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朱高烁在披上衣服后,刚往外面走几步。</p>
就看到了被冻得辈分都直接降了几个档次的临洮知府!</p>
毕竟他虽然是位知府,官职大不大,但也绝对不!</p>
可毕竟是外臣,比不上京官贵重!</p>
外加樊忠等一众侍卫又初次见对方,所以自然不可能让他靠朱高烁的大营太近。</p>
也正是因此,临洮知府一大早赶过来,却在这里等了好久!</p>
不过对方一看到朱高烁出现。</p>
就立马扯着嗓子行礼高喊道:“臣见过殿下!”</p>
之所以要扯着嗓子大喊,自然是为了吸引朱高烁的注意。</p>
同时也是在提醒周围跟着自己一起来的下属!</p>
“王爷来了,大家提高警惕,把精神头都拿出来!”</p>
果然,他这么一喊,朱高烁顿时就看了过去!</p>
经过稍微的迷茫之后,他才终于想到了这是临洮知府!</p>
当即就在脸上挂起笑容,笑呵呵的走了过去!</p>
“这个这个”</p>
只是刚一开口,朱高烁又闹了点尴尬!</p>
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对方姓谁名谁!</p>
好在临洮知府虽然被冻得降了几个辈份,但脑子却愈发清醒。</p>
赶紧讨好般回道:“殿下,臣姓李,名冒,永乐元年进士,乃”</p>
李冒了很多,朱高烁虽然含笑点头看似在听!</p>
但他其实根本就没在意!</p>
所以等对方完后,他才笑呵呵的道:“李知府,这么早就来,真是辛苦你了!”</p>
“王爷言重了,不辛苦不辛苦,再这天天天都这样,已经习惯了!”</p>
他原本想这天也不早了!</p>
可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兖王才刚起床,倘若这么了的话,岂不是在暗自诋毁兖王起的晚?</p>
所以只是含含糊糊的已经习惯了!</p>
至于习惯什么,他也没!</p>
不过如果朱高烁真问的话,他也有时间再找个理由回答!</p>
不过朱高烁并没有接着问下去,只是道:“李知府还未用餐吧?要不大家一起去吃点?”</p>
刚听到这话,李冒还有点没反应过来!</p>
都巳时了,怎么可能还没吃饭?</p>
不过很快他就想到兖王才刚更衣起床!</p>
所以赶紧就道:“劳殿下费心了,之前我们几人在送堪舆图的时候,路上就已经用过餐了!”</p>
虽然朱高烁开口是邀请他们一起用餐!</p>
但李冒并没有傻乎乎的直接就答应下来!</p>
毕竟他也不知道朱高烁是一时的场面话,还是真心想与他们一起用餐!</p>
可不管如何,如今先拒绝是没错的!</p>
而另一边的朱高烁倒是没有他想的那么复杂!</p>
无非也就是一顿饭罢了!</p>
对方来,他自然不会有意见!</p>
更何况还能借此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叫李冒的知府,品性到底如何!</p>
虽然从情报上他了解到的李冒!</p>
是个不错的官吏,治下百姓过的也不算太苦!</p>
而且也比较关心和爱护下属!</p>
但纸面上的情报哪有真实看到的更直观一些?</p>
</p>
他当然更加相信现实中见到的人!</p>
不过如今既然对方拒绝,那他也就只能等晚上的接风宴再去观察了!</p>
不过瞥了眼,冻得鼻青脸肿的众人,朱高烁也不免升起了一丝怜悯之心。</p>
这群苦哈哈的地方官吏,也不容易啊!</p>
所以想了想就道:“既然李知府已然用过早餐,那就暂且进营帐歇息片刻,等本王一阵,待用过餐后,再与大家见面!”</p>
此话一出,众人不管真假,顿时都在脸上浮现出了诚惶诚恐的表情。</p>
更是赶紧道:“我等谢殿下恩德!”</p>
好歹也是位王爷,如此的关心他们,要是没点反应可就是不敬了!</p>
很快,朱高烁就离开了这里。</p>
而剩下的李冒等人也在护卫的引领下,进了一处营帐。</p>
初始众人还正襟危坐!</p>
等看到没人管他们后,便也逐渐放松了下来。</p>
开始声的交谈!</p>
长远县令心虚的瞥了眼四周后,才冲李冒声道:“大人,看来这传言果真无半点虚假!”</p>
虽然他并没有直接点名是什么,但临洮知府李冒心里却明白下属的话是什么意思。</p>
当即就点了点头,开口声道:“那是自然,殿下宅心仁厚,又和善待人,传闻又怎能昭显其万一?”</p>
这么心善的王爷,他也就在戏文中见过一二!</p>
现如今真出现在面前,他还真有些恍惚和激动。</p>
所以这嘴上的夸奖之词,也不免多了一点!</p>
当然,长远县令也是这样的想法!</p>
所以也跟着点了点,倒也没觉得自家知府有些夸大了!</p>
也就在几人聊的正欢时,另一边的朱高烁一边吃饭一边顺从樊忠里拿过临洮府的资料。</p>
摆在最上面的自然是临洮府的众多官吏。</p>
不过他没有去看,毕竟调查的资料只是书面信息,没有直观的更确切。</p>
因此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临洮府的地域民情等众多信息上。</p>
虽在临洮府的停留时间不会太长,但此次出京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民间。</p>
所以这些才是重中之重!</p>
不过等看完之后,他却满心的感慨。</p>
“与凉州卫相比,这临洮府真得是个好地方啊!”</p>
此地虽然水利工程并不是很多,但百姓过的并不苦!</p>
主要原因还是临洮府中间有一条大河经过!</p>
这让当地百姓采取水源并不是特别的困难!</p>
当然,面对临洮府能有这样的地形,他也不例外。</p>
华夏自古以来百姓都是根据地形来建村立寨。</p>
靠近河流水系也能更好的生存下去!</p>
不是都像凉州卫那样,遍地黄沙,百里无人烟!</p>
如果不是大明户籍政策很严厉,或许那里的百姓早就逃荒各地了。</p>
虽然也免不了故土难离这个想法在,但跟生存相比,故土舍弃也就舍弃了。</p>
所以在这个户籍严厉,且尚且能苟延残喘活下去的情况下。</p>
凉州卫才没有彻底的消亡!</p>
不过,这临洮府虽然比凉州卫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p>
虽然中间有一条大河经过,百姓更是自己动挖了不少渠。</p>
但终究不够便利,所以每年的收成也暂且只能果腹!</p>
想要过上好日子是完全不可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