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搅动</p>
谢大娘子一次就将麻烦都解决未免有些太狂妄了。</p>
一个十几岁的姑娘,怎么能与韩泗和他背后的人抗争</p>
商贾们开始各自思量,想要与身边的人议论,不过视线刚交织在一起,就又皱起眉头,纷纷别开眼睛。</p>
谢玉琰并不着急,等众人的神情重新恢复自然,才道:“现在对我来,最大的难题,不就是入汴京行会吗”</p>
“即便入了行会,还要被迫交许多免行钱,被强征行役,摊派朝廷科买的货物。只要有一样做不到,就会被行会惩治。铺子开的越多,麻烦也就越多。铺子赚不到银钱,我付出的本钱也就收不回来,早晚都会被拖死。”</p>
“若是只开一两间铺子,在汴京城这样的地方,没法立即将瓷器推出去,等到佛瓷的声势过去,卖瓷器最好的会也就没了,不能乘风而行,就只能点滴累积,结果就会是我的那般,至少需要一年功夫,才能在汴京站住脚。”</p>
谢玉琰到这里停顿片刻:“既然这条路如此难走,我为何还非要去开铺子”</p>
“我不开铺子就不能卖瓷器了吗”</p>
这话让再次让商贾们心中一动。</p>
“对于一个新窑口,最要紧的就是尽快将烧制出的瓷器送往坊市,为窑口积累足够多的名声。只要能做到这些,其余的都不重要。”</p>
“在我看来,只要让出自己的一些营利,就全都解决了。”</p>
谢大娘子让出营利的法子,就是让其他瓷器铺子,代卖她的瓷器。</p>
“我的瓷器在汴京有了名声,我在其余州府的瓷器铺子也就能开的更顺利,是不是这个道理”</p>
一个叫吴铁山的商贾道:“最赚钱的就是陈设瓷,这种瓷器在汴京卖的最多,你的瓷器有了名声,陈设瓷才能卖得出去,这笔买卖你并不亏。”</p>
“再,这么多铺子卖你的瓷器,瓷行就算想管也管不过来,总不能将我们全都惩治了。”</p>
果然有人跳出来迎合她了,谢玉琰点头道:“我本来在汴京孤立无援,但只要与大家有了利益往来,也就有了同盟,商贾之间情分太远,倒不如谈利益更加直接,这是与我做这笔买卖的第一个好处。”</p>
众人都看着谢玉琰。</p>
有个商贾道:“莫不是还有第二个好处”</p>
迎合的人越来越多。谢玉琰顺着话茬接着道:“帮我卖瓷器可能会得罪行会和行首,不过在场诸位早就被行会针对,也就不用怕会带来什么不好的结果,与我联反而对你们百利无一害。”</p>
“因为行会可能会为了对付我,前去服你们,让你们不要答应代卖我的瓷器。你们之中若是有人想要向瓷行投诚,也可以放弃与我的买卖,拿我这颗棋子,向瓷行谈些条件,或是换来一笔银钱。”</p>
“这就是我送给大家的第二个好处。”</p>
“如此一来,无论我与瓷行的争斗谁输谁赢,你们都不亏,是不是这个道理”</p>
谢玉琰微微一笑:“初来汴京,我就用这个与大家结个财缘。”</p>
完话,屋子里一下子又安静下来。</p>
不过这次不似之前,很快就有人话道:“大娘子不怕有人明着应承,背地里暗下杀毕竟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过。”</p>
那人着看向周广源。</p>
周广源立即沉下脸:“蒋老七,你这话是什么意思”</p>
蒋奇道:“赵大正是怎么死的谁出卖的他”</p>
</p>
周广源“噌”地一下站起身:“你怀疑是我当年我们怎么的要一同前往衙署状告韩家,但到了那一天你们谁都没来,只有我前去寻赵大正。”</p>
“我还没进赵大正住的院子,就看到衙署里来了人,若是我私底下将这些透露出去,会在那时候出现在那里,引得别人猜忌”</p>
“这件事藏在我心里许久了,”周广源看向屋子里的所有人,“但从赵大正死了到现在,没有人敢提及此事。”</p>
“我现在敢,你们敢吗”</p>
其余商贾神情复杂,都没有话。</p>
周广源冷哼一声,又再重新落座,不等旁人再话,他看向谢玉琰:“我若是答应为谢大娘子卖瓷器,要如何算银钱”</p>
谢玉琰道:“我给周老爷的瓷器,比定价降低两成。”</p>
周广源思量片刻道:“何时签文书”</p>
谢玉琰指了指不远处的桌案:“文书已经备好了。”</p>
周广源痛快地道:“我签。”</p>
他完话,蒋奇立即也应声。</p>
两个方才争吵的人,先答应卖瓷器,屋子里其余人紧接着缓缓站起身。</p>
周广源签了字,按上了印,然后看向谢玉琰:“谢大娘子过,石炭窑烧制出的瓷器价钱更低。”</p>
谢玉琰颔首:“正是。”</p>
“希望不要失言,”周广源道,“莫要因为将瓷器放在我们铺子里售卖,就任意加价。”</p>
谢玉琰笑道:“大名府石炭窑的瓷器,不止卖到汴京,还有许多州府,若是瓷器价钱乱了,我的窑口也就没有了名声,我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p>
周广源道:“既然如此,我也没什么好担忧的了,等到大名府窑口的瓷器到了,随时都可以送到周家铺子。”</p>
周广源收起一份文书,当下与谢玉琰见了礼,然后带着人快步离开。</p>
然后就是蒋奇等人。</p>
今日来的商贾全都签了文书,因为就像谢玉琰的那样,无论如何他们都不亏。既然是稳赚的买卖,哪有不做的道理</p>
等到屋子里没有了旁人,谢玉琰带着于妈妈和苏满走到里间。</p>
谢玉琰看向苏满:“你给王大人送个消息,让他查一查赵大正。”</p>
方才周广源借着“发怒”,喊出了赵大正的名字,也是在提点她这里有蹊跷。</p>
“与王大人,他可以先等一等,汴京瓷行很快就要起波澜了。”</p>
其实这次,她谈的不是买卖,而是在搅动风云,也是提醒这些与瓷行对立的商贾,眼下瓷行和背后的势力将精神都放在她身上,他们若是一直有所准备,那么就到了该动的时候。</p>
若他们之中有聪明人,就会明白她此举的意思。</p>
于是周广源就向她传递了消息。</p>
接下来,周广源这些人应该还会有别的安排。</p>
晚上还有一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