>

    不知不觉中,两个人又走在了前面。</p>

    天色渐晚,湿润的地面结了一层薄冰,趁着谢子绍不注意,谢玉琰脚下一滑,不禁踉跄,多亏身边有人及时伸出来搀扶。</p>

    就在那温热的握住她的瞬间,她指灵巧地在他掌心中搜刮,顺利地将那毛茸茸的东西握在了自己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