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小说 > 其他类型 >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 第1224章 朱棣:希望别出大事!
    只是很快,他就愣住了。</p>

    因为他看到了夏原吉!</p>

    在一众文武百官中,对方显得极为亮眼,就如同那粪球里的金疙瘩一样。</p>

    哭的死去活来,甚至当场昏厥!</p>

    虽然朱棣听不到声音,只能看到画面。</p>

    但也能感受到对方心中的悲伤!</p>

    过了许久,他叹了口气。</p>

    有些自嘲的想道:“没想到这夏老抠还这么重情!”</p>

    以往他恨不得把对方的脑袋割掉当球踢,却又不能这么做!</p>

    毕竟大明还需要夏原吉!</p>

    但没想到对方竟如此不舍他离开!</p>

    最终朱棣摇了摇头,把这些心思从脑海中驱散。</p>

    “以后好好对待他吧!”</p>

    只是很快,原本心情有些沉闷的朱棣就露出了笑容。</p>

    因为他看到了老四给他的庙号。</p>

    太宗文皇帝!</p>

    每次看到这个庙号,他心里都有巨大的欢喜,乐此不疲!</p>

    他一直兢兢业业的为了什么?</p>

    还不就是为了死后能获得这个令人无可争议的庙号吗?</p>

    他是太宗文皇帝!</p>

    是顺位继承太祖皇位的人!</p>

    永乐第二十七年六月,你正式登基成为了皇帝。</p>

    并决定在明年改元永承,为永承元年。</p>

    也就是在这一年,你的大哥再次请旨就藩。</p>

    只是与之前不同,这一次是你大哥的意思,他不想让你太为难。</p>

    至于你的大侄子,他似乎开始沉迷杏林之道,似乎是你父亲的死对他打击很大。</p>

    你对大哥的请旨就藩无力反驳,只能依依不舍的在京城外与他告别。</p>

    在你大哥之后,你的二哥三哥也相继请旨就藩。</p>

    只是面对他们的请求,你有了拒绝的理由。</p>

    你与群臣争议了一番,最终挽留下了他们。</p>

    但或许是你如今的地位已经今非昔比,他们对你的态度变得恭敬了起来。</p>

    “嗯?”</p>

    看着模拟器里对大孙子的描述,朱棣不由得一愣。</p>

    “他竟然开始研究起了杏林之道!”</p>

    朱棣完全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p>

    当初他让大孙子去太医院,仅仅只是为了能让对方保护好自己的安全。</p>

    但谁成想,大孙子却对杏林之道感兴趣了。</p>

    当然,唯一让他欣慰的,便是大孙子是因为他的驾崩才研究起了医术。</p>

    只是如此一来,未来的变化就开始大了。</p>

    大孙子一旦深入研究医术,那么修建驰道的事情或许不再会落到对方上。</p>

    那么驰道王这一个称号,要落到谁上?</p>

    大明未来那畅通无阻高速行驶的宽敞水泥大道,又该让谁来完成?</p>

    毕竟驰道的便利性他是最清楚的!</p>

    一旦所托非人,建造出来的驰道能否达到期望中的目标,处在模棱两可之间。</p>

    </p>

    “希望老四能安排一个能完成任务的人吧!”</p>

    朱棣叹了口气,在心中祈祷了起来。</p>

    他虽然也知道以老四的头脑,肯定不会随便安排人。</p>

    但他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p>

    永承三年,大明水师组训完毕,郑和成为了第一任水师大都督。</p>

    只是或许是因为组训水师耗干了他的全部精力,如今的他精气神早已不似从前。</p>

    倭国的白银矿也在进行挖掘勘探,群臣看着你从倭国收取大笔白银,馋的流口水。</p>

    你知道,如今需要给朝廷开出一条财源了,所以开海之事被你提到了朝堂之上。</p>

    虽然历经不少波折,可仅仅持续了一年之久,开海之事便被定下。</p>

    永承四年,大明开海,万千船只齐出,好一幅热闹繁荣的景象。</p>

    可郑和却突然遭恶疾,生命垂危,太医全力救治也只能让其苟延残喘。</p>

    他在临死之前听到大明水师在海上驰骋,护佑商船,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p>

    “三宝这子撑过去了!”</p>

    看着模拟器里一直到开海才终于去世,朱棣惊讶的同时,也生出了不少喜悦。</p>

    毕竟要论大明谁对海洋最向往,最着迷。</p>

    也就只有这个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三宝了!</p>

    而如今,对方心愿达成,即便是去世,也是满脸笑容。</p>

    可以,这一生都无憾了!</p>

    想着三宝这些年来的经历,朱棣不由得为对方感到高兴。</p>

    甚至他也第一次觉得,对方那水师奠基者,海洋开拓人的称号,十分的贴合其本身。</p>

    “也不知后世之人,该如何评价他!应该很精彩吧!”</p>

    朱棣点了点头,满脸的感慨。</p>

    永承五年,沉寂了数年之久的大明军队开始行使了属于它的使命。</p>

    六十万大军齐出,由滇省向南进攻,为大明开疆扩土。</p>

    你的二哥是统军大将,你曾经的亲卫队长樊忠为先锋。</p>

    大明军队势如破竹,一路所向无敌。</p>

    仅仅两年时间便拿下了大片疆域,将大明以南彻底收入了文明的怀抱。</p>

    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数劳动力的产生,瀛洲的白银矿挖掘再次提速,民间的工坊产业再焕新。</p>

    永承八年,一个平静的早朝之上,你宣布了一项足以摄人心魄的决定。</p>

    自此以后,大明宝钞将再次启用,由大明皇家银号负责承兑业务,但有宝钞,全额兑换现银。</p>

    此举引发了天下的震动,无数百姓和已经察觉到会的人挥舞着宝钞冲向了皇家银号内。</p>

    永承十年,宝钞的启用迈入平稳阶段,天下各地行商交易买卖开始以宝钞进行结算。</p>

    四周各国也因为大明商业的繁荣度,被动的使用起了宝钞。</p>

    似乎一切都朝着欣欣向荣的局面进发,远超历朝历代的盛世大明似乎也要降临。</p>

    “没想到永承八年就开始重启宝钞了。”</p>

    看着模拟器里的时间,朱棣不由得摸着自己的胡须。</p>

    这个时间又开始提前了!</p>

    与之而来的,必然是未来的更大变化!</p>

    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自古以来就有。</p>

    或许如今不起眼,但对未来的影响却十分巨大!</p>

    尤其是他拥有模拟器,感受也更加的强烈!</p>

    “希望不会出大事!”</p>

    朱棣心中暗自祈祷了一句,便继续翻开了下一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p>