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擒拿袁耀,孙策将自已麾下的精兵都带出城了。</p>
秣陵城中,只留了两千老弱残兵。</p>
在孙暠的劝下,孙静不战而降。</p>
秣陵城门大开,百姓夹道相迎,袁耀率大军缓缓入城。</p>
谋臣张紘驾马跟随在袁耀身侧,感慨道:</p>
“秣陵城依山傍水,山势雄奇、江河壮阔</p>
真是一处灵秀之地啊!”</p>
袁耀笑道:</p>
“先生也知秣陵故事?”</p>
张紘笑着应道:</p>
“秣陵旧事,臣自然知晓。</p>
当年楚威王熊商在石头城筑下金陵邑,以增加楚国气运。</p>
金陵之名,正源于此。</p>
可惜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威王称霸天下的愿望终究是一场空。”</p>
“后来秦始皇帝第五次巡游天下时经过金陵邑,也知晓了楚威王当年之事。</p>
随行的术士跟秦王‘金陵邑山河壮美,王气太盛,将来必有天子诞生’。</p>
始皇帝想建立一个传承万世的王朝,如何能容忍金陵邑诞生天子?”</p>
“为了破坏金陵王气,始皇帝凿开方山,引入秦淮之水,使得金陵天子气不能聚合。</p>
并且将金陵改名为秣陵。</p>
秣者,马食谷也。</p>
按始皇帝的意思,秣陵只是他大秦放马的所在。”</p>
袁耀眺望远方,对张紘道:</p>
“先生果然博古通今,不过这秣陵王气,不是始皇断就能断的。</p>
始皇再是雄才大略,大秦不也二世而亡了?</p>
秣陵位于江南要冲之地,紧邻淮南、寿春。</p>
向南可统领江东诸郡,向北则可兵进徐州,与天下群雄争锋。</p>
这样的位置,远胜曲阿。</p>
刘繇不将治所定在秣陵,而定在曲阿,是畏惧我父兵锋,太家子气了。”</p>
“我欲重修方山、疏导秦淮之水。</p>
改秣陵为金陵,将江东治所迁至此处。</p>
诸位以为如何?”</p>
身边的一众谋臣听了袁耀之言,尽皆露出震惊之色。</p>
重修方山、疏导秦淮、改名金陵</p>
自家主公的种种行为,是在恢复金陵王气啊!</p>
秦始皇在位时就有传闻,金陵要出天子。</p>
经过秦始皇的打压后,秣陵倒是没有天子诞生。</p>
莫非这‘金陵出天子’之言,要应在自家主公身上?</p>
若果真如此,他们将来皆为从龙之臣也!</p>
张昭对袁耀道:</p>
“主公迁治所之议,乃英明之举。</p>
臣附议。”</p>
鲁肃大笑道:</p>
“主公好气魄,若能如此,必会引得天下贤才竞相归附!</p>
臣也附议!”</p>
袁耀麾下一众谋臣都觉得秣陵是个好地方,此事便定了下来。</p>
数日后,秣陵百姓见袁耀麾下的大军对自已秋毫无犯,便认可了袁耀的统治,秣陵也随之稳定了下来。</p>
袁耀趁将秣陵改名为金陵,将治所迁至秣陵,并派人昭告江东诸郡。</p>
袁耀迁治所,可不仅仅是靠嘴。</p>
他将江东一半以上的部队屯驻于此,日夜操练。</p>
同时按计划修复方山风水,疏导秦淮河流、加固城墙、建造船坞。</p>
</p>
并且让聚源商会在秣陵进行了大笔的投资。</p>
数条商业街在金陵拔地而起,富商巨贾云集而来,周边百姓蜂拥而至。</p>
金陵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繁荣了起来。</p>
袁耀坐镇金陵,麾下文武兼备。</p>
文臣有鲁肃、张昭、张紘、步骘、蒋干、王朗、虞翻、孙静。</p>
武将有童飞、太史慈、陈到、周泰、蒋钦、陈武、凌操、徐盛、周仓、裴元绍、廖化、马忠、徐琨、孙暠。</p>
这等阵容,几乎不弱于当世任何诸侯了。</p>
除了这些人外,还有一个处在寿春的周瑜,也可为袁耀所用。</p>
周瑜文武兼备,又跟袁耀打过赌,自然会认赌服输,忠心辅佐自已。</p>
而且就算周瑜现在想赖账都没会了。</p>
江东孙氏已灭,孙策也活不了两年了。</p>
周瑜就算想保孙氏,都没人可保,只能跟自已一条道走到黑。</p>
这等阵容,袁耀唯一欠缺的就是绝顶谋士。</p>
那种类似于郭嘉、荀彧、诸葛亮、贾诩的谋士。</p>
袁耀心里很清楚,自已能够轻松取得江东,是因为江东之地基本都是软柿子,没一个能打的。</p>
最强的敌人孙策由于缺少周瑜辅佐,基本上也是废了一般。</p>
如果有周瑜在,自已不一定能赢得了孙策。</p>
袁耀固然有着超脱于这个时代的大局观。</p>
可在谋划布局、指挥大军作战这方面,他并不认为自已能胜过当世顶级谋士。</p>
因此招揽谋主,就成了袁耀最为关注的事情之一。</p>
至于怎么招揽谋臣,袁耀已经想好了。</p>
那就是利用自已‘孟尝’的名声,招募天下贤才来投。</p>
凡是愿意来投效自已的人,一律不看出身。</p>
只要才华足够,袁耀一律奉为上宾,予以重用。</p>
袁耀知晓,很多在野大贤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得不过着隐居的生活,无法以真面目示人。</p>
为了招揽这些贤才,袁耀公然承诺:</p>
凡是被自已录用的人才,就算犯过天大的罪过,袁耀也会帮对方扛下来。</p>
若是才疏学浅,没有被自已录用,那就不好意思了。</p>
你犯过什么罪,袁耀就按大汉律法,将你绳之以法。</p>
袁耀这样做,也能保证不被一些无德无才之辈滥竽充数。</p>
可惜真正的大才,这世间并不多见。</p>
袁耀招贤数日,罪犯倒是抓了不少。</p>
真正的贤才,却一个也没遇到。</p>
就在袁耀思考自已的招贤之法是不是有误的时候,蒋干踏门而入,对袁耀禀报道:</p>
“主公,今日招贤馆又来了一批人才。</p>
其中有一人,经过我跟子山的审核,是个有本事的。</p>
不过他自称犯了杀人大罪,不知主公要如何处理此人?”</p>
“杀过人?”</p>
袁耀沉吟了一下,这年头兵荒马乱,杀人或者被迫杀人者多不胜数。</p>
如果此人当真有才,自已也未必不能录用。</p>
当然了,此人杀人的原因也很重要。</p>
如果是一个无恶不作,杀人不眨眼的恶徒,袁耀也不会用。</p>
袁耀是量才录用,这个‘才’,也包括人品。</p>
袁耀对蒋干道:</p>
“你把此人带过来吧,我见见他。”</p>
“唯。”</p>
不到半个时辰,蒋干便引着一个青年来到袁耀面前。</p>
这青年穿着一件灰色布衣,生得眉目英挺。</p>
身上既有儒生之气,又有江湖侠士的豪气。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