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大宋第一杀神 > 第583章 夏虫语冰、指路君行
    第53章:夏虫语冰、指路君行</p>

    且不百里轻心中越想越是气馁羞愧,单燕然带着人一路打听,很快就找到了今年负责贡生事宜的一位教谕。搜索本文首发:奖励一把jnglyb</p>

    教谕是一种民间的法,其实国子监里,学正、学录、司业、博士什么的头衔一大堆。</p>

    民间淳朴,难以记住这么多称谓,因此为了方便,国子监祭酒以下一般都统称为教谕。</p>

    这位教谕名叫夏语冰,燕然找到他的官署,便直接推门而进。</p>

    官署房间并不大,门口挂着遮挡寒风的棉布帘,这么的官署大家着实挤不进去,于是只有燕然和宋隐龙二人进了房间。</p>

    夏教谕五十岁上下,相貌堂堂,胡子打理得十分周正。</p>

    他正在一个黄泥火炉旁边烤,见到燕然和宋隐龙进来,不免有些惊愕。</p>

    听了燕然的来意,问起了今年的贡生,夏语冰倒是没急着回答问题,而是好奇地打量了一下这位武德司司丞。</p>

    话这燕家侯爷官位倒是不大,但他的名气,夏教谕可是耳朵里都灌满了。</p>

    一听是燕然,夏教谕一边给他们两人倒茶,一边笑着道:</p>

    “把心中寂寥写到梅子黄时雨,把满怀思念写到珠帘四卷月当楼,已是天人笔。”</p>

    “燕司丞久仰久仰,幸会幸会!”</p>

    从他的神情中就能知道,这“久仰”俩字跟别人或许是客套话,但对燕然起来,却是真心实意。</p>

    此人必定酷爱诗词,是一位很有修养的老师,燕然自然是笑着谦逊了两句。</p>

    在这之后,夏教谕从火炉上边拿下来两条烤得表面焦脆的古怪东西,想了想后终于下定决心,把其中一条递给了燕然。</p>

    燕然接过了茶盏,又拿过了这玩意儿,实话他端详了半天也没看出这是什么。</p>

    但显然是件吃食,夏教谕递给他用来配茶的。</p>

    结果燕然咬了一口,口感甘甜酥脆,焦香劲道,果然搭配茶汤味道更是绝妙。</p>

    燕然心中暗自好笑,他尝过了才知道,这是秋天的紫梨削成了条晾干,然后在火炉上烤透了,竟然十分好吃。</p>

    刚才夏老师那犹豫一下,想必这紫梨干他有些舍不得,但还是忍痛割爱用来招待燕然。</p>

    因此这位老师不但很会生活,而且日子过得还有点清苦。</p>

    燕然当然是报以善意,连忙挑起大拇指,这干烤紫梨干当真不错!</p>

    随后二人落座,夏教谕想了一想,才把燕然刚才的问题答了出来。</p>

    原来国子监出去的毕业生就是贡生,这样的学子朝廷会发给“监照”,也叫做“出监文凭”,燕然知道其实就是毕业证的意思。</p>

    拿到这个文凭之后,有的学生还想要再进一步,便要去参加科考。</p>

    参加科考的学生如果中了进士,由此当上了官儿,便是科考正途了。</p>

    金榜题名,玉堂金马,这便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梦想。</p>

    当然如果不想去参加科考,贡生也可以用这朝廷发给的监照,到大宋各地直接去应征官员。</p>

    一般来,花几个银子或是托个人情,都能得个八九品的吏职位。</p>

    虽不如科考上去的官员职位高,但好在续简便,谋取职务也容易。</p>

    </p>

    而且这方法还有个好处,贡生拿着监照当个吏,不用遵循本地人不得在本地做官的规则。</p>

    如此一来,吏员可以就近照顾家庭,还能借助家族的势力,每月的俸禄如果不够花销,也能从各个渠道弄几两银子的其他收入。</p>

    所以这个途径还算不错,更何况吏干好了,晋升官员也不是没可能的。</p>

    夏教谕完这番话之后,燕然点了点头,然后又向他问道:</p>

    “今年的贡生现在都在哪儿呢?”</p>

    “嗨!”夏语冰教谕笑着答道:“那些孩子们几年来在国子监谨言慎行,一个个把他们拘束得都不行了。”</p>

    “如今都拿到了监照,他们也不归国子监管了,自然是要呼朋唤友,在汴京城各处好好松快几日。”</p>

    “他们天南海北的很快就要分散开,由此聚在一块,欢庆些时日也是常理。”</p>

    “燕司丞要是去找那些当年出监的贡生,只管到大瓦子的酒楼去,一逮就是一窝今年那百十来个人,保准都在一起饮酒听曲呢!”</p>

    “起来燕司丞倒是要找哪一位啊?那些学生我都认识!”</p>

    这位老哥还挺热心,但燕然听见这句话却苦笑了一下,他也不知道前天晚上死的那四个,到底叫什么名字。</p>

    因此燕然只好笑着摇头,谢过了夏教谕的好意。</p>

    好在此行总算知道了那些学生的去处,燕然随后起身告辞,旁边一直默默不语的宋隐龙也站了起来。</p>

    他们走出房间时,燕然还不经意地指着夏教谕的问道:</p>

    “夏先生怎么弄的?上都是印泥。”</p>

    “嗨!”这位夏语冰先生苦笑着道:</p>

    “这几天来写了一百多份监照,都是我在祭酒大人那里一张张写出来的,用印时难免沾上些让侯爷见笑了!</p>

    “岂敢岂敢!”燕然听见这话,于是笑着拱告辞。</p>

    </p>

    他们在屋子里话的当口,门外的程炼心看了一眼墙角那边宋隐龙带来的护卫,低声向苏信问道:</p>

    “苏大哥我就纳闷儿了!”</p>

    “咱们又是丝线又是印泥的,好不容易通过线索找到了国子监,还多亏九里黄老师和安锦绣阿姨的帮忙。”</p>

    “可那速房的宋隐龙,他是怎么找到这儿的?”</p>

    “你问这个啊?”苏信听了淡淡地答道:“出来一文钱都不值。”</p>

    “那狗东西故弄玄虚,没有咱们,他才找不到国子监呢!”</p>

    听到这里,程炼心这才恍然大悟!</p>

    “原来宋隐龙是这种人!”他鼻子里不屑地哼了一声。</p>

    接着他见到官署门帘晃动,连忙走上去帮燕然把厚布帘打了起来。</p>

    等大家出了国子监,燕然看了看天色,决定还是先回自己的侯府。</p>

    因为他们清晨出来,到现在还没日上三竿,这个时候去大瓦子就太早了。</p>

    那帮学生们已经接连纵酒狂欢了几天,午时之前他们要是能起床,那才是活见鬼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