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厂子建成后,苏渺和父亲商量着,整了个剪彩活动,给新厂的未来开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开端。</p>
胖哥收到邀请,早早的就到场了,还郑重的穿上了新西装。</p>
如今他已经没那么胖了,原本周正的五官也凸显了出来,西装一穿发型一搞,还真有些玉树临风的样子,惹得不少姑娘偷瞄。</p>
几个出了力的叔伯也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过来了,每个人腰板都挺得直直的,一脸的与有荣焉。</p>
苏元正和苏渺还亲自去请了最德高望重的七叔公过来坐镇,有了他的加持,整个场面显得更加的隆重了。</p>
七叔公今天格外的精神,提前一晚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中山装,让儿媳帮忙熨烫平整,连拐杖都擦得一尘不染。</p>
他神采奕奕的在厂子里逛了一圈又一圈,每到一处都仔细打量着,对新厂的规模和设施赞不绝口。</p>
剪彩活动惹得半个村子的人跑去看热闹,一排人整齐的站在新厂的大门前,苏渺和七叔公站最中间。</p>
随着众人“咔嚓”把红彩绸一剪,下一秒长长的鞭炮声就响起来了。</p>
鞭炮的纸屑漫天飞舞,仿佛是在为新厂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苏渺心中默默许愿,希望今后可以一切顺风顺水顺财神。</p>
既然要庆祝新厂落成,那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宴席。</p>
摆了十桌的好酒好菜,请亲戚们都来同乐,大家纷纷向苏元正和苏渺表示祝贺。</p>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所有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p>
今后厂子是交给二伯母做管理,苏渺只管看账,完全放权。</p>
厂子开工在即,需要另招6名员工,在村里现招是最合适的。</p>
二伯母在村里生活几十年,谁是什么品行最清楚不过,所以这事交给她来办,苏元正和苏渺都很放心。</p>
苏渺只提出了很基础的要求,6个人中最好别都是苏家的亲戚。</p>
在村子里选好的招,有外姓人进来,更好公事公办好管理。</p>
要踏实肯干,嘴严实一点,入厂要签保密协议,厂里的业务情况和产品制作流程都不能对外。</p>
虽然这里只是做木瓜丝晾晒的基础加工,但是规矩要立起来才行。</p>
二伯母选好了人后,拿着名单来给苏渺和苏元正看。</p>
“一共6个人,先外姓的,这两个姓黄的是姐妹,三十来岁。</p>
这个姓韦的,四十来岁,平时和我很要好,以前经常帮我做腌菜。</p>
这三个的娘家婆家都是本村的,从就在这,知根知底,不存在那种回了娘家村里到处乱讲的情况。</p>
其他的就是我们苏家的亲戚,两个堂哥,一个堂嫂,品行都是没得的。</p>
安翠是你德飞哥的老婆,招她进来除了人不错之外,还考虑到一点。</p>
你和你二伯考虑要扩种木瓜,那扩出去的地能连着现在的园子是最好的了。</p>
</p>
德飞家就有一块地和我们连着,如果德飞和安翠都来我们这做工,那块地就闲下来了,我们直接把地租过来就能用。”</p>
苏渺听后,笑道:“难为二伯母想得这么周到,您选的人,我肯定是放心的。</p>
再过几天我就要开学了,之后分厂的事情就辛苦您来操劳了。”</p>
“害!这话,都是二伯母应该做的。现在厂子也建好了,人也选好了,要不就趁你还没有回去,开工起来?我们的木瓜都是能摘了的。”</p>
之前苏组长这个木瓜品种收果快,果然名不虚传。</p>
在邕城作坊复工之后,已经陆续摘了一些了,得的瓜又大又平整,用来做木瓜丝特别合适。</p>
也是幸好他们自己种这批木瓜,免了在年里还要奔波收木瓜的辛苦。</p>
所以苏渺更坚定了扩种的决心,如果自种的木瓜数量,能够覆盖至少三分之二的生产需求量,那便是最好的了。</p>
不过,这个得慢慢来,眼前采收木瓜和分厂开工是最重要的事。</p>
苏渺:“好,那就尽快开工,原本在城里有一台切丝器的,但是快过年的时候,我爸拿去老师傅研究去了。</p>
分厂开工之后,我们先采取传统法,等我把子要回来,速度就快了。”</p>
“行这么多人,切也快。话我还没见过你们的那个铁疙瘩是怎么个切丝法,到时候拿回来也让二伯母开开眼界。”</p>
在做好了要开分厂的打算后,苏渺就觉得只有一台切丝不够用了,但是子太贵,再买的话,肉是真的疼啊。</p>
于是她发挥上辈子理工女的动能力,把子拆了看看里面的结构,不出意外,其实很简单。</p>
结构是搞清楚,但是想复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五金零件并没有那么好找,一个一个去搜罗很浪费时间。</p>
苏元正以前在表厂的时候,和一个技工老师傅特别的要好,那个老师傅是能徒造汽车的实力,也有门路能搞到各种尺寸的五金零件。</p>
那个老师傅已经退休了,于是趁着过年木瓜丝厂停工的这段时间,把切丝拉过去,让他复刻一个。</p>
苏元正当天就往宁县跑了一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p>
“渺渺,我去张师傅那里看了,已经做好了一台,图纸也画出来了,明天你虎子叔来拉货的时候,就能顺便拉过来了。”</p>
“那真是太好了!明天分厂正好开工,让大家见识一下械化生产的效率。”苏渺兴奋的。</p>
“好,还有一个就是,之前我们跟张师傅让他过年加加班,做一台给200块钱的辛苦费,材料钱另外计算。</p>
张师傅是实在人,材料费都按市场价收,但是我知道有几个部件的尺寸是需要定制的,外面买不到。</p>
张师傅是自己用子磨出来的零件,这可是个技术活啊,没有他这样的技术是做不了的。</p>
我们和他定了三台,我打算每台给他多加00块钱,你觉得可以吗?”</p>
“可以的!爸爸,我买这个器的时候可贵了,现在就用个零头价格就拿下了,你别多给一百,我觉得多一千也是值得的。”</p>
苏渺爽快的答应道,现在她觉得自己赚翻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