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历史国战:开局黄巾起义 > 第278章 试点!我法家都是头铁之人!
    瞧着李晨再度沉默。</p>

    商鞅轻吐了口气,这才继续道。</p>

    “虽然我久居深山,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门远游一趟。”</p>

    “川蜀之地我很熟悉。”</p>

    “句不好听的,在一些地方上已经有人在尝试做一些不好的事情。”</p>

    “毕竟川蜀之地虽然现在看起来安稳,但从大环境来看,和之前并无多大区别。”</p>

    “人性本恶,而战乱更是能够将人之恶性发挥到极限。”</p>

    “走私,拐卖,欺压等等的所有都是现实存在的。”</p>

    “一味的仁政只会让某些人觉得太平教好欺负。”</p>

    “我知道陛下的爱民之心。”</p>

    “但我要的是,法也爱民!”</p>

    “只不过法治爱民不在其心,而在其行。”</p>

    “就好比治国之难不在治善,而在治奸。”</p>

    “唯有惩恶才能扬善!”</p>

    “现在的川蜀百姓被奴役太久了。”</p>

    “他们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法为何物。”</p>

    “从到大他们所看见的就是那些飞扬跋扈的蛮夷。”</p>

    “很多人的认知是残缺的,三观是不对的。”</p>

    “得有人来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p>

    “陛下不能指望他们都和读书人一样能够辨明是非。”</p>

    “若是那样的话,他们也不会被称为愚民。”</p>

    这话完,商鞅便也闭了嘴。</p>

    该的他都已经清楚。</p>

    他相信这位太平教的领袖不应该看不到这些。</p>

    “你可知,现在的川蜀百姓已经习惯了太平教所颁布的仁政。”</p>

    “若是要变法,那你可就是跟很多人为敌了。”</p>

    “你不怕吗?”</p>

    许久,李晨才抬起头看着商鞅严肃的问道。</p>

    他当然清楚法的重要性。</p>

    只不过没打算那么急着去弄而已。</p>

    但听商鞅这一,李晨也意识到了他之前想法的天真。</p>

    确实</p>

    人性这东西是最经不起考验的。</p>

    “哈哈哈。”</p>

    “陛下,人终有一死。”</p>

    “问题是死的有没有意义。”</p>

    “对于我来,弘扬法家理念,驱逐蛮夷富强我华夏,便是商鞅的梦想。”</p>

    “只要能实现这个梦想,纵然粉身碎骨,商鞅也在所不惜!”</p>

    “再了,纵然会得罪一部分,但商鞅相信大部分百姓最终都会站在我这边!”</p>

    “因为我维护的是天下大部分纯善百姓的利益。”</p>

    怕?</p>

    商鞅听见这话忍不住哈哈大笑两声。</p>

    他可是法家!</p>

    怎么可能会害怕这些?</p>

    反倒是应该去问问那些作恶之人,到底是谁应该怕谁!</p>

    “孟德,你怎么看?”</p>

    李晨也就是这么一问。</p>

    对于历史上有名的头铁娃,他自然不担心商鞅的胆量。</p>

    摸了摸下巴,这才又转头向着曹操问道。</p>

    “我觉得商鞅的没问题。”</p>

    “现在这个时候正是制定规矩的好时。”</p>

    “只要推动的好,定然能让全国百姓安稳度日。”</p>

    我?</p>

    正在喝茶的曹操见李晨看向自已。</p>

    稍微一琢磨便干脆的站在了商鞅这一边。</p>

    若非他和商鞅理念相投,也不会成为好友。</p>

    法在他的心中同样也非常重要。</p>

    “嗯”</p>

    “既然如此,那我提出两个要求,若是能做到那我就让你去当着太平教的变法大臣。”</p>

    “施展你心中的抱负。”</p>

    曹操的回答让王成忍不住有些莞尔。</p>

    不由得就想到了之前上的段子。</p>

    曹操虽然严刑峻法,但也精通帝王心术。</p>

    </p>

    若是毁坏麦田时是给商鞅要割发戴首,定然会被商鞅砍了他的脑袋以正军法。</p>

    当然,这就是个调侃。</p>

    法家对于当权者的维护还是非常在意的。</p>

    因为他们清楚,再好的法律推动也需要上面来支持。</p>

    这一点也是法家和墨家最本质上的区别。</p>

    换做墨家,若是当权者对百姓不好,那指定就是一剑过去了。</p>

    “陛下请。”</p>

    眼看着李晨松口,商鞅心中不由得有些激动。</p>

    他清楚今日这事八成有戏。</p>

    当即也是拱拱让李晨直言便是。</p>

    “第一,变法可以,但需结合实际设定尺度。”</p>

    “你也都了百姓是愚民,那就要给他们时间来接受新的规矩。”</p>

    “第二,严刑峻法是可以,但不能太过苛刻。”</p>

    “恶惩,大恶严惩。”</p>

    “比如有个偷偷了东西,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判罚。”</p>

    “若是他饿的不行偷了别家的粮食,则可罚其劳役或者其他什么的。”</p>

    “但若是主观作恶,则可棍打20加重惩罚。”</p>

    “反正就一句话,法无情人有情。”</p>

    “法不是死的,它应该也是有温度的存在。”</p>

    李晨的要求很简单,白了还是让商鞅不要太过着急。</p>

    秦朝的强大离不开法家。</p>

    但秦朝的毁灭也和法家的严苛脱不了关系。</p>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某扶公子太过拉胯。</p>

    这要是把朱棣换到他的位置上,区区诏书而已。</p>

    你看朱棣会不会把胡亥给挂树上。</p>

    “这”</p>

    随即有些无奈地点点头。</p>

    他明白这位陛下还是太过爱民。</p>

    生怕自已的刑法会伤到百姓。</p>

    “陛下放心。”</p>

    “法家只针对那些混账。”</p>

    “你所的量刑之事我会好好琢磨。”</p>

    “也会尽快将变法的所有细节上书给陛下。”</p>

    “但我也有一句话要在这儿。”</p>

    “若是陛下真让我当这变法大臣!”</p>

    “那一些底线我也是不会松的。”</p>

    “若不犯法,那好。”</p>

    “但若是犯了法!”</p>

    “有多少我就惩处多少!”</p>

    “不管是朝中大臣还是农夫走卒。”</p>

    “我之法,只对事不看人!”</p>

    你有你的要求,但我也有我的坚持。</p>

    我可以根据你的要求去稍微让法变得宽松一些。</p>

    但底线就是底线!</p>

    “好”</p>

    “可以。”</p>

    “那这样吧,就先以成都为实验点。”</p>

    “我给你半年的时间来整顿成都。”</p>

    “若是做的好便可让你推广到全国。”</p>

    “你若是有什么需求也可以直。”</p>

    “能帮的我都会帮。”</p>

    话都到这个份儿上了,李晨也就没再磨叽。</p>

    也就是商鞅,换做其他人他还真不敢让其随便倒腾。</p>

    没办法,谁叫商鞅的简历好看。</p>

    这可是秦灭六国的奠基人。</p>

    “我就一个要求。”</p>

    “两个人!”</p>

    “一个是海瑞。”</p>

    “另一个则是掌管成都财务兵马的和珅!”</p>

    试验点吗?</p>

    商鞅点点头明白了。</p>

    当即伸出一根指出了他的要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