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心中虽有疑虑,可也不能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冤枉陈登。</p>
他试探性地对陈登问道:</p>
“元龙夜观曹军,可看出什么来了?”</p>
陈登答道:</p>
“曹军势大,不可硬拼,当以智取胜。</p>
我明日就回去禀报主公,让主公谨守徐州,以待援军。</p>
待袁耀公子兵至,再思破曹之策。”</p>
陈登的这番话,正好是陈宫心中所想。</p>
陈宫这回算是对陈登放心了。</p>
‘看来陈家父子,这回是真想帮助奉先。</p>
吾险些冤枉好人’</p>
想到这,陈宫看陈登的眼神柔和了不少。</p>
“元龙明日还要赶路,早些回去休息吧。</p>
希望元龙回去之后,好好劝劝奉先。”</p>
陈登笑道:</p>
“公台放心吧,我一定</p>
好好‘劝一劝’主公。”</p>
陈登答应陈宫答应得好好的,可翌日回到吕布营中,就不是这番辞了。</p>
他慌忙寻到吕布,惊慌失措地高呼道:</p>
“主公!</p>
不好了!</p>
祸事了!”</p>
吕布不明所以,对陈登道:</p>
“元龙何以如此惊慌?</p>
有什么事慢慢。”</p>
陈登上气不接下气,慌乱道:</p>
“主公!萧萧关</p>
萧关要丢了!”</p>
吕布闻言大惊失色道:</p>
“怎会如此?</p>
萧关怎么会丢?!”</p>
萧关乃徐州屏障,也是吕布抵御曹军的倚仗。</p>
若此关有失,曹军便可长驱直入,到时候吕布何以抵挡?</p>
陈登对吕布道:</p>
“孙观、吴敦、尹礼、昌豨、臧霸等人见曹操势大,想要献关投降。</p>
陈宫先生压制不住,萧关岌岌可危。</p>
主公若再不去救,萧关就丢了!”</p>
吕布一把将面前桌案推翻,咬牙大怒道:</p>
“贼子安敢如此?!”</p>
对于陈登的话,吕布没有丝毫怀疑。</p>
陈登口中的孙观等人,本就是泰山贼寇。</p>
臧霸也拥兵自重,对吕布听调不听宣。</p>
吕布以利诱之,这些人才为吕布所用,助吕布攻曹。</p>
他们这些贼寇,对吕布实在没什么忠诚度。</p>
既然吕布能用利益诱惑四人,曹操为何不能?</p>
曹操的家底,可比他吕布厚实多了。</p>
一想到萧关要丢,吕布就心急如焚。</p>
陈登对吕布劝道:</p>
“主公,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别急。</p>
越是危急之时,越容易出错。</p>
我在出关之时,已经与公台谋划好了。</p>
公台在关内为内应,主公可趁夜色前去救应,必能斩杀逆贼,保住萧关。”</p>
“元龙</p>
若不是有你,徐州就完了!</p>
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p>
“主公这得什么话?</p>
为主分忧,难道不是臣的本分吗?</p>
我先去联络陈宫,主公一定要按时出兵啊!”</p>
陈登回到萧关,陈宫见陈登去而复返,愕然道:</p>
“元龙,你怎么又回来了?”</p>
“公台,大事不妙了!”</p>
陈登急声对陈宫道:</p>
</p>
“我在途中探知,曹贼已抄路杀到关内,直奔徐州而去了!</p>
公台若不救援,则徐州危矣!”</p>
其实陈登对陈宫的话半真半假,是有人抄路杀奔徐州去了,只不过抄路之人不是曹操,而是刘备。</p>
曹军正在关外以逸待劳,等着大破吕布呢。</p>
现在陈登已经取得了陈宫的信任,陈宫并没有怀疑他的辞。</p>
陈宫对陈登道:</p>
“既如此,我当火速出兵!</p>
只是这萧关”</p>
“萧关交给我就好,公台放心去吧。”</p>
“好,有劳元龙了!”</p>
陈宫把臧霸和孙观等将留下助陈登守关,自已则率大军下关,心急火燎地去救徐州了。</p>
陈宫带走了绝大部分的精锐,只给他们留下两千士卒。</p>
看着这两千老弱残兵,孙观等贼寇有种被抛弃的感觉。</p>
见势不妙就开溜,是贼寇的本能。</p>
孙观看了看陈登,又看看臧霸,开口道:</p>
“陈登先生,宣高兄,我们难道就留在这等死吗?”</p>
昌豨也声道:</p>
“要不然,咱们也弃关逃了吧”</p>
臧霸脸色阴沉道:</p>
“不能逃!</p>
我们守在关上,还有一线生。</p>
若是逃出萧关被曹军追上,便是死局!</p>
就算侥幸得脱,咱们弃关而逃,你们觉得吕布会放过我们吗?”</p>
经臧霸这么一分析,贼寇们不话了。</p>
现在他们是逃也不是,不逃也不是,有种进退维谷的感觉。</p>
好像不论怎么选,到最后都是个死。</p>
这时候陈登淡淡地开口道:</p>
“是死是活,其实都是由诸位决定。</p>
诸位想死,那便死。</p>
诸位想活命,也能活。</p>
不但能活,还能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享之不尽。”</p>
孙观听出陈登话里有话,连忙对陈登道:</p>
“元龙先生莫非早有谋划?</p>
还望先生给我们指条明路啊!”</p>
吴敦、尹礼、昌豨等人也纷纷附和道:</p>
“还请先生给我们指条活路,吾等感激不尽!”</p>
陈登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将放入袖中。</p>
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掏出了一卷圣旨!</p>
“此圣旨,乃是吾从曹司空处得来。</p>
具体的内容,诸位看看吧。”</p>
陈登中为何会有曹操的圣旨,贼寇们并没过问。</p>
其实也没什么好问的,当然是陈登早就跟曹操勾结了,还能有什么原因?</p>
他们真正关心的,是圣旨的内容。</p>
这圣旨,究竟能不能保住他们的命。</p>
仔细阅读之后,他们发现圣旨其实是一道册封令。</p>
封臧霸为荡寇将军,孙观、吴敦、尹礼、昌豨四人为殄寇将军。</p>
他们本就是贼寇出身,一道圣旨下来,竟然摇身一变成了殄寇将军。</p>
在陈登看来,这是很讽刺的一件事。</p>
而孙观等人却十分兴奋,显然对圣旨上的内容很满意。</p>
“太好了,我当官了!”</p>
“我成将军了!”</p>
“殄寇将军!</p>
我是大汉的殄寇将军!</p>
哈哈哈哈”</p>
他们几个当贼当的年头多了,特别渴望当官。</p>
尤其是皇帝亲自册封的将军之职,这谁能拒绝?</p>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圣旨上并没有加盖传国玉玺。</p>
没办法,玉玺在袁术里呢,皇帝只能寻个其他的印玺将就着用。</p>
这些泰山贼寇之中,唯有臧霸依旧保持冷静,不因圣旨上的官位而欣喜。</p>
他沉声对陈登道:</p>
“元龙先生,曹孟德封吾等为官,必然有所图。</p>
吧,他的条件是什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