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迎春笑着解释:“这个药,你跟大伯娘就在一年的四个节气中,一个人吃一颗,连着外面的金箔一起吃下去能保养身体的。”</p>
“孩子别吃,年轻人别吃。就你跟大伯娘两个人吃,一年一个人吃四颗,这药够吃两年多了”</p>
肖启贵后知后觉:“这药贵吧?”</p>
肖迎春摆摆:“是叶叔家的庆余堂自己做的,他给我的时候算得很便宜,你拿去吃就是了。”</p>
对真心待自己好的人,肖迎春从不吝啬。</p>
肖启贵想着一颗药丸能多贵?也没多想,真的就一兜子拎回去了,随就放在了餐桌上。</p>
儿媳妇孙丽华看到一兜子东西,好奇地去翻,看清楚这是什么的时候,吓了一大跳!</p>
“爸,你上哪儿买这么多安宫牛黄丸?还是庆余堂的?”</p>
肖启贵茫然:“迎春给的,怎么了?”</p>
“给的?给这么多?!我的天老爷”</p>
孙丽华不敢置信,一个一个拿出来,在桌上整整齐齐摆了个4*5的长方形。</p>
“你知不知道这药现在多难买?”</p>
“我大伯想买这个药,还没买到呢!我看他前头还在家族群里问谁买得到。”</p>
“迎春这是真的发财了啊?!一出就送二十个?!”</p>
肖启贵一听这话:“他想要?要不你送两盒过去给他?”</p>
孙丽华看傻子似的看着公公:“爸,你知不知道你在什么?”</p>
“这药老贵了!一颗一千块钱啊!你直接就送人?!”</p>
肖启贵吓得打了个秃噜,眼睛都瞪圆了:“啥?夺少?”</p>
孙丽华拿起一盒:“这一盒,就一颗!”</p>
“这一颗,就一千块钱!”</p>
“还买不到!”</p>
肖启贵:!!!</p>
他是真没想到,一颗药一千块?!</p>
这是卖金子呢?!</p>
看着被儿媳妇整整齐齐排成一个长方形的二十颗药丸,肖启贵吞了好几次唾沫才道:“不行,这药要送回去!”</p>
孙丽华呆住:“为什么?”</p>
“这么贵的东西,她直接就给了”肖启贵觉得不该拿。</p>
两万块钱呢!</p>
正好大伯娘也听到动静从里面走了出来,听肖启贵起事情的经过,也觉得不该拿。</p>
“你就给人送一罐腊八粥,人家送你两万块钱的药,你也好意思拿回来?”</p>
“快给送回去!”</p>
“我又不知道这么贵”肖启贵一骨碌将安宫牛黄丸又装进袋子里,准备第二天送回去。</p>
他絮絮叨叨起了今天他问肖迎春过年的安排,肖迎春的那些话。</p>
“这孩子,也是不容易的我们哪能拿她这么贵的东西”</p>
孙丽华却赶忙拉住了公爹:“爸你等等”</p>
肖启贵看向儿媳妇,眼里全是不赞同:“怎么的?你想要?”</p>
孙丽华赶忙摆:“爸你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p>
孙丽华解释起来。</p>
如果肖迎春现在是“被包养”,那肯定不差钱,这东西送出来她也不当一回事。</p>
“您现在给她送回去,她也未必会珍惜,不定一转又送给别人了,你不如给她收起来。”</p>
“万一以后她用得上的时候,你再还给她,还能救救急。”</p>
肖迎春那边有什么变故的时候,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这些东西就显得值钱了。</p>
“你不知道,这安宫牛黄丸放的时间长了,还更值钱呢!”</p>
“之前有人卖九三年的安宫牛黄丸,拍了一万多一颗呢!”</p>
</p>
肖启贵眼睛都瞪大了:这也太吓人了!</p>
他听都没听过!</p>
大伯娘听了儿媳妇的法,也缓缓点头。</p>
“要我,丽华的话有道理。就是她给咱们的工钱这么高,咱们也该为她盘算着”</p>
“我们给她收起来,一辈子用不上是最好。”</p>
“如果有用得上我们的一天,我们就拿去还给她换钱花,也能对得起她的一番照顾,对得起她爸妈”</p>
一家人定,肖启贵心翼翼地将安宫牛黄丸用塑料袋包了好几层,收进了柜子最底层的角落</p>
肖迎春对此一无所知,正跟着傅辰安在给迎春书院旁边的文具铺子上货。</p>
文房四宝,是读书人离不了的东西。</p>
随着迎春书院的成功开办,在里头读书学艺的人多了起来,文房四宝的销量也跟着上来了。</p>
因为大多是寻常百姓的子弟,他们的笔墨纸砚开支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p>
一套最便宜的文房四宝,也需要好几两银子,寻常百姓很多都交不起这钱。</p>
肖迎春听傅辰安起之后,就想到了水性笔和草稿纸。</p>
这两样东西,在拼夕夕上超级便宜。</p>
一百支笔芯也不过九块钱,若是要得多了,还能更便宜。</p>
两千页的草稿纸,也才十一块多。</p>
拿来给寻常百姓家送来的学子用,再好不过了!</p>
寻常百姓进来学艺的,文化课就是个扫盲班,每天写不了多少个字。</p>
一支十文钱的笔芯,够他们用好些天了。</p>
草稿纸也是一样,他们省着用,一本一百页的草稿本售价五十文,够他们用上一年了。</p>
笔墨铺子就开在迎春书院隔壁,这种新奇的东西一推出,所有人都惊呆了!</p>
还有自动出墨的笔?</p>
这笔写的笔画,怎么这样细?</p>
一个字能写得极,也不那么费纸了。</p>
什么?笔芯太细不好握?</p>
你在外头套一个竹管不就行了?</p>
你想多粗就有多粗!</p>
除了平民百姓,许多富家公子、世家姐也都买了来用个新奇。</p>
不用不知道,一用,大家都好。</p>
用这种笔,他们不必再担心因为力道把控不好,笔画就写得粗细不匀称、不工整,随便写写都能横平竖直。</p>
户部尚书崔朝雍家,几个刚从迎春书院放学回来的公子献宝一般将新买的笔芯和草稿纸给父亲看。</p>
“父亲,你看这笔,这纸你看这写出来的字”</p>
“这笔才十文钱一支!”</p>
“这纸,厚厚的一本只要五十文!”</p>
随着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炫耀,崔朝雍和几个成年的儿子都惊呆了。</p>
他们也是第一次见这东西。</p>
长子崔子尧先让孩子们都退下,这才探询地看向父亲。</p>
“父亲,以后咱们朝廷是不是就推行这种笔和纸了?”</p>
崔朝雍却想得没那么简单:“不一定。”</p>
之前那对老夫妻在春山茶社门口寻死的事情,被有心人传得沸沸扬扬,都朝廷与民争利。</p>
笔墨纸砚的生意可不是一点点利润,那是暴利,且都掌控在大家族中。</p>
如果朝廷用这种笔芯把毛笔、墨水和砚台都给取代了,对这一整条生产售卖的线上的百姓,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p>
到时候朝廷“与民争利”的就只会更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