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 第322章 单位集资
    苏渺问道:“李爷爷,你们是打算将整个院子都卖掉,然后各自去买房吗?您和李奶奶也是?”</p>

    李老头点了点头,:“是这样,我和我大儿子是一个单位的,我儿子和他媳妇是一个单位的,我们两个单位都盖了集资房。</p>

    单位出一半的钱,有名额的职工出一半的钱,要比再去跟别人买房子便宜多了,现在我们只要把钱一交马上就能拿钥匙。</p>

    而且集资房是新楼房咧!一户一个套间,客厅、卧室、厨房、厕所,全都有了!邻居都还是本单位的同事,要比这里住得舒服。”</p>

    “单位分房,职工也要出钱吗?”</p>

    苏元正不太了解这个,因为前些年他还在单位的时候,没有这个集资房。</p>

    当时是单位自建了筒子楼然后把名额分配下来的,狼多肉少,没有5年以上工龄的基本不用想,像他这种临时工就更不用了。</p>

    不过幸好苏渺爷爷分到的房子他能接着住,否则也是要抢得跳脚。</p>

    当时单位里面的老职工,特别是孩子比较多了,为了能住大点的房子,好几家原本要好的都为了名额的事情翻了脸。</p>

    老李头到集资房就两眼放光,:“现在市里的地方越来越金贵了,哪能有多少单位能白白起了房子分配下去?</p>

    地皮要上头批,建房子也要钱,即使能建起来数量也不多,每个单位这么多职工,根本就解决不了大多数人的住房问题。</p>

    所以现在出了集资房的政策,等于是职工和单位集资起房子,而且门槛很低,只要是正式工,拿得出钱就能报名,工龄和职称只影响选房,总之都能报得上。”</p>

    苏元正一知半解的点了点头,问回了正题:“李伯,您家这院子打算卖多少钱?”</p>

    听到他询价,刚才还低垂着头的李大和李二瞬间精神了,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p>

    李老头搓了搓:“苏,我家这院子分了三本房本,所以如果要买可能要签三份合同,因为几个房子的大不一样,所以报价也不一样。不过!到时候你去办房产证的时候可以直接合并成一本的!”</p>

    “这样子啊,所以是多少钱?”</p>

    李老头指了指客厅和旁边的一间大房间:“这两间是我的名字,卖三千,左边的这一间带卫生间是我大儿子家的,两千五,前面那两间加厨房是我儿子家的,卖三千五。”</p>

    苏渺心里一算,九千块,有点贵了,之前郑爷爷家的才八千五,而且比这个院子整洁多了,而且人口少,院子损耗,不怎么用修整,打扫好立马就能用了。</p>

    但是这里要挪树,修整,打扫,消毒,如果是这个价格就不合适了。</p>

    </p>

    苏元正和女儿对视了一眼,见她不讲话就知道她的意思了,便对李老头:“李伯,实话,您这三家的钱加起来一共是九千,我觉得有点贵了,之前我买郑伯家的院子要便宜不少。”</p>

    李老头:“其实老郑已经和我过了,他们家是按八千五卖的,但是他们家当时不是急卖嘛!把价格降下来了,其实按正常来九千也还可以的。”</p>

    “李伯,其实我们也不着急买的,因为我家在村子里在县城都还有房子,已经在考虑把它们改造成分厂了,所以这边的院子如果价钱合适我们就考虑,不合适的话也不一定拿的。”</p>

    李老头有些失望,但还是想争取一下:“你再考虑看看嘛,把我这院子一打通,你们作坊就更宽敞了,之前我在别的地方也有看到在居民区里的厂子,都是好几间打通的。”</p>

    苏渺到:“李爷爷,要不我们双方都再考虑一下吧,你们也商量商量,能不能再让一点。毕竟我们也不是买下院子立马就能用的,还要打通整改,这也是需要成本。”</p>

    他们也知道自家院子是个什么情况,确实没有郑家的得体,价钱还贵的话别人确实比较难接受,于是便麻烦他们过来一趟了,他们家里再好好商量一下。</p>

    苏渺和苏元正从巷子走回家去,苏元正感兴趣的:“现在单位里也是越来越好了,不看工龄和职称也能拿到房,虽然要出一半的钱,但是能用比外面便宜的价格,在本单位大院住上新楼房也是很好啊,上班什么的也方便。</p>

    像李伯他们家,分开来各家住自己的套房,样一来就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也是挺合适的。”</p>

    苏渺点点头,:“确实,李伯两个儿子都各自组建了家庭,也当了自家的顶梁柱了,自然而然各家有各家的心思和算盘。</p>

    要是相处融洽,那住在一起就更加的亲密热络,但是很明显他们已经产生了矛盾,这种情况就需要保持点距离,那才是明智之举。</p>

    但是住上集资房之后,不定有一天他们又会怀念院子的时光的。”</p>

    苏元正不解的问:“这话怎么讲?难道新房子不是更好住嘛?”</p>

    苏渺问:“爸爸,你觉得鱼儿是更喜欢生活在鱼塘里还是在鱼缸里?”</p>

    “当然是鱼塘啊!”他不假思索的回答。</p>

    “对啊,人也一样啊,都是更喜欢活动空间大一些嘛。我再问您,您以前也住过单位宿舍,相比起来是宿舍更好住,还是家里更舒服自在呢?”</p>

    “哈哈哈!自然是家里更舒服了,先不别的,人少没那么吵。”</p>

    “嗯,在楼房里的套间虽然一应俱全,关上门就是一个世界,但是其实活动空间也就这么大,楼上楼下离得很近。</p>

    现在很多房子都是用的预制板,隔音还不好,像孩子在家里蹦跶蹦跶摔东西,纠纷不就起来了。”</p>

    苏元正想了想女儿描述的场景,觉得确实很有道理,点头道:“我也不喜欢吵闹,也不喜欢和别人闹矛盾,渺渺,以后我们不住楼房了,还是都住在院子吧。要是想住楼房大不了自己往上加盖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